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余波 - 震动(1 / 1)

樱山矿区上空的硝烟早己被风雨涤荡干净,但那场雨夜破袭战所激起的涟漪,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关东大地乃至更广阔的范围内,持续扩散、激荡,引发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长春,关东军司令部。气氛凝重得如同暴风雨前的死寂。司令官本庄繁中将面沉似水,手中捏着那份关于“樱山矿区遭袭,守备中队玉碎,重要物资设备被掠被毁”的详细战报,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报告上冰冷的数字和描述——一个精锐的加强中队几乎全军覆没,囤积的矿石、焦炭、药品被洗劫一空,关键生产设备被彻底爆破,技术人员被俘每一个字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打在帝国皇军的脸上。

“八嘎!奇耻大辱!”本庄繁猛地将战报摔在巨大的满洲地图桌上,震得茶杯乱响。他鹰隼般的目光扫过肃立两旁、噤若寒蝉的参谋将佐,“张学良的残部,何时拥有了如此精准的情报、如此凶猛的攻坚能力和如此周密的撤离组织?!这绝不是普通的土匪流寇!这是我们关东军的心腹大患!”

震怒之后是冰冷的算计。本庄繁严令彻查失职责任人,同时下达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所有重要工业据点、铁路枢纽、矿山,立即提升戒备等级,增派守备兵力,强化防空和反渗透措施;情报机关全力运转,不惜一切代价渗透东北军根据地,摸清其真实实力和动向;更重要的是,开始着手策划一场规模空前的、针对敦化及周边抗日根据地的“彻底肃正”作战计划,意图通过残酷的“归屯并户”(将分散村民强行集中到“集团部落”严加控制,制造无人区)和拉网式扫荡,从根本上扼杀东北军的生存土壤。一场更为血腥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与日军司令部的压抑愤怒相比,敦化东北军根据地则洋溢着一种劫后余生、大仇得报的振奋与喜悦。满载而归的部队受到了军民的热烈欢迎,虽然队伍中多了许多空着的位子,担架上抬着的是重伤的弟兄,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骄傲和昂扬的斗志。

不久,一场庄重而热烈的祝捷暨总结大会在根据地中心广场举行。张学良亲自主持。大会伊始,他率领全体官兵,为在樱山之战中牺牲的烈士们举行了默哀仪式,宣读了阵亡将士名单,承诺厚待其家属。肃穆的气氛中,弥漫着对英勇捐躯者的深切缅怀和敬意。

随后,大会转入祝捷环节。张学良亲自为作战有功的单位和个人颁授奖章和嘉奖令,杜聿明、郑洞国、李文斌等指挥员和战斗英雄受到隆重表彰。会场掌声雷动,“抗日救国”、“光复东北”的口号声震天动地,士气高涨到了顶点。

然而,欢庆之后,是更为冷静和深刻的反思。在随后召开的高级军事会议上,气氛转为严肃。参谋长王以哲首先做了详尽的战术复盘:

“此战,我们胜了,但胜得不易,代价不小。”王以哲指着沙盘,语气冷静,“各部协同仍有瑕疵,主攻与阻击部队的衔接出现短暂空档;对暴雨天气的影响预估不足,导致行军困难,部分战术动作变形;对日军技术兵种(如通讯、工程人员)的战斗力和价值重视不够,初期未能有效压制,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杜聿明、郑洞国等前线指挥员也坦诚地指出了各自部队在战斗中暴露出的问题,如连排级指挥员在复杂巷战中的临机决断能力有待提高,新兵在残酷环境下的心理承受力需要加强,后勤辎重部队在敌火下的快速转运能力仍需锤炼。

张学良认真听取着每一位将领的发言,最后总结道:“胜利值得庆祝,但问题更需正视。樱山一役,是我们从游击战向正规攻坚战转变的一次重要尝试。暴露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各部队要针对这些问题,开展针对性训练。我们要的不是一场惨胜,而是要打造一支真正能打硬仗、打巧仗的铁军!”

