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99章 铁厂设备运输情报

第99章 铁厂设备运输情报(1 / 1)

英美洋行、特高课和三井物产的混战,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济南城的鬼子势力搅得七零八落。叶树秋坐在办公室里,听着外面传来的争吵声(三井的人又来洋行理论“嫁祸”一事),手指却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这是王小虎刚托李婶送来的“设备运输细节”,趁着鬼子自顾不暇,这些情报来得比往常更顺利、更详细。

东洋铁厂因为洋行的“药品失窃案”,也被搅得人心惶惶。松井把大部分特高课队员都派去查药品,铁厂的守卫只剩下几个老弱的伪军,连负责设备对接的鬼子技术员,都被临时叫去帮特高课“问话”。

王小虎借着给技术员送茶水的机会,听到了他们的抱怨:“真是倒霉!本来下周就要去火车站接东北来的设备,现在倒好,天天被特高课叫去问话,要是耽误了设备运输,岗村队长肯定要骂死我们!”另一个技术员接话:“谁说不是呢?那批设备可金贵了,有三台新镗床、两台铣床,还有一台大型冲压机,都是奉天兵工厂调过来的,据说能让步枪零件的产量翻一倍!下周三上午十点的军列,还得我们去火车站点货呢。”

王小虎心里一喜,故意装作“好奇”:“太君,这么多设备,用什么车运啊?要不要我们工人帮忙搬?”一个技术员不耐烦地挥挥手:“不用你们瞎操心!特高课会派十个别动队员押送,用三辆军用卡车运,首接从火车站开到铁厂,路线都定好了——走城西的山路,那里人少,安全。”

这些话,王小虎一字不落地记在心里,中午换班时,就赶紧写在布条上,让去铁厂送布料的李婶带给叶树秋。

与此同时,西门岗亭的张强也借着“混乱”,摸到了更多情报。特高课的别动队员因为“药品案”焦头烂额,经常在岗亭里喝酒抱怨,张强趁机凑上去递烟、倒酒,套出了不少话。

“兄弟,你们下周三要去火车站押设备?”张强装作随口问。一个别动队员喝得醉醺醺的,大着舌头说:“可不是嘛!本来这活儿该松井课长亲自去,结果他被洋行和三井的人缠得脱不开身,就把我们派去了。十个人,三辆卡车,都是新卡车,专门拉设备的。

张强又问:“那路线呢?城西的山路不好走,要不要我们岗亭的人帮忙望风?”另一个队员摆摆手:“不用!路线是岗村队长定的,上午十点军列到,卸完货就走,十二点就能到铁厂。路上要是遇到麻烦,就开枪示警,特高课会派人增援——不过那山路平时没什么人,应该不会有事。”

张强把这些消息记在心里,晚上就借着“巡逻”的名义,把写着“三辆军用卡车、十个别动队员、上午十点军列、十二点到铁厂、走城西山路”的纸条,塞给了来接头的李婶。

叶树秋把王小虎和张强的情报放在一起,一张完整的“设备运输图”立刻清晰起来:

时间:下周三上午十点(军列抵达济南站),十二点前送达东洋铁厂。

规模:三台镗床、两台铣床、一台大型冲压机,共六台设备,用三辆军用卡车运输。

押送:十名特高课别动队员,配备步枪和手榴弹。

更让他惊喜的是,他借着“帮乔治处理与特高课的药品纠纷文件”的机会,在松井的办公室里,看到了那份“设备运输计划表”——上面不仅写着设备的具体型号(镗床为“奉天造t-3型”,冲压机为“重型100吨级”),还标注了押送队员的姓名和负责人(岗村小队的佐藤)。

叶树秋把这些信息都记在心里,回到办公室后,立刻用洋行的信纸(上面印着英文,鬼子看不懂),把所有情报汇总起来,折成小方块,藏在《英语词典》的夹层里。他知道,这些情报对根据地太重要了——只要提前在城西山路设伏,不仅能破坏鬼子的设备投产计划,还能把这些先进设备抢回来,给根据地的兵工厂用。

当天晚上,叶树秋借着“加班”的名义,把情报交给了前来接头的老郑(铁路工人)。老郑接过情报,激动地说:“叶先生,这下根据地的兵工厂可有救了!我明天一早就坐火车把情报送出去,保证游击队能提前做好准备!”

叶树秋拍了拍他的肩膀:“路上小心,现在特高课虽然乱,但火车站的检查可能更严。你就说去北平给洋行送文件,要是遇到盘查,就把这份假文件(他递给老郑一份空白的英文合同)拿出来。”

老郑点点头,把情报藏在火车司机帽的夹层里,消失在夜色中。叶树秋站在洋行的窗口,看着老郑的身影远去,心里松了口气——这场由药品失窃引发的混战,成了他们收集情报的“保护伞”,鬼子忙着内斗,根本没注意到,他们最看重的设备运输情报,己经悄无声息地流出了济南城。

济南城的晨雾还没散尽,李婶就挎着装满布料的竹篮,急匆匆地走进英美洋行。她把竹篮往叶树秋桌上一放,指尖在他手心里快速敲了三下——这是“根据地急信”的暗号。叶树秋不动声色地掀开篮底,一张折叠整齐的麻纸藏在布料缝隙里,纸上的字迹潦草却有力,是军区侦察连王连长的手笔。

