从今川织的视角来看,这台手术的第一助手人选,其实从昨晚就已经定下了。
她从未见过思路如此清淅、动手能力如此之强的研修医。
他的克氏针固定方案,甚至比自己构思的还要完美,而之后在搭建八层香槟塔时,也证明了他的手,完全能跟得上他的脑子。
但是,她还是不能直接让他当第一助手。
原因很简单。
桐生和介才来第一外科研修半年,泷川拓平,是已经在医局里待了五年的专修医。
如果她越过泷川,直接指定一个新人研修医来当这台高难度手术的第一助手,医局里的其他人会有意见。
这会影响到她在医局内的评价。
她个人其实是不太在乎这个的
但问题在于,能给出高额礼金的病人的是会挑医生的,会看医生风评的。
而跟钱有关的事情,今川织可不会由着性子了。
所以,她才会给泷川拓平一个机会。
至于说是犯错的机会,还是证明自己的机会,就全看泷川拓平的表现了。
当然,病人利益至上。
如果泷川拓平确实不行,今川织会在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之前,及时制止他。
而这时候,再让桐生和介上,大家也不会有异议。
毕竟,手术是动态的,调整助手也是常态。
不过今川织还是很希望他能够做好一助的本职工作。
不求多出彩,不出错就行。
但很可惜。
今川织微微眯起眼睛,盯着术野。
作为主刀医生,她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进针角度偏了至少5度,力道也不均匀。
“换一根。”
她用持针钳,用持针钳夹住了克氏针的尾部,轻轻一拔,取出钢针后,将之丢进弯盘里。
而器械护士也立刻将一枚新的克氏针拍在泷川拓平的手中。
他深吸一口气,将新的克氏针抵在刚才的位置旁边。
泷川拓平的动作小心翼翼,但手感依然欠缺,针尖在骨面上几次试探,都没能找到最佳切入点。
“角度再偏一点。”
今川织从旁指点了一句。
泷川拓平依言调整,然后开始转动摇柄。
手摇钻缓缓转动,克氏针的针尖终于成功地刺入了骨皮质。
可以!
他的手更稳了些,心中一喜,便准备加大力道,想要将克氏针钻得更深一些,以获得足够的把持力。
“停!”
但他正要动作时,今川织立刻出言制止了他。
“再动的话,你就要穿透对侧皮质,损伤血管了!”
“对,对不起,今川医生。”
泷川拓平的手停在半空中,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而今川织伸出手来,从他的手中手中接过器械,亲自调整。。
但关节面的细碎骨片依然不稳,需要更多支撑。
“继续。”
她将持针钳递了回去。
泷川拓平咬牙第三次尝试,这次选择了从掌侧小切口进针,试图撬拨塌陷的部分。
但他的手本来稳住了的手又开始有些不听话了,克氏针针尖在肌肉层卡住,没能精准顶起骨块,反而造成了轻微的额外损伤。
“吸引。”
今川织的嗓音中听不出任何情绪来。
泷川拓平慌忙拿起吸引器,伸向因为骨髓腔轻微出血而变得有些模糊的术野。
处理完之后。
今川织突然开口:“你下去吧。”
泷川拓平愣了下,张口想要解释:“今川医生,我……”
今川织也放下了手中的组织钳,抬起头来:“我说,你下去,听不懂吗?”
泷川拓平在对上了她的视线后,所有的话也都堵在了喉咙里。
这是今川织的手术台,主刀拥有着绝对的权利。
所以,即便脸涨得通红,他也只能低着头往后退了一步,然后又一步,离开了手术台。
一时间手术室内没人敢大声喘气。
器械护士低头检查手术刀,巡回护士低头检查监护仪。
当着所有人的面,被主刀医生赶下手术台,对于一个外科医生而言,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羞辱。
但,是泷川拓平自己没有把握住这三次机会。
今川织扭头看向了桐生和介:“你来当一助,有没有问题?”
“好。”桐生和介立刻应声。
他上前一步,接替了泷川拓平的位置。。”
器械护士将新的克氏针和手摇钻递给他。
桐生和介接过后,便直接按照既定的方案来操作,并没有询问今川织的意见。
毕竟,他的克氏针技术,是完美!
他伸出左手,用食指和中指轻轻触碰着桡骨远程的骨块,感受着它们的位移和形态。
然后,他动了。
第一枚克氏针,从背侧经皮穿入。
动作没有丝毫停顿,手摇钻匀速转动。
钢针精准地刺入预定位置,以完美的角度穿过主要的背侧骨块,将其稳稳地固定在了桡骨干上。
退到一边的泷川拓平,本来还有忿忿不平的。
自己不行,那这个研修医就行?
但当他看到了桐生和介的操作后,忍不住嘴角抽抽。
这研修医的手,不对劲。
手太稳了,稳得象焊死在手术台上一样!
“第二根。”
桐生和介伸出手来,器械护士立刻递上。
第二枚克氏针,同样从背侧穿入,目标是另一块关键的关节面骨块。
与第一根针形成一个稳定的交叉结构,将整个背侧关节面恢复到了大致的解剖平面。
两针,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十秒。
“第三根。”
这一次,他没有立即操作,而是拿起了一把组织钳,在腕关节掌侧的旋前方肌边缘轻轻分离。
一个微小的切口被暴露出来。
“他要干什么?”
不知何时又凑到了近前的泷川拓平,忍不住问了一句。
但没有人理他。
桐生和介将第三根克氏针的尖端,从这个掌侧的小切口探入。
他没有用手摇钻,而是直接用手握住钢针的尾部,将其当成一根撬棍。
针尖精准地找到了那块塌陷最严重的月骨关节面骨块的下方。
手腕微微发力。
那块塌陷的骨块,被稳稳地向上顶起。
它在背侧两枚支撑针的作用下,稳稳地回到了它应该在的位置。
“第四根。”
话音未落,他已经将第四根针从尺侧经皮穿入。
这一针横向贯穿了整个桡骨远程,将掌侧撬拨复位的骨块与背侧已经固定的结构彻底锁死。
四枚克氏针,构成了一个稳固的立体框架。
粉碎的关节面,被重新拼合完整。
整个临时固定过程,用时不到两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