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会还不到七点,但这里的天色早已墨黑。月亮已经高高的挂在头上,照的脚下小路格外亮堂。
老罗师傅住在东边的一排土屋里,六级工特殊待遇,可以把老婆孩子接过来一起住,单独一处院。当然如果不到六级,四级也能打申请,将家人接过来一起住。
工友间常闲聊说起,罗婶儿原是四九城的文化人,是位中学老师,去年老罗决定来这里支持油田建设,罗婶儿二话没说,辞了工作就跟着来了,决心一同吃苦奉献。
这辈人不怕苦,不怕累,与其说是受罪,更多的是一种信仰。
李向东刚走到院里,就闻到屋里的饭香,老两口正准备开始吃晚饭。李向东掀开门帘探进来一个头笑道。
“老罗师傅?不好意思眈误你吃饭了。”
“哎呦是向东啊,快进来,刚才看你在核算就没打扰你,还没吃饭吧,你婶子从食堂打的玉米碴子,给你盛一碗。”
罗婶已经笑着拿起了勺子,一边舀粥一边说:“原来你就是向东啊,老罗这几天没少念叨你。我今天还在报纸上看到你的事迹了,小伙子真不简单。来,坐下吃口热的。”
李向东嘿嘿笑着,肚子也确实是饿了,闻着碴子粥的香味,咕咕的声音跟打雷一样。
“谢谢婶儿,我就不客气了。”
他捧起碗里就往嘴里灌,咕嘟咕嘟几口就见了底,抹了抹嘴头,接着就把坐标图递给老罗师傅。
“罗师傅,我都翻译好了,数据也标上去了,图也画出来了。还得辛苦您帮忙瞅瞅,这么大的事儿,我可不敢保证一点错都没有。”
老罗师傅愣了一下,有些惊讶:“这么快就弄完了?”
他戴上老花镜,展开图纸,不由得“啧”了两声。图纸上的构造线和井位标注得清清楚楚,想到这是一天之内完成的,更觉得不可思议。就算是他这个六级老师傅,对照中文资料画这么一张图,最少也得一天半。
李向东起身凑过去,指着图上的几个位置问:“罗师傅,您看这几个井位,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不定山岗子下面,反而选在半山腰?”
老罗仔细看了看,沉吟道:“可能是这一带地质岩层沉积的缘故,页岩层往下沉了……”
他话没说完,李向东已经从兜里掏出一张地质剖面图递过来:“罗师傅,我正好带了剖面图,您可以对照看看。”
“行,咱们进里屋说。”
老罗师傅咬了口窝窝头放在框里,起身带着图纸往里屋走去。
他们老两口住的两间干打垒,一间堂屋,一间里屋,外面还有用一个简易木棚,砌上土灶,用来当厨屋了。
干打垒生活区目前还没有通电,电量金贵,得紧着一线钻井队和石油大院工作使用。所以,天一擦黑,洋油灯就是家里的太阳。
墙上钉着一张奖状“石油大会战先进生产者”,还有一张用图钉固定的《人民日报》,上面有一个伟人照片。
老罗师傅借着光影看着图纸,来回比对了好几遍,不由得摘掉眼镜挠挠头。
“哎呀,向东,多亏你这一问!这儿确实有点问题。要不是你提出来,前线工人很可能白打一口废井,那可就眈误十几天功夫了。”
老罗师傅果然是技术过硬,看出了漏洞后,也就松了口气,他疑惑问道:
“罗师傅,我也是不懂就问,也没想到事情这么严重,那现在咱们该怎么办呢?”
罗师傅看了眼窗外,黑灯瞎火的,这时候闯去石油大院打电话,保卫科的狗腿子可不会跟你客气。
“向东你先回去睡觉,等明天一早就给前线挂个电话,跟第一指挥所的同志再核实一下。”
李向东点点头,随即开始往外挪步:“那行,罗师傅我就先回去了,谢谢婶儿的碴子粥。”
李向东回到土屋,王盛已经呼呼大睡了,他往火炉里添了一些碎柴,蹑手蹑脚的爬上床铺,一合眼,再醒来就听到了起床号的声音。
食堂外面。
打饭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大家打完饭,随便找个地方一坐,便沿着饭盒边“吸溜吸溜”地喝起粥来。天凉,粥也稀,转着碗喝上五六圈,差不多也就见了底。
李向东一眼瞧见排在前面的黄芳芳和赵卫红。
赵卫红头上别着一枚粉色发夹,刘海整齐地梳在耳侧,脸上淡淡敷了层粉,在这漫天黄土的荒野中,白净的象一道光,引得周围几个男同志不时侧目。
要论颜值,赵卫红在他们这后勤大院里数一数二,这儿有文化的人也多,给她递情书的不少。
而她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她往后看了一眼李向东,立刻皱眉,带着几分嫌弃:“李向东,你怎么老是阴魂不散啊,打个饭你都要跟着!”
周周围有人听到“李向东”这个名字,纷纷看过来。之前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如今报纸上的模范青年就在眼前,难免多瞧几眼。
不过,李向东并没有理会她,而是冲她身边的黄芳芳打了个招呼:“黄芳芳同志,这么巧啊,还没来得及谢谢你,上次的采访把我写的那么好。”
黄芳芳尴尬的笑笑,小声道:“不用客气,都是工作份内的事。”
说完,她转身看了眼赵卫红,难免有些尴尬。
“咱们这地方没啥好东西,回头有时间我去打写野物,请你吃肉。”
“真不用了向东同志”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话,直接把一旁的赵卫红晾在了一边。
她脸上顿时涨得通红,气呼呼一跺脚,扭头就走了。
从小到大,她何曾受过这样的冷落,又被人晾在一边当过陪衬?同样的感受居然在李向东身上体验了两次。
“那个向东同志,我先走了,有机会再聊。”黄芳芳也赶忙拿起饭盒打了饭,匆匆朝医务室走去。
她来到医务室,一进门就看到那副大小姐脸色。
“黄芳芳!你还是不是我朋友?你把他写得那么好,现在倒让我当众难堪!”
黄芳芳无奈地苦笑:“我们当然是好朋友呀……不过上次采访,我看他确实不象无赖,人还挺实在的。长得也精神,做事也细心……”
“黄芳芳!你糊涂啦?你怎么也向着他说话?”
赵卫红气得抱起骼膊,别过脸去。想起他当初千里迢迢来找她,后来又说没自己没有兴趣,今天还当众丢面子,心里更是窝火。
黄芳芳把自己的饭盒推过去,轻声哄道:“好啦,别气了,我跟他也不熟。你先吃饭,吃完饭再说。”
“这还差不多。”赵卫红瞥她一眼,这才拿起黄芳芳的饭盒吃起来。
事实上,报纸登出去的时候,有好些个小姑娘都想认识认识李向东。这时代的姑娘,大多数都是不爱红妆爱工装,若真见到李向东本人,说不定,他也会收到几封真挚的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