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穿越到1938年 > 第69章行进中的新命令

第69章行进中的新命令(1 / 1)

清晨的雾气还没散尽,叶树秋就带着队伍钻进了李家坡西北的山林。脚下的路是樵夫踩出的羊肠小道,窄得只能容一人通过,路面铺满碎石,稍不留意就会打滑。战士们背着武器和干粮,手里攥着路边的藤蔓借力,矿工出身的战士们体力足,走在队伍两侧,时不时伸手扶一把重心不稳的战友 —— 二排的王小六看到张首长脚步有些踉跄,立刻上前递过一根削好的木杖:“首长,您拄着这个,能省点劲!”

张首长接过木杖,笑着道谢,目光扫过周围的山林:“这路可真难走,你们平时训练也常走这样的山路?” 叶树秋走在旁边,擦了擦额角的汗:“回首长,咱们不少战士是矿工,以前在煤矿也走惯了陡坡,现在练兵也常练山地行军,就是为了遇到情况能灵活应对。这一路前三段没发现鬼子踪迹,就是山路磨人,估计到中午才能走出这片林子。”

说话间,队伍遇到一处近七十度的陡坡,坡上没有藤蔓,只有裸露的岩石。陈峰立刻带着二排战士,用刺刀在岩石上凿出小坑,再把背包绳系成简易扶手,让大家踩着坑、拽着绳往上爬。张首长看着战士们互相托举物资,没有一人抱怨,不禁点头:“你们这队伍凝聚力强,都是好苗子!”

中午时分,队伍在一片背风的岩石后休息。炊事班拿出窝窝头和咸菜,叶树秋陪着张首长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两人聊起了根据地建设。张首长指着远处李家坡的方向,问道:“听说你们在根据地建了兵工厂,还搞了水力发电?”

“是!” 叶树秋眼睛一亮,把兵工厂的情况细细道来,“咱们有从煤矿缴获的机床,还有懂机械的矿工,现在能造手榴弹、地雷,还能修步枪。我还想在根据地建个小型加工厂,就用水力发电带动机器 —— 一方面能给老乡们加工农具,比如锄头、镰刀,让他们种地更方便;另一方面,也能给兵工厂做配套,比如加工枪械的小零件、手榴弹的引信管,不用再靠缴获,咱们自己就能产业链化。”

张首长听得认真,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这个思路好!根据地建设不能只靠打仗,得有生产支撑,军民结合才能长久。你们有兵工厂的基础,再建小型加工厂,既惠民生又强战备,值得推广!” 得到首长认可,叶树秋更有干劲:“等这次任务完成,咱们就着手准备,先从加工农具开始,让老乡们先尝到甜头,再慢慢拓展到军工配套。

下午的行程依旧是山路,只是林间的树木更密了,阳光只能透过枝叶洒下零星光斑。队伍行进速度放缓,王虎的侦察排在前面开路,时不时传来 “这边走,前面有荆棘” 的喊声。李会带着三排战士,用镰刀清理路边的荆棘丛,为后面的队伍开辟通道。张首长走得虽慢,却始终没落下,还不时和身边的战士聊起煤矿的生活,战士们说起鬼子的压迫,眼神里满是愤怒,说起现在的根据地,又满是期待。

天色擦黑时,队伍终于接近铁路中断处 —— 这是前往青龙口的必经之路,也是最容易遇到鬼子的地段。叶树秋下令队伍放慢速度,熄灭所有火把,只留两名侦察兵在前探路。夜里的风渐凉,铁路旁的草丛里传来虫鸣,偶尔能听到远处火车的汽笛声,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突然,前哨侦察兵发来信号 —— 前方五十米处,有一队鬼子巡逻队正朝铁路中断处走来,约十个人,背着步枪,手里的手电筒在黑暗中晃来晃去。叶树秋心里一紧,立刻压低声音安排:“所有人原地隐蔽,刘明带一排战士把枪收进背包,伪装成巡逻队的随从;我和王虎、冯刚上前应对,其他人听我信号,没命令不许动!”

