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合,开始!”周砚堂的口令下达,瞬间引爆了全场的气氛,加油助威声不绝于耳。
赵虎几乎在声音入耳的瞬间就动了,他没有任何犹豫,完全是延续了第二回合的打法,狂风骤雨般的攻向向沈墨戎,甚至比上个回合更加猛烈。
他也看出了自己的体力优势,他想趁对方强弩之末时,一鼓作气将其彻底击垮。
伴随着“杀!”的喊声,赵虎的木枪带着骇人的风声,连环刺向沈墨戎,刺、扫、砸、撩,攻势连绵不绝,几乎不给沈墨戎留任何喘息之机。
他壮硕的身躯仿佛有使不完的力气,每一步踏出都带起尘土,每一次挥枪都势大力沉,完全是以力压人,誓要将沈墨戎最后的防御彻底击垮。
此时的沈墨戎,体力己接近极限。
左肩的剧痛阵阵传来,每一次躲闪和抬臂格挡都显得异常艰难,呼吸急促沉重,汗水迷蒙了视线,脚下的步伐也变得凌乱。
他几乎没有任何反击的机会,只是凭借着最后的一丝意志力,在艰难地进行防守和闪避。
那样子,狼狈得像暴风雨中摇摇欲坠的鸟窝,仿佛下一秒就会被彻底摧毁。
场边的气氛也紧张到了极点。
老兵们看得咬牙切齿,捶胸顿足:“快捅他啊!就一下!就能把他捅倒了!”
“妈的,急死我了!这是属泥鳅的吗?怎么这都打不中?”
学生兵们则个个屏息凝神,手心全是冷汗,一个个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林文轩紧张得嘴唇发白,死死攥着拳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惊扰了场中那个艰难支撑的身影。
就连观战的教官们,包括周砚堂在内,眉头都紧紧锁起。他们都看得出,沈墨戎己是强弩之末,落败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张学良微微摇头,轻声道:“可惜了,不过能撑到这一步己确实不易,终究是力不如人,不过加以训练,前途不可估量啊。”
熙洽附和地点点头。
郭松龄目光深邃,依旧沉默不语,但紧抿的嘴角显示他也在密切关注着最后的结局,他仿佛看到了强军的希望。
然而无论赵虎的攻势如何凶猛,角度如何刁钻,那势在必得的一击却总是差之毫厘,沈墨戎的身形虽然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但总能在最危急的关头,以一种近乎本能地、极小幅度地移动,堪堪的避开要害,让赵虎那犀利的攻击落空。
沈墨戎现在的状态完全是被动挨打,显得左支右绌,惊险万分。但他就像是一根被压弯到极致的竹子,看似下一刻就要折断,却始终顽强地保持着最后的韧性,死活不肯倒下! 赵虎的枪多次擦着他的身体掠过,甚至几次擦着护甲的边缘,但始终未能造成那决定性的、清晰有效的击中。
时间在激烈的攻防中飞速流逝。
赵虎的心越来越急,也越发的焦躁。他不明白,明明对方己经如此不堪一击,为什么就是打不中?他嘶吼着,攻击越发疯狂。
“停!第三回合,时间到!”就在这时,周砚堂冷静却不容置疑的声音响起,骤然切断了场中激烈的交锋。
声音落下,整个训练场一瞬间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虎保持着前刺的姿势,胸膛剧烈起伏,喘着粗气,脸上混杂着疲惫、错愕和难以置信。他他居然没能拿下沈墨戎?
沈墨戎则用木枪拄着地,身体微微摇晃,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汗水如同溪流般从额头上淌下,脸色苍白,显然己经脱力。他同样有些意外,但随即涌上心头的是一阵强烈的庆幸——还好,撑住了,没输!
周砚堂走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两人护甲上的白点,然后面向全场,高声宣布:“第三回合,双方均无有效击中!三轮比试,总比分一比一,平局!”
平局!
这个结果让所有围观者都感到一阵莫名的愕然和复杂。
赵虎的眼中充满了不甘和憋屈。平局?对他这个自诩老兵、一心要教训对方的人来说,这平局和失败没什么两样。
他一个经历过实战的老兵,拼刺刀居然没能拿下一个才摸枪没多久的学生兵?这消息传出去,他赵虎的脸往哪搁?他死死攥紧了木枪,看向沈墨戎的目光除了不服,脸上还有一丝复杂的表情。
沈墨戎听到结果,心中长舒一口气的同时,随即而来的是一种更深沉的反思。
但刚才那濒临极限的无力感和惊险万分的闪避,让他清醒地认识到:“这若是在你死我活的真实战场上,他也许真的就交代在那了,哪里会有什么平局?
战场无亚军,一切为打赢。我的体能、力量,还有很大的差距,还要继续练啊。”
场边顿时炸开了锅。
老兵们一片哗然,议论纷纷:“平局?这这算啥?”
“这咋搞的?这都没拿下?”
“唉,这学生兵也太能躲了。”
语气中充满了失望、不解,甚至一些老兵看向沈墨戎的目光中,也少了几分轻视,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认可。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强者胜利了,是理所当然,而一旦弱者坚持了下来,就会获得无数的赞誉。
中国的历史上本就如此,强者胜了可能就会在史书上写上那年,谁带领军队于什么地方大败谁谁的。而一旦有人以少胜多便会大书特书,广为流传。
学生兵们则是在短暂的错愕后,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和掌声。虽然只是平局,但在他们看来,沈墨戎能在赵虎如此凶猛的攻击下坚持下来,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班长好样的!”
“太厉害了!没输!”
林文轩更是激动地冲上前去,想要搀扶沈墨戎。
教官们互相交换着眼神,脸上表情各异。有的对沈墨戎的坚韧表示赞赏,有的则对赵虎未能取胜感到惋惜。张学良笑道:“有趣,真有趣!竟然是平手!这沈墨戎,韧性十足啊!”郭松龄看着场中那个几乎站不稳却眼神依旧清亮的身影,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极深的考量。
周砚堂看着两人,尤其是几乎虚脱的沈墨戎,沉声道:“胜负己分不,结果己定。各自归队!记住今日较量,胜不骄,败不馁,切磋之意在于取长补短,共同精进!”他的目光特意在赵虎身上停留了片刻,隐含告诫。
这场瞩目的较量,最终以一种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方式画上了句号。平局的结果,像一颗投入水面的石子,在三班、乃至整个讲武堂学员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