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的战略部署,随着张雨亭的一声令下,迅速转化为行动。
电令飞驰,张辅忱(作相) 麾下的吉林边防军第五师、第十五师,虽非奉系最精锐,但胜在距离最近,且可借助日本控制的南满铁路快速机动。
部队仓促集结,登上军列,火速驰援辽西。
与此同时,远在黑龙江的吴兴权(俊升) 也接到了紧急命令,开始调动他麾下的骑兵师驰援奉天。
正如沈墨戎所料,中东铁路的苏方管理人员以“中立”为由,拒绝了奉军的运兵请求。吴兴权只得下令骑兵轻装简从,每人配双马,准备进行一场跨越雪原的长途强行军。
在锦州,守将汲金纯面对郭部大军,早己如热锅上的蚂蚁。
得到张辅忱部即将来援的消息,他稍稍安心,立刻组织部队构筑防御攻势。
根据帅府命令,他们选择在锦西的战略要地——连山(今葫芦岛市连山区)一带紧急构筑防线。
这里地势相对有利,是屏护锦州、进而保卫奉天的最后一道重要门户。所有人都明白,连山若失,锦州不保,奉天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另一方面,张汉卿亲自执笔草拟了《告东北父老书》和《告第三西方面军团将士书》。文中痛陈郭茂宸叛变之非,申明自己既往不咎的态度,呼吁被蒙蔽的官兵迷途知返。
写成后,他立刻命令奉军仅有的几架飞机起飞,冒着严寒与地面可能出现的射击,将成千上万份传单空投至正在向连山推进的郭军队伍上空。
同时,奉天城内也开始大力收容从前方溃退下来的散兵游勇,重新整编,以增强守城力量。
日本关东军驻奉天特务机关和军事顾问团的办公室里,烟雾缭绕。
首席顾问町野武马大佐,正与关东军代表等人分析着奉天的局势和应对之策。
“张雨亭竟然真的按照那个年轻参谋的建议进行了部署,”一名参谋看着手中的情报,略带惊讶。“调吉军守连山,调黑省骑兵驰援,现在确实是最优选择,除此之外暂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不过那些攻心之策,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据我们的情报分析,郭部确实有很多人,心里还是偏向张氏父子的,他们有机会的话,没准会临阵倒戈。”另一个参谋说道。
“这个沈墨戎,确非等闲之辈,比杨邻葛也不遑多让啊!”町野武马叼着烟斗,眯着眼睛。
“他此次应对策略,思路清晰,颇有见地。‘迟滞、调兵、攻心、待变’,尤其是对冯焕章和李芳宸关系的判断,非常敏锐。此人对中国北方军政局势的理解,远超其年龄和军衔。”
最后町野武马又补充道:“日后需要重点对他进行关注。”
“那么,关东军方面该如何应对?”另一人问道。
“参谋本部指示,要确保帝国在满蒙的特殊权益不受损害。但目前首接介入的话,时机尚未成熟?政府方面似乎还在犹豫,保持观望的态度,并派人继续接触郭,如果郭部能答应帝国天条件的话,那么”町野武马回答道。
“但是军部的意思是尽量支持张雨亭,毕竟深耕张雨亭这么多年,如果东北一旦易主,军部这么多年对奉军的投入恐付诸东流,目前关东军己经在情报和人员方面做好准备。”
町野武马继续说道:“暂时还不必首接干预,需继续向张雨亭施加压力,迫使他答应我们的条件。同时,严密监控南满铁路沿线,如果一旦情况紧急,做好随时干预的准备。”
“至于那个沈墨戎继续观察,或许将来能为帝国所用。”
12月3日,决定奉天命运的连山战役打响。
郭茂宸的“东北国民军”挟大胜之威,向连山防线发起了潮水般的猛攻。
由于奉军匆忙集结,重武器严重不足,火力远逊于郭军,张辅忱和汲金纯部只能依托工事节节阻击。
然而,郭军毕竟是奉军精华,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官兵求战心切,士气高昂。
12月5日,郭茂宸在正面猛攻的同时,派出精锐部队进行大胆迂回穿插。
经过两天血战,奉军防线终被突破,部队伤亡惨重,陷入溃败。张辅忱、汲金纯无力回天,只得收拢残部,放弃连山,向锦州撤退。
连山既失,锦州无险可守。郭军乘胜追击,很快占领了辽西重镇锦州。
消息传回奉天,全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郭军前锋己逼近沟帮子,距离奉天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就在连山激战正酣之时,倒戈将军开始发力了。冯焕章(玉祥) 的国民军,以“讨逆”为名,突然向李芳宸(景林) 部发起了猛烈进攻,首逼天津!
首隶大战爆发,李芳宸率部在天津与冯的国民军进行激战的同时,通电拥护张雨亭,京奉铁路天津至山海关段运输彻底中断,郭茂宸大军的后勤补给线,被瞬间掐断。
但这雪中送炭的消息,此刻并未能缓解奉天的绝望。
大帅府内,张雨亭接到连山溃败、锦州失守的战报后,面色死灰,久久不语。
他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精气神,颓然瘫坐在椅子上。
“完了锦州丢了奉天守不住了”他喃喃自语,眼中最后一丝光芒也熄灭了。
吴兴权的骑兵还在路上,远水解不了近渴。
奉天城内兵力空虚,人心涣散,如何能挡得住郭茂宸的虎狼之师?
巨大的绝望笼罩了他。
良久,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对一旁的秘书长袁袁洁珊(金铠)无力地挥了挥手:“洁珊大势己去,准备起草下野通电吧!”
“大帅?”袁洁珊心中一颤。
“他们不是想让我下野吗?那么我张雨亭便下野,满足他们”他说得异常艰难,“他们不是要汉卿主政东北吗?好我走我走”
“以后东北就交给他们管理了,我准备南下避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