战士们迅速钻进路边的草丛,刘明带着一排战士快速整理装备,把步枪藏在粮袋后面,只露出腰间的短枪,装作巡逻队的护卫。叶树秋则掏出伪造的日军巡逻证件(之前从煤矿鬼子身上缴获的,地下党帮忙改了信息),整理了一下军装,和王虎、冯刚迎了上去。

“どこの部隊だ?(哪支部队的?)” 为首的鬼子军曹举起手电筒,光束照在叶树秋脸上,眼神警惕。叶树秋挺首腰板,用流利的东京音回应:“臨汾から来た巡視隊だ!鉄道沿線の防衛を点検するため、ここを通過する!(从临汾来的巡逻队!为了检查铁路沿线的防御,要从这里通过!)”

军曹皱了皱眉,伸手要证件:“証明書を見せろ!(出示证件!)” 叶树秋从容地递过证件,军曹翻来覆去看了几遍,又打量了一下身后的 “随从”(刘明和一排战士),疑惑地问:“なぜこんな遅くまで動いている?(为什么这么晚还在行动?)”

“臨汾の太君の命令だ!夜間の防衛が薄弱だから、急いで点検しなければならない!もし遅れたら、お前たちが責任を負えるか?(临汾太君的命令!夜间防御薄弱,必须抓紧检查!要是耽误了,你们担得起责任吗?)” 叶树秋故意提高声音,语气里带着训斥,同时悄悄按了按腰间的佩刀 —— 这是鬼子军官常用的威慑动作。军曹被镇住了,犹豫了一下,最终挥手放行:“急いで!ここは危険だ!(快点!这里危险!)” 叶树秋点头,带着队伍慢慢走过铁路中断处,首到走出鬼子的视线范围,才松了口气。

确认安全后,叶树秋召集各排长:“刚才的巡逻队提醒咱们,前面的路段可能还有鬼子,不能再按原计划走青龙口,咱们改道向临汾方向 —— 那里有地下党的联络点,能给咱们安排更安全的路线,也能避开鬼子的重点巡查区域。”

战士们立刻调整方向,借着夜色的掩护,朝着临汾的方向行进。月光下,队伍的影子在山间拉长,张首长走在队伍中间,看着叶树秋沉稳指挥的背影,心里暗暗赞许:这不仅是一支能打仗的队伍,更是一支懂应变、有谋略的队伍,有这样的干部和战士,抗日根据地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进入临汾城区边缘时,日头己过正午。通往山区的官道上,三个检查站一字排开,每个站口都有两名伪军端着步枪,面前摆着登记本,却没真的仔细查验 —— 毕竟这一带是鬼子 “管控区”,鲜少有人敢闹事,伪军们大多抱着 “混日子” 的心态,只对陌生面孔多问两句。

叶树秋走在队伍最前,依旧穿着鬼子中尉军装,身后的战士和张首长的警卫排,有的扮成 “随行兵”,有的伪装成 “运送物资的民夫”(手里推着空粮车,实则藏着武器)。到第一个检查站时,伪军头目叼着烟,眯眼打量叶树秋的军衔:“中尉阁下,这是要去哪?”

“进山巡查,防止游击队活动。” 叶树秋用流利的日语回应,故意把腰间的佩刀往亮处挪了挪,“怎么?要查皇军的证件?” 伪军头目立刻赔笑:“不敢不敢!就是登记下,马上放行!” 拿起毛笔在登记本上胡乱画了几笔,挥挥手让队伍通过,全程不过两分钟。

后面两个检查站更顺利 —— 第二个站的伪军正围着粮车讨 “好处”,叶树秋让战士扔过去两袋粗粮,伪军们立刻眉开眼笑,连登记都省了;第三个站靠近山区,只有一个老伪军值守,看了眼叶树秋的军装,打了个哈欠就抬杆放行。整个过程虽有耽搁,却都在叶树秋的预料之中,张首长坐在粮车的草垛上,隔着草帽观察,悄悄对身边的警卫员点头:“小叶这应变,很有章法。”

刚进入山区的密林,叶树秋立刻下令:“全体停车,换装!” 战士们迅速将粮车推到灌木丛后,从车底的暗格里翻出提前准备的普通衣服 —— 粗布短褂、补丁裤子,都是从李家坡老乡那里筹来的,跟山里百姓的穿着一模一样。

叶树秋先脱下鬼子军装,叠得整整齐齐塞进山洞(用石头封好,方便返程时取回),换上灰色短褂,腰间只留一把驳壳枪,外面套着布衫遮住;张首长也换上青色长衫,像个走亲戚的教书先生;战士们则两两一组,互相帮忙换衣服,把武器藏进绑腿或粮车的夹层里,连钢盔都用黑布裹住,变成 “挑柴的扁担”。

“动作快!别留下痕迹!” 叶树秋看着手表,换装只用了十分钟,队伍重新出发时,己经从 “鬼子巡逻队” 变成了 “进山赶集的百姓”,连脚步都放慢了,尽量踩着林间的落叶,减少声响。阳光透过密林的缝隙洒下来,照在粗布衣服上,倒真像一群常年在山里奔波的人。

往山区深处走了约一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三声短促的鸟鸣 —— 是之前约定的联络信号。叶树秋抬手示意队伍停下,从树后走出一个穿着补丁衣服的汉子,手里握着一把猎枪,正是游击队负责人老周。

“是叶连长吧?张首长?” 老周快步上前,握住叶树秋的手,眼神里满是急切,“可算等着你们了!有个紧急情况要汇报 —— 三天前,鬼子从附近据点抓了八十多名八路军战士,押到山那边的‘狼窝岭’,逼着修炮楼和机场,守卫的鬼子有一个小队,还有二十多个伪军,炮楼里还架着两挺重机枪!”

张首长脸色一沉,立刻问:“战士们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反抗?” 老周叹了口气:“鬼子看得严,白天干活,晚上关在临时土牢里,听说有几个战士想逃跑,被鬼子打伤了,还没敢下死手,估计是想留着干活。”

叶树秋立刻掏出随身携带的简易地图,让老周指出狼窝岭的位置:“炮楼和机场离得近吗?鬼子的巡逻路线是啥样的?” 老周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炮楼在机场北边,能俯瞰整个工地,鬼子每小时巡逻一次,伪军主要看押土牢,武器都是步枪,没重火力。”

张首长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叶树秋和老周身上,语气坚定:“这八十多名战士是咱们的同志,不能让他们在鬼子手里受苦!小叶,你带的一连战斗力强,又有新武器,老周熟悉地形,你们俩配合,务必把同志们救出来!”

叶树秋立刻立正:“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我打算分三步:第一步,让王虎带侦察排跟游击队的同志一起,摸清炮楼的火力点和土牢的位置,晚上就出发;第二步,明天凌晨,用新炸药炸掉炮楼的重机枪位,二排和游击队负责牵制伪军,一排冲进去救战士;第三步,救出来后,从狼窝岭后山的小路撤到安全区,那里有游击队的隐蔽点。”

老周也补充:“我们游击队有二十多人,熟悉山里的小路,还能找老乡准备担架,万一有受伤的同志,能及时转移!”

张首长点头认可,拍了拍叶树秋的肩膀:“注意安全,尽量减少伤亡,要是遇到硬茬,别蛮干,咱们的目的是救人,不是跟鬼子硬拼。我在游击队的隐蔽点等你们的消息。”

叶树秋应下,立刻召集排长们布置任务:王虎带着侦察排和两名游击队员,趁着夜色摸向狼窝岭;刘明的一排检查新手榴弹和炸药包,确保武器随时能用;陈峰的二排跟游击队熟悉配合战术,李会的三排则负责守住撤退路线,防止鬼子追兵。

夕阳西下时,侦察排的身影消失在密林深处,叶树秋看着狼窝岭的方向,手里攥着驳壳枪 —— 从护送首长到临时接受解救任务,虽然行程多了波折,但看着身边士气高昂的战士和游击队的同志,他心里有底:有新武器的威力,有地形的优势,更有救同志的决心,这场解救战,一定能成。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为龙之道 石女的痛 我夺舍了大唐太子 疯批病娇强制爱夜夜掐腰诱吻娇宠 凡尘斩魔录 快穿之生娃系统不靠谱 转生魔女:捡个龙崽当女儿 娱乐圈:喜欢我的男人都很倒霉 深山里的猎人 小侠立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