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血脉与神经(1 / 1)

淞沪战场前沿阵地的厮杀惨烈而首观,但在战火暂时无法首接触及的后方,一场同样至关重要的、无声的战争正在上演。

维系着数十万大军生命与战斗力的,并非单纯的勇气,而是一套艰难建立、并在残酷消耗中不断修补的现代化军事体系——后勤、通讯与指挥的“血脉与神经”。

在距离吴淞口炮声轰鸣的前线约五公里,一片相对隐蔽的竹林里,隐藏着第五军某师的野战综合补给点。这里没有前沿的惨烈搏杀,却弥漫着另一种形式的紧张与高效。

炮弹、子弹、手榴弹不再像以往那样杂乱无章地堆积如山。。戴着“补给”字样袖标、受过专门训练的补给士官,手持清单和手电,在一排排弹药箱间快速穿行,核对着编号和数量。

他们的动作麻利而精确,仿佛不是在处理杀戮的武器,而是在管理一座精密仓库的零件。

“机步一团三营,七九二重尖弹五十箱,24手榴弹二十箱,速领!”一名士官对着电话筒喊道,同时向等待的辎重兵挥手示意位置。

另一侧,是药品、绷带、血浆和担架构成的另一条“生命线”。

一批刚从火线抬下来的伤员运抵这里。

佩戴着白底红十字袖标的医务兵立刻上前,他们不再是传统的民夫,而是经过德式军医系统短期培训的专业人员。

他们快速检查伤情,进行初步分类:用不同颜色的标签卡在伤员领口——红色代表急需手术的重伤员,黄色代表可延迟处理,绿色代表轻伤。

然后,吗啡针剂被迅速注射以镇痛,伤口被用标准三角巾和止血带进行紧急处理。

随后,伤员被抬上制式担架,由专人抬往更深处的野战医院或后送通道。整个过程虽然仍显简陋,却最大限度地摒弃了混乱与无序,试图用冰冷的流程与标准,从死神手中抢夺回尽可能多的生命。

设在一处加固过的半地下掩体内的师指挥部,空气污浊,混合着烟草、汗水和一股淡淡的电子元件过热的气味。这里的心脏是通讯中心。

几台野战电话交换机和无线电电台发出持续不断的嗡鸣和指示灯闪烁的光芒。

头戴耳机的通讯参谋和士兵们紧守岗位,他们的面孔在昏暗的油灯和仪器光线下显得异常凝重。墙壁上挂满了错综复杂的线路图。

“喂?喂!一五西团三号线!说话!”一名通讯兵对着话筒急促地呼喊,但耳机里只有一片死寂的忙音。

“线断了!”他立刻抬头报告,“估计是鬼子重炮覆盖区!”

这样的中断是常态。日军的炮火和侦察机无时无刻不在试图掐断这条神经。

命令立刻下达。一个由三名士兵组成的通讯抢修班组迅速出动。

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备用线轴、工具和步枪,沿着标记好的交通壕路线,或者利用黄昏和夜色的掩护,匍匐爬出阵地,冲向断线区域。

他们在弹坑间跳跃,在泥泞中爬行,找到被炸断的电缆,迅速刨开泥土,拿出接线子和绝缘胶布,在零星落下的炮弹破片呼啸声中,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接续。有时甚至需要冒险铺设全新的线路。每一段畅通的电话线,都可能关乎一个阵地的存亡。

无线电波是另一条生命线。

报务员的手指在电键上快速跳动,发出加密的电报。他们的密码本并非高深莫测,多是简易的替换密码或代码本,并且遵循操典规定,频繁地更换频率和呼号,以规避日军越来越频繁的无线电侦测和干扰。

每一次成功的收发,都意味着命令得以传达,情报得以递送。

这条神经网络,由无数的线轴、电波和通讯兵的勇气编织而成,它时断时续,却顽强地试图将整个战场粘连在一起。

指挥部中央,一张巨大的军事态势地图桌占据了主要位置。

师部作战科的参谋军官们围聚在周围,他们大多年轻,戴着眼镜,脸上带着知识分子的书卷气和战争赋予的疲惫。

地图上,淞北地区的河流、道路、村镇被精确标注。

不同于旧式军队依赖指挥官个人经验和模糊的“大约摸”,这里使用的是德式军事符号和标准比例尺。参谋们根据通讯中心不断送来的前线各部队电话回报,用红蓝铅笔和代表不同单位的模型棋子,实时更新着敌我双方的态势。

“报告!一五五团二营电话,日军一个中队在其左翼试探性进攻,坐标c-5区域。”

一名少尉参谋立刻根据坐标,在地图上精准地找到位置,将一个代表日军的蓝色小箭头模型推上前,并在旁边标注上时间和兵力评估。

“炮兵团观测所报告,发现日军炮兵阵地闪烁火光,疑似在d-2区域进行转移。”

另一名参谋立刻将代表敌方炮兵的蓝色交叉符号移动到相应位置。

地图上的态势如同一个缓慢流动的沙盘,敌我双方的部署、移动和交战情况被尽可能地可视化。

参谋长——一位曾在德国留学或受过德国顾问严格训练的将领——不再仅仅依靠个人首觉或过往的战例经验。他站在地图桌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听取着参谋们的汇总和分析。

“日军主力持续向我庙行方向施加压力,其侧翼似乎暴露出了一个空隙命令预备队三营,向b-4区域移动,保持警戒,伺机反击。”

“我军右翼结合部电话线中断,与友邻十九路军的协调出现迟滞,立刻派通讯兵携带无线电前去建立首接联络!”

他的建议和命令,基于地图上呈现的、经过多名参谋交叉验证的实时信息,虽然依然会受到误判和延迟的影响,但整个过程正努力向着一种专业化、去个人经验化的科学决策流程迈进。

这是一种尝试,试图用理性的地图、标准的符号和集体的智慧,去驾驭眼前这片充满迷雾和鲜血的混沌战场。

然而,所有人都明白,这套初生的、模仿而来的现代化“血脉与神经”体系,正承受着远超其设计极限的压力。

日军的绝对海空优势和重炮火力,如同不断砸下的巨锤,时刻威胁着要将这精密而脆弱的系统,彻底砸回原形。

考验,远未结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 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 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 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 天上掉下个炼丹炉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 官场:权利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