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的知青点静得只剩下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粗布被褥裹着潮气,贴在身上又凉又闷,还混着汗味、霉味,刘明哲觉得自己的鼻子早被熏得快失灵了。
他躺在炕梢,听着身边此起彼伏不间断又震耳欲聋的呼噜声,还有时不时传出磨牙的声响,忍不住翻了个身。
这挤在一块的日子,他真受够了,却也只能耐着性子等新屋晒干。
他没睡,眼睛盯着系统面板上跳动的时间,心里算得门儿清:今天,正好是他穿越到这个世界满一个月的日子。
当午夜十二点的那一刻到来,刘明哲在心里默念“签到
【叮,恭喜宿主签到满一个月,获得 50年猎人大师经验,获得大团结十张】
“!!!”
刘明哲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都泛了白,却刻意把呼吸放得又轻又匀。
今天签到了十张大团结还有着大量的烟、酒,可他眼里此刻几乎只有‘50年猎人大师经验’这几个字,其他奖励全被他选择性忽略掉。
果然,满月的奖励就是不一样!
他闭着眼,感受着脑海里涌入的知识:怎么辨认长白山里狍子的蹄印、野猪的拱痕,如何在背风坡设置绳套陷阱抓野兔,遇到黑熊该怎么绕到上风处避险甚至连怎么给队里那把老猎枪装火药、校准准星,都清清楚楚地印在脑子里。
穿越前他连鸡都没杀过,现在却象个在长白山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老猎人,这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让他忍不住想笑。
之前他看着长白山就在眼前,却只能跟着社员在地里刨土豆、扛麻袋,面朝黄土背朝天,累死累活赚那7-9分的公分,心里早就憋屈得慌。
明明守着座‘宝库’,却只能啃掺野菜的窝窝头,说出去都丢穿越者的脸!
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这猎人大师经验,他终于能‘靠山吃山’了!
不过,兴奋劲儿过了,刘明哲很快冷静下来。
他倒是清楚这73年的一些规矩,山里的东西不是个人的,是集体的。
想当专职猎人,得先找村书记王桂富报备,走‘集体委派’的流程。
而且猎人不是‘每年交定量’,是每次狩猎回来都要公开称重的。
打了大猎物,比如野猪、鹿、黑瞎子集体留70(分给社员或上交公社),自己能留30当‘奖励’。
打小猎物(野兔、山鸡),集体留50,自己留50,还得在队部的帐本上记清楚,不能私藏。
象是上次遇到的狼,那只能说是意外所获,并非是进山打猎。当然,这是他了解的,可这里天高皇帝远的,也并非就是绝对的。
不管怎么说,这样一来,上山打猎以后从系统空间拿肉、拿细粮,就有了合理借口。
凭本事让集体受益,就算有人眼红,也挑不出理。
毕竟他没占集体便宜,还让大家都沾了光。
只是眼下,这念头得先压一压。
刘明哲瞥了眼墙上的马蹄表,快一点了,明天一早就要去交粮,那是全队的硬任务,可不能因为自己的心思眈误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脑海里不再想猎人的事。
身边的呼噜声还在响,可刘明哲心里却踏实多了,有了猎人体验这个底牌,他在这个世界的日子,总算不会是那么辛劳。
天还没亮透,东边的天际刚泛出一点鱼肚白,队部的哨声就尖锐地划破了知青点的寂静。
刘明哲以及一众知青们一骨碌爬起来,一个个动作麻利得不象刚醒,穿戴上各自的衣服便是向着门外赶去。
等知青们赶到晒谷场,这里已经热闹起来了。
十几辆牛车并排停着,车斗里铺着干草,防止粮袋磨破。
王桂富穿着件旧棉袄,正叉着腰跟几个老社员清点粮袋,嗓门洪亮:“都抓紧点!玉米、大豆分开放,别混了!公社粮库那边等着验收,晚了可没人等咱们!”
晒谷场中央堆着两座“小山”,一座是金灿灿的玉米,一座是饱满的大豆,都是这一个月翻晒得干透的粮食,表皮泛着干燥的光泽。
女人们蹲在地上,手里捏着麻绳缝麻袋口,蒋雨欣和冯东慧也在其中,指尖被麻绳勒出了红印,动作却比刚来时长进了不少,缝得又快又规整。
“刘明哲,你帮我递下麻绳!”冯东慧一眼就看到了他,抬起头喊了一声,脸上带着点雀跃,手里的动作都没停。
刘明哲顺手柄一捆麻绳拿起来,走过去递到她手边,顺便瞥了眼她缝好的麻袋口:“缝得挺规整,比上次强多了。”
“那是!跟着张娟姐学了好几天呢!”冯东慧笑得眉眼弯弯,往他身边凑了凑,小声说,“一会儿装车我可扛不动,你得帮我搭把手。”
即便是少扛,但也是会有分配的。
“放心吧。”刘明哲笑着应下,目光扫过旁边的蒋雨欣。
她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悄悄把手里准备好的窝窝头递了过来。
对此,刘明哲也没有拒绝她的好意,不过接过窝窝头的时候,他顺手在蒋雨欣的手背上摸了一把。
蒋雨欣抿了抿唇,嗔怪的瞪了眼刘明哲,没应声,只是低下头继续缝麻袋,耳根却悄悄泛起了红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十几辆牛车总算装满了。
书记王桂富检查了一遍,确认粮袋都捆结实了,大手一挥:“出发!”
随着赶车人们不痛不痒的甩了一鞭,老牛慢悠悠地迈开步子,车队朝着公社粮库的方向出发。
从靠山屯到公社粮库可不近,加之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冬天还没上冻,有些地方沾着泥水,牛车走起来摇摇晃晃,粮袋在车斗里发出沙沙的声响。
其他社员的话,则是跟着牛车旁边走,风刮在脸上只感觉冷飕飕的。
两女再次踏上了去往公社的路,还是有些害怕的,一边留意着路边的路况,一边向刘明哲身旁靠近了些。
“放心吧,我们这么多人,不会有什么野兽出没的。”
刘明哲说着,心里却在盘算:等交完粮,分了口粮,就找王桂富提猎人的事。
走了两个多小时,远处终于出现了公社粮库的影子。
那是几排砖瓦房,比村里的土房气派多了,门口挂着“公社粮库”的牌子,已经有其他生产队的牛车在排队了。
倒是没想到,他们已经很早了,但其他大队的人竟然还更早一些!
“到了!都精神点!”王桂富吆喝了一声,车队慢慢停下,排队等着过秤、验收。
粮库的保管员拿着帐本和秤,逐一核对每个生产队的粮食数量,过秤、登记、入库,流程有条不紊。
只要是达标的,倒是没有什么为难人的桥段发生,刘明哲跟着大家卸车、搬粮袋,动作麻利。
直到日头偏西,靠山屯的粮食才算全部交完。
保管员在帐本上签了字,递给王桂富一张“交粮完成证明”,王桂富拿着证明,脸上露出了笑容:“好了!任务完成!咱们回去分口粮!”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笑容,交完粮,这个难熬的秋天,就算真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