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 冬
奉天的空气在料峭寒意中,增添了些许令人窒息的紧张。
张学良整军经武、大兴实业的举措,其规模和决心远超东京和莫斯科的预料,终于使得这两头贪婪的北极熊和秋田犬不再作壁上观,几乎同时从南北两个方向,向正在艰难蜕变中的东北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关东军司令部内,菱刈隆司令官面色阴沉,手中捏着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报送的详尽情报汇总,上面清晰罗列着东北军新编师的数量、装备进口清单、敦化兵工厂的产能估算以及美孚石油勘探的进展。
“八嘎压路!’江学良’,难道 真的 想在帝国的眼皮底下打叫区一个现代化的堡垒吗?”(常使用大佐口音来读,有奇效哦!)菱刈隆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绝对不能够允许!满蒙系帝国的生命线,绝不容许出现一个强大且敌对的政权!”
数日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一改往日的“亲善”姿态,向东北政务委员会递交了一份措辞极其强硬的外交照会。
照会中,日方以“维护满蒙治安稳定”和“保护帝国侨民及合法权益”为名,无理指责东北军的扩编和演习“严重破坏地区力量平衡”,“其针对性和进攻性令人极度担忧”,声称这些举动“极易引发误判和不可预测的冲突”。照会要求东北当局“立即停止一切针对性的军事部署”,“公开主要军工设施的详细情况以供核查”,并“确保日本在满蒙的一切条约权益不受侵害”。
与此同时,日本控制下的《盛京时报》、《满洲日日新闻》等报刊,骤然掀起一股污蔑浪潮,连篇累牍地刊发所谓“东北军暴行”、“张学良扩军备战欲挑起战端”、“排日运动背后之阴谋”等虚假报道,极力渲染“赤色苏联势力己深度渗透东北军政”,试图在国际国内舆论上将东北塑造成一个“破坏和平的麻烦制造者”。
外交照会和舆论攻势仅是前奏。
为配合施压,关东军下属的独立守备队及驻屯师团部队,开始频繁在南北满铁路沿线、柳条湖附近等敏感地域进行实弹演习。演习规模空前,炮声震天,且屡屡故意越界,甚至多次撕毁东北军设置的警戒线,与奉命监视的东北军哨所发生近距离武装对峙,枪口互指,剑拔弩张,冲突一触即发。
更阴险的是经济和港口封锁。在大连港,日本控制的海关及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开始对运往奉天、营口等地的“可疑”战略物资进行极其苛刻的盘查和拖延,许多急需的工业设备、特殊金属材料被无限期扣押,借口层出不穷。
对东北急需的药品、棉花、橡胶等商品输入也设置了重重障碍,企图从经济上扼住东北发展的咽喉。
面对日本步步紧逼的复合型攻势,张学良在帅府紧急召见臧式毅、荣臻等人,面色冷峻:“日本的反应比预想的更快更烈。外交抗议照常进行,措辞要硬,但行动上务必隐忍克制,各部队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许开第一枪!同时,命令警务系统和情报处,给我盯死所有日侨聚居区和特务机关,收集他们挑衅的确凿证据。经济上,启动备用渠道,通过德裔商人和美国公司绕道运输,不行就从营口和新建设的葫芦岛港口进来。决不能让他们卡死我们的脖子!”
几乎在日本发难的同时,苏联代表博戈莫洛夫再次造访帅府。与日本的赤裸裸威胁不同,他的脸上依旧挂着同志般的笑容,但言辞背后的压力却同样沉重。
“亲爱的张!”博戈莫洛夫微笑着,“看到东北在您的领导下焕发出如此的工业活力,真是令人欣喜。这正体现了我们合作的巨大潜力。您看,关于之前约定的黑龙江流域矿产资源共同开发事宜,我国政府认为时机己经成熟,希望尽快签署具体协议并启动勘探工作。特别是金矿和稀有金属矿,我们的专家己经有些迫不及待了。”他的话语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索取意味。
张学良心中冷笑,深知这是莫斯科见到东北展现出价值后,急于将口头承诺兑现为实际利益的举动。他沉吟片刻,回应道:“博戈莫洛夫先生,合作开发的原则我方始终认同。但具体条款必须公平合理,确保中方获得与其主权和资源价值相匹配的收益份额和主导权。我方建议,先成立一个联合勘探委员会,共同评估资源储量,再商谈具体的合资比例与管理模式。一切必须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他刻意放缓了进程,既要拉住苏联制衡日本,也绝不愿轻易让出核心资源。
“这是自然,”博戈莫洛夫点点头,似乎毫不意外,随即抛出了另一项“好意”,“此外,为了帮助东北军更快地掌握我们提供的军事技术,更快地形成战斗力以应对…嗯…共同的潜在威胁,我国国防人民委员会经过研究,决定向贵方派遣一个规模更大、领域更全面的军事技术顾问团和工业专家组。”
他拿出一份长长的名单,涵盖了炮兵、装甲兵、通讯、化学战、航空以及多个重工业门类。“这些专家都是我国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将手把手地指导贵方人员操作维护设备、建立现代军事体系和管理现代化工厂。这充分体现了苏维埃联盟对您的信任和支持。”
张学良接过名单,目光锐利。
他深知,这数百名苏联顾问和技术人员的到来,绝不仅仅是传授技术那么简单。他们必将伴随着强大的意识形态输出和政治渗透,这是苏联扩大影响力的惯用手法,其目的是在东北内部培养亲苏力量,确保未来的东北政权即使不倒向莫斯科,也至少保持“友好”与“中立”,从而在东方构筑一个符合苏联利益的战略缓冲带。
送走博戈莫洛夫后,张学良立即召见了邓宝珊和刚刚初具框架的“政训处”核心骨干。
“苏联人的‘礼物’到了,是好东西,也是烫手山芋。”张学良沉声道,“技术,我们要学,要尽快掌握!但脑子,必须是我们自己的!宝珊,你的‘铸魂’计划要立刻加速,在所有接触苏方人员的部队和工厂,强化国家民族意识和保密纪律教育。要让我们的人知道,学技术是为了强国自卫,不是为了认别人当老子!要密切关注苏方人员的动向,既要向他们虚心学习,也要防止其越界行为。我们要的是他们的技术,不是他们的主义!我们中华救国同盟会有自己的纲领和信仰。”
窗外,北风呼啸,预示着春寒料峭中最严峻的考验己然来临。南有日本磨刀霍霍,步步杀机;北有苏联笑里藏刀,渗透索取。张学良站在巨大的地图前,仿佛置身于冰与火的夹击之中。
蚊子:(诸位衣食父母,第一卷的准备工作接近尾声了。感谢诸位陪着蚊子一起成长,如果大伙儿觉得还不错,麻烦诸位动动小手,给此书打个分。那都是蚊子前进和进步的动力!感谢各位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