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得意指着地上的图纸。
“罗师傅你看!”
“上次去技术科翻译设备手册,我就发现咱们很多配件都是因为钢材性能跟不上才出的问题。这几天我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在现有材料上升级——按照咱们厂目前的碳化技术,有几个环节还能再优化。能起码能提高30,损耗率也能降下来三成!”
老罗闻言,立刻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赶忙从兜里掏出老花镜戴上,蹲下身来,一张一张仔细翻看起地上的图纸。
他本是四九城红星农机厂的高级技工,负责农用机械的研发,很清楚目前机器最大的短板就是材料太脆弱,导致公社的农机故障率很高,农机厂时不时的要下乡去维修,不仅眈误生产,也浪费资源。
“向东,你真能把钢材性能提上去30?”老罗语气里透着不敢置信。
李向东点点头,说道:
“没错。咱们现在用的主要是碳化钢,也就是普通碳素钢,靠表层碳化来提高轫性。但这个轫性,离实际使用须求还差得远。我最近查了一些国外资料,再结合学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把咱们的控温工艺和碳化工序都做了改进。这么一调整,碳化能渗得更深,钢材整体轫性就能大幅提升。”
罗师傅心里还是有点打鼓。这难题,连不少老工程师都解决不了,他一个刚毕业的学生,真能成?
李向东也明白,光这么说很难让人信服。所以他并没把更先进的碳化钨合金钢方案拿出来——那性能可是碳化钢的好几倍,说出来恐怕更没人敢信。
有些事,只能一步一步来。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碳化钨合金钢需要在机床厂或者轧钢厂进行,需要完整的冶炼设备和专业的工人操作。
而这种升级方案不同,用成品钢材零部件直接进行涂抹碳化剂,再配合碳化温度、时长、冷却等不同的数据就可以完成升级。
这个在技术部就有条件操作。
所以,要想让轧钢厂配合试验碳化钨合金钢,则需要一定的号召力,等升级方案完成,积累了一些名气,才有机会调动更完善的工厂。
罗师傅下意识将烟枪给磕灭,生怕丢下个火星子给点着。
他从头开始看起,一张张看过去,越看越着迷。这方案不仅思路完整,连细节都标注得一清二楚,就连现有碳化炉该怎么改造都画得明明白白。就算是个新手,照着图纸也能看懂。
按照他这个方案的构思,他经过好几次的计算,钢材性能平均提升30绝对没问题;要是各个环节把控得精准,甚至能冲到更高。
他忽然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如果真能用于生产,那将是大功劳一件。
如今全国粗钢年产量大概1800万吨,细钢1100万吨左右,其中用在机械制造上的大约占两成。,那得省下多少钢材?
这些节省下来的材料,用到国防建设上去,该有多大的意义!
尤其是在这石油大会战的节骨眼上,钻探设备、采油机械,哪一样离得开好钢?若是真能把材料问题解决了,那可是给全国的大会战添了一把力啊!
他震惊的看着李向东,惊讶道:“你这是什么时候做的方案?”
“趁着工作之馀,加之休息的时候,抽空琢磨了一下。”李向东鮹谦虚的笑笑。
“向东,你是个人才,不管这方案最后成不成,你的这份努力都值得大家学习。让你在这里画图纸确实屈才了!”
罗师傅摘掉眼镜,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又道:
“不过,我毕竟不是材料方面的专家,具体的还要请教技术部的林工,他是负责科研组的八级工程师,对钢材有些研究,我带你去找他!”
“太好了,那咱们现在就去!”
李向东高兴的收起地上的图纸,掸了掸灰,朝着技术部而去。这也是他所想的,他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如那帮工程师的一句话好使。
技工和工程师之间,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论待遇,一个三四级工程师,基本工资就能有四五十块,轻松越过四十岁的八级老技工。
而象林工这样的八级工程师,月薪能过五十,这还不算各类技术津贴和特殊供应,要是在城里工作,那还要分配单人宿舍。
反观技工,即便是罗师傅这样的高级技工,工资天花板也肉眼可见,福利待遇更是差着一截。
每月几两的食用油、白糖票证,那分量都不一样。
维修组的工友们常开玩笑,说科研组的工程师们“旱涝保收,月月吃肉”,而他们则是“伺候机器,指缝漏油”。
所以都说科研组的工程师都是大老爷,可以说是很形象了。
但也不是不能晋升,技工要想晋升可以通过考试,或者有重大学术研究成果,都可以由部委审核,再进行颁发工程师证书。
两个人刚走进技术部的大院,正巧碰到了维修组的苏永年,两个人打了个招呼。
“罗师傅,向东,你们来这里有事啊?”
李向东笑笑:“上次我问你要了几本国外的书,现在有了点意外收获,想找林工探讨探讨。”
“好家伙,还真让你研究出东西来了?”
他顺手往东边一指,“科研组在那边车间。不过那帮大老爷可不好说话,整天板着脸象谁欠了他们钱似的。他们要是不看好,你也别往心里去。”
“行,谢谢苏副组长。”
刚进科研组的车间,就听到机器轰鸣的声音,十几台机床上有不少人在刀搓手磨,与维修组相比,这里的设备齐全得多,包括碳化炉和冷却槽这些碳化钢材所用到的基础设备。
罗师傅在人群里摸索了片刻,看到一个身穿蓝色工装袄的中年男人,看样子不到五十,但实际上才四十,大背头,圆脸络腮胡,带着满是机油的手套,对着一台机床比对着图纸。
罗师傅低声向李向东介绍:“林工是留洋回来的,在美国深造过三年,这次是特聘来厂,主要负责仿制苏联钻井设备,研发新型钻机。”
“林工,正忙着呢?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要不咱们去办公室喝口茶慢慢说?”
罗师傅笑眯眯地上前,语气格外客气。平日里老罗待人厚道,在科研组也积攒了些人缘。
林工头也不抬,继续摆弄着机床:“罗师傅,我这儿任务紧,有什么话就在这儿说吧。”
“我们这儿有份钢材升级方案,想请您给把把关。”
钢材材料升级方案?
林工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终于直起身来,“罗师傅,材料科学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涉及物理、化学、数学多个领域。现在前线任务紧迫,我实在没时间浪费在不着边际的设想上。”
罗师傅有些尴尬,这帮大老爷就是这么豪横,没有半点办法。
“林工,你就看一眼”
老罗不甘心地把图纸往前递了递。
“抱歉,真的抽不开身。”林工摆手拒绝,转身又要伏到机床上。
“罗师傅,咱们走吧。”李向东拉住老罗的骼膊,声音清亮,“闭门造车,终究造不出好东西。”
李向东拉着罗师傅的骼膊就要走,他就不信,凭他手上的图纸就没有用武之地。大不了直接寄给部委,让他们来评定。
“向东,可这”罗师傅也有些无奈。
就在他们转身走出几步远时,身后传来林工略带不悦的声音:
“小伙子,口气倒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