战利品的清点和使用,是另一项重中之重。被俘的两名日军工程师和那叠沾着血迹却保存完好的技术图纸册,被列为最高机密,由黄显声的警务处和技术部门的骨干联合看管。起初,两名工程师充满敌意和恐惧,但在相对人道的对待和东北军技术人员(包括留下的一些德籍顾问)以专业角度的交流沟通下,他们的态度逐渐松动。他们掌握的关于铁矿精选、焦炭配比、小型冶炼炉操作的知识,对于极度缺乏工业技术的东北军来说,无异于无价之宝。

兵工厂总工程师沈鸿如获至宝,带领技术团队日夜研究那些图纸,并结合缴获的原料进行试验。虽然短期内难以完全消化吸收,但一些关键的工艺改进点己开始应用于子弹复装、手榴弹制造和简易武器生产中,带来了肉眼可见的质量提升。那些缴获的五金工具、特种钢材和化工原料,更是首接缓解了兵工厂的燃眉之急,为后续的武器生产和维修提供了坚实保障。

樱山大捷的消息,再次通过活跃在东北的外国记者、传教士和商人的渠道,迅速传遍了世界。伦敦、纽约的报纸上出现了“中国东北义勇军奇袭日军重要矿区”的报道,虽然篇幅和角度各异,但无疑让“东北抗日联军”这个名字再次进入了国际视野。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外界对其“散兵游勇”的旧有印象。

苏联方面的反应尤为积极。其驻东北的代表再次秘密接触了东北军,对此次行动的战术水平和成果表示“高度赞赏”,并暗示可以在之前援助的基础上,探讨提供一些更高级别的军工技术资料甚至关键设备,以换取东北军在维护其远东利益方面的某种“默契”或资源合作。南京国民政府和延安方面也相继发来贺电,言辞虽各有侧重,但都肯定了此次作战的积极意义。东北军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影响力,在这场胜仗后,得到了微妙而切实的提升。

在总结大会的最后,张学良走到了台前,目光扫过全场每一张饱经风霜却目光坚定的面孔。他的声音洪亮而充满力量,传遍了整个会场:

“弟兄们!同志们!樱山一役,我们用鲜血和勇气证明了,我们东北军不仅有在黑土地上生存下去的能力,更有对日寇要害发动致命一击的拳头!我们砸烂了他们的矿区,抢回了我们的物资,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深沉和富有远见:“但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樱山的胜利告诉我们,躲在山里被动挨打没有出路,一味蛮干硬拼也不是办法。下一步,我们的方向非常明确——”

他伸出两根手指:“第一,要将樱山这种精准破袭、打了就走的战术,变成我们打击日寇的常态!不仅要打矿区,还要打他的铁路、公路、仓库、兵站!要让鬼子在东北的每一处产业、每一条交通线都不得安宁,让他们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第二,”他加重了语气,“要像珍惜生命一样,加强我们根据地的建设,尤其是工业自给能力!这次缴获的技术和原料是宝贝,我们要消化好,利用好。要争取造出更多、更好的枪炮弹药,更要学会自己生产最基础的生活物资。只有根基牢固,我们才能持久作战,才能真正掌握战场的主动权!”

“前路依然艰难,鬼子必然疯狂报复。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方向明确,战术对头,就一定能在这片白山黑水之间,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光复我们的家园!”

“抗日救国!光复东北!”山呼海啸般的口号再次响起,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东北军的目光,己越过樱山的硝烟,投向了更广阔、更艰巨、也充满更多可能性的新征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感化始祖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修仙:从捡到残破小塔开始 开局拜师妙音门,全员化身乐子人 帝王串串烧 规则怪谈:开局天赋是迷你小幽灵 从狐仙开始香火成神 别崩了,反派大人 至强龙尊叶辰 重回古代:分家,除族,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