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到!”
研发车间里,林工和钱教授正坐在椅子上打盹,顿时被一声尖叫惊醒了。昨晚他们担心试验会出什么意外,一晚上都是半睡半醒,到了这会,实在熬不住了,刚眯上眼,就被叫醒了。
“林工,材料冷却完毕,你们快过来看看!”
“好了?”
两个人从地铺上爬起来,揉着眼睛来到车间里,这会车间里被火炉子蒸烤的热乎乎的,穿着单衣就能过冬。
车间里的一群人也立刻凑到冷却池,看着里面那一块乌黑发亮的钢材。
林工朝周围看了一圈:“向东同志来了吗?”
“我来了!”
李向东匆匆从门口走过来,人群立刻让出一条道来。
“你来的正好,现在钢材冷却完成了。”
林工说着就跳进了冷却池,池子里填充的是干燥河砂,还散发着冷却后的馀温,他抚摸着钢材表皮,面色激动。
“看这成色,晶体尽密,没有明显的氧化和裂纹,初步看,咱们这次的烧结成功了!”
话音刚落,大家立刻激动的鼓起掌来,起码他们这一天一夜的坚守是有收获的。对于搞科研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实验成功更激动的事了。
钱教授面露喜色,材料烧结成功就已经比他们少走了很多弯路,随后他话锋一转:“只是后面的压铸没法测试,车间的老式摩擦压力机,压力顶天了也就200吨,没有适合这种超硬材料的高强度模具钢。”
压铸也是碳化钨合金钢非常关键的一环,这种材料需要一次成型,才能发挥最大的材料性能。
那就需要大压铸设备,前线自然满足不了这种条件。
前线没有,四九城是有的。
钱教授说道:“老林,四九城的冶炼工厂设备齐全,更方便材料的压铸和接下来的测试,我提议去四九城继续试验,你们觉得咋样?”
林工倒是没有意见,他转头看向李向东,这方案是他李向东提出的,他不介意的话,那就没问题。
李向东点点头:“我同意钱教授的意见!”
“那行,我们明天也就准备回去了,争取早点把合金钢做出来,有消息我会及时给你们拍电报过来。”
除了压铸之外,还需要为合金钢量身定做一些零部件的模具,现有的模具强度和密封性不够,无法满足合金钢的浇注。
而迫在眉睫的就是钻机钻头。
钻头在坚硬的岩层中旋转切割,非高强度的材料不可。如今有了合金钢,也就可以压铸自己的国产钻头。
“钱教授,有个事还得你们帮个忙。”
“什么忙?”
李向东来到车间的一个角落,从废料回收池中找到一个报废的三牙轮钻头。
“你们可以先按照苏制的c系列三牙轮钻头进行开模,我想可以和压铸工艺同步进行。而且我想对三牙轮钻头做一点小改动,需要你们提供一些数据支撑。”
“哦?你想改进钻头?”
林工和钱教授同时惊讶了一下。
本以为他对材料方面有所研究,难不成对机械设计也有自己的想法?
“也谈不上改进,就是初步设想,之前去前线的时候,发现钻头轴承没有密封,总是容易进泥浆和碎石,导致设备经常卡壳,很眈误工程进度,或许可以完善一下。”
依照目前的技术水平,三牙轮的技术体系目前是比较完善的,后代的二代升级,也只是将传统的非密封滚动轴承升级为“金属密封滚动轴承”,使用寿命就提高了一大截。
这个并不是很复杂,只是钱教授他们总是待在大后方,并不清楚前线的作业的实际困难。
而如今,如果钻头开模后,可以顺带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会大大提升工程生产速度。
“这个好!”
钱教授忽然想到了什么,立刻说道:“上次我们去前线观摩,我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这次回去也准备做一下机械升级,所以,向东同志,我很赞同你的一句话。”
“待在生产第一线,才能更好的了解生产须求!”
林工附和道:“没错,就好比农民专家,不会种地的专家,算哪门子专家嘛!”
动不动就指挥农民怎么种地,而实际上他们连地头都没有去过几次,倒是很象前世的蓝星,够讽刺的。
钱教授兴奋的拍了拍李向东的肩膀:“向东同志,我们这次来前线收获很大啊,不光了解了碳化钢的升级工艺,没想到在合金钢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钱教授,我建议这次合金钢工艺,我们和北大联合研发,你看怎么样?”
林工有点尤豫,这事他还做不了主,得跟胡局长打招呼,毕竟他们隶属于石油大院,没有拍板决定的权利。
“放心吧,这事我会跟胡局长谈谈的。”
当天晚上,局里办了一场盛大的欢送会,为明天即将返城的技术交流小组送行。
本身局里条件有限,也没什么好招待的,就在石油大院里搞了一次篝火晚会。各科室的负责人和李向东作为技术代表受邀参加。
胡局长让后厨做了一锅大杂烩,冻豆腐、白菜、土豆、蘑菇、粉条等,撒上盐烩在一起煮,黏黏糊糊的,有啥吃啥,这是他们前线的特色。
当然今天的主角是烤狍子,后厨老赵在后面水泡子刷锅的时候碰到的,抡起大铁锅一下就给撂倒了。
此刻,狍子肉正架在火上烤得滋滋冒油。
狍子肉比羊肉清爽,带着一股淡淡的草木香的味道,吃起来嫩而不柴,而且很滋补养人。
四九城的条件再好,也没有卖狍子肉的,钱忠实他们头一回吃,赞不绝口。
“这味道,可比丰泽园的谭家菜、全聚德的烤鸭还香!原汁原味,吃得真香!”
钱忠实一时兴起,望着院外无边荒原夜色和远处井架闪铄的灯火,站起身,诗兴大发:
篝火燃星夜,狍香慰远宾。
钻塔擎天立,油龙动地鸣。
挥手别荒甸,肝胆照征程。
他日若相问,犹记此宵人。
诗罢,胡局长带头鼓掌称赞。在这个年代,能走到技术前沿的专家,大多受过良好教育,身上都带着几分儒雅的书卷气。
胡长海功扶了扶眼镜,接口道:“钱老好诗啊,有气魄!”
“这让我想起当年刚来松辽的时候,那时候除了白毛风,什么都没有,可咱们就是心比天高,愣是支棱起来了,那会我也做了一首打油诗”
说着,胡长海左手拿着狍子肉,右手手里夹着烟,眯着眼说道:
“松辽荒原风卷沙,一把铁锤走天涯。叩问大地三千尺,不信神州不献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