麻纸上详细写着根据地的部署,叶树秋逐字逐句读下来,心里渐渐有了清晰的脉络:

1 正面伏击:根据地将派一个排的游击队员,提前埋伏在城西山路的急转弯处——那里一侧是悬崖,一侧是密林,最适合设伏。等鬼子的运输卡车经过时,先用炸药炸毁山路,逼停卡车,再趁乱抢夺或破坏设备。

2 济南策应:叶树秋带领城内交通员,负责“搅乱后方”——行动当天上午,让张强在西门岗亭故意制造“百姓冲突”,吸引特高课的注意力;陈铁蛋在火车站附近的酒馆,给押送设备的别动队员“下点泻药”,削弱他们的战斗力;王小虎则在铁厂门口“假装意外受伤”,拖延鬼子接应人员的时间。

3 物资转移:若能抢到设备关键零件,由李婶联系王掌柜(布庄老板),用布车将零件藏在布料下,从城南的秘密通道运出城外,再由游击队员接应到根据地。

信的末尾还有一句叮嘱:“行动时间定在下周三上午十一点,以城西山顶的三长两短哨声为号,务必确保城内策应与正面伏击同步。”

叶树秋立刻召集交通员们在李记制衣坊碰头,把行动计划一一拆解:

张强:“下周三上午十点半,你在岗亭里找两个老乡‘吵架’,最好闹到要动手的地步,把附近的伪警察和特高课巡逻队都吸引过去。记住,别真动手,只要拖延时间就行,十点五十分必须结束,免得影响伏击。”

张强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个哨子:“我要是搞不定,就吹两声短哨,李婶你就带着几个妇女去‘劝架’,人多热闹,更容易吸引注意力。”

陈铁蛋:“你提前去火车站旁边的‘老酒馆’,跟老板打好招呼——就说洋行要订一批酒,让他在周三上午给别动队员上的茶水里,加点‘巴豆粉’(叶树秋从洋行药箱里找到的)。别加多了,让他们拉肚子就行,别出人命。”

陈铁蛋咧嘴一笑:“放心吧叶先生,我保证那些鬼子到了山路上,光想找厕所,没心思站岗!”

王小虎:“你周三上午十一点差十分,在铁厂门口‘不小心’被自行车撞一下,假装腿断了,让工友们围着你喊‘救命’,把铁厂门口的鬼子接应人员拖住。只要拖到十一点十五分,伏击就结束了,你就安全了。”

王小虎拍了拍腿:“没问题!我找张师傅借辆旧自行车,保证演得像真的一样!”

李婶:“你负责联络王掌柜,让他周三上午准备三辆布车,停在城南的小巷里。一旦伏击成功,游击队员把零件送出来,你就用布车把零件运走,送到城外的秘密渡口。”

李婶应下:“王掌柜那边我早就打过招呼了,他说随时可以出车。而且我还准备了几个‘假账本’,要是遇到检查,就说去乡下收布料,能蒙混过去。”

叶树秋看着眼前的几个人,心里暖暖的——从制衣坊的李婶到铁厂的王小虎,从岗亭的张强到酒馆的陈铁蛋,每个人都在为这场行动拼尽全力。他从怀里掏出一把手枪,递给张强:“这是洋行的自卫手枪,你带着,要是遇到危险,别客气。咱们虽然是交通员,但该硬的时候也得硬。”

散会后,叶树秋独自留在制衣坊,看着墙上的济南地图——城西山路的急转弯处被他用红笔圈了起来,旁边写着“伏击点”。他知道,这场行动风险很大,一旦有一个环节出纰漏,不仅伏击会失败,城内的交通员也会暴露。

他又想起根据地的信里写的——“这批设备关系到鬼子的步枪产能,破坏了它,就能为反扫荡争取更多时间。”这句话像一盏灯,照亮了他心里的不安。他走到缝纫机旁,拿起李婶刚做好的一件长衫,指尖拂过上面的梅花图案——这朵梅花,不仅是交通站的暗号,更是他们抗日的决心。

当天晚上,叶树秋借着“散步”的名义,去了城西山路勘察。月光下,山路蜿蜒曲折,急转弯处的悬崖深不见底,密林里漆黑一片,确实是伏击的好地方。他在一棵大树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十”字——这是给游击队员的“标记”,告诉他们这里就是伏击点。

回到洋行时,己经是深夜。叶树秋坐在办公桌前,翻开《英语词典》,夹层里的情报还在,旁边放着那把给张强的手枪。他知道,接下来的几天,济南城会异常平静,但这平静的背后,是风雨欲来的紧张。他们就像藏在暗处的猎手,等待着下周三上午十一点的到来——那一刻,城西山路的枪声,将是他们送给鬼子的“礼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涅盘归:废柴嫡女搅风云 为了活命,处处吻怎么了 纭纭出生在五十年代 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 错失系统的我,捡到了舰娘 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 天上掉下个炼丹炉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抗战:我,神枪手,团长当祖宗供 官场:权利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