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铁血1928:我的东北军能屠神 > 第82章 淞沪战争的引信

第82章 淞沪战争的引信(1 / 1)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一月初

一月的上海,湿冷的寒气浸入骨髓,远比北方的干冷更令人难熬。

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远东第一大都市,表面上依旧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无形的、日益紧绷的压抑感。

战争的引信,正在这繁华的表象下,被悄然点燃。

位于西川北路的日本驻沪领事馆内,气氛与外界的寒冷截然不同,一种阴谋得逞前的狂热正在升温。

领事重光葵面色凝重,但眼神深处却难掩一丝执行上命的决绝。而真正的策划中心,则在武官田中隆吉少佐的办公室里。

田中隆吉,一个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此刻正对着几名精心挑选的日本浪人和特务面授机宜。桌上摊着上海地图,几个关键点被红圈标注。

“诸君,”田中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险恶的光芒,“大本营的战略意图非常明确!上海,必须乱起来!要让支那人,让全世界都看到,这里的反日气焰何等嚣张,帝国侨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何等威胁!只有这样,皇军的‘自卫’行动才名正言顺!”

他具体部署道:“‘日莲宗’的侨胞,是帝国优秀的子民,他们去三友实业社毛巾厂附近‘修行’,宣扬教义,合情合理。但是,如果遭到支那工人的侮辱甚至殴打那么,帝国军人的血性,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一名浪人头目心领神会:“明白,田中阁下!我们会安排人混在工人里,只要冲突一起,确保‘伤亡’和‘暴行’的证据确凿!”

“很好!”田中满意地点点头,“记住,要‘逼真’!事成之后,舆论机器会全力开动,上海的日本侨民自然会‘义愤填膺’。我们要的,就是这股‘民意’!”

几乎在同一时间,位于龙华的上海警备司令部内,气氛却截然相反。司令官戴戟看着桌上堆积的情报,眉头紧锁。

参谋们进进出出,报告着令人不安的消息:日军舰艇在黄浦江上日益增多,陆战队登陆演习的频率和规模明显加大,虹口日侨区的浪人活动异常频繁。

“司令,日军此举,绝非寻常挑衅,恐有大动作!我建议各部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加强闸北、吴淞口等要地防御工事!”一位团长急切地建议。

戴戟何尝不知形势危急,他麾下的第十九路军,虽非中央嫡系,但官兵多为粤籍子弟,血性刚勇,抗日情绪高昂。

然而,他手中还捏着一封来自南京军政部的密电,电文措辞严厉:“沪上局势敏感,关乎国际观瞻与外交大局。各部务必恪守防区,力避任何可能与日军发生冲突之行为。一切事宜,仰仗中央外交解决,不得擅自行动”

这纸命令,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守军的手脚。戴戟只能沉声道:“命令各部,加强警戒,严密监视日军动向。但没有我的命令,绝不准先开第一枪!一切等南京的指示。”

黄浦江上,冰冷的江水映照着灰蒙蒙的天空。

日本海军第一遣外舰队旗舰“出云”号装甲巡洋舰如同巨大的钢铁怪兽,泊在江心,其侧后方,是“天龙号”轻巡洋舰以及数艘驱逐舰,黑洞洞的炮口若隐若现,傲慢地指向浦西繁华的岸线

码头上,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全副武装,正在进行紧张的登陆和城市作战演习,皮靴踏地的声音整齐而刺耳,引得中国民众远远围观,忧心忡忡。战争的阴云,低低地压在上海滩的上空。

远在数千里外,吉林敦化,深山密林中的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

张学良刚刚收到来自淞沪最新的情报和公开渠道汇总的急电。他走到简陋指挥部墙上那幅巨大的中国地图前,目光从东北的山川移向东南沿海那个焦点——上海。

仅仅几分钟的沉思,作为未来之人的张学良的脸色骤然变得无比严峻。他猛地一拍地图,对身旁的参谋长何柱国说道:“不好!日本人这是‘围魏救赵’的毒计,怕是要动上海!”

何柱国一时未解:“司令,您的意思是?”

“你看!”张学良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淞沪,又划向南京,“日军在东北与我陷入僵持,苏联在北面施压,美国又因石油利益对日强硬。东京那帮军阀,是想在上海开辟第二战场!他们攻击上海,一来可以转移英美列强的注意力,让他们只顾着自己在上海的利益,从而放松对满洲问题的干涉;二来,这是最毒辣的——他们要首接威胁蒋介石的统治核心!”

他语速加快,充满急迫:“上海若战火一起,金陵震动!蒋介石为了保住他的根本之地,只有两条路:要么不惜代价与日本死拼,但这会耗尽他剿红的军队和压制党内异己的本钱,他大概率不会选;要么,他就会妥协,甚至可能以出卖我们东北的抗战士气为代价,来换取日本停止进攻上海!他会宣布我们为‘叛乱’,断绝对我们的一切潜在支持,甚至配合日军剿杀我们,以向日本示好!”

“我们必须立刻提醒南京,揭穿日寇的阴谋!”

张学良当即走向电台口述电文:“急电南京,蒋委员长、国民政府:日寇近期于沪上频频挑衅,舰集兵演,绝非寻衅滋事,实乃大本营战略转向之明确信号。其意在攻我所必救,迫我中枢妥协,进而孤立乃至瓦解我东北抗日军民之抵抗。望中枢明察秋毫,切勿坠其彀中。沪上守军,宜早做万全准备,示敌以强硬决心,方能破此危局。东北安危,华夏之存续,在此一举!张学良泣叩。”

电波载着张学良的警示与思虑,穿越山河,飞向南京。

然而,在蒋介石“想外必先内”的既定国策下,这份来自冰天雪地中的忠诚警告,能否唤醒沉迷于“外交解决”幻梦的南京中枢?

上海的战争引信,仍在嗤嗤作响,即将逼近爆炸的临界点。

蚊子:石油线,不是为了经济,不是为了能用上石油。是为了这一章的到来,期间有大佬表示怀疑,。这里做一个小说明!还请各位多多包涵写的不好的地方!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诸天融合:证人族至高 大唐首席谋士 你是我的特效药 娶妻抵税?从养活美娇媳妇开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智囊里的管理学 御兽:蛇姬背叛?养成九尾天狐 刑侦谜云 星空灵魂列车 苍茫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