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坡的晨光刚漫过练兵场的土坡,一连的训练声就震得谷穗发颤 —— 三排的矿工战士们正练刺杀,“杀!杀!” 的喊杀声裹着秋风,刺刀在阳光下闪着冷光;侦察排在王虎带领下,正模拟山林侦察,战士们猫腰穿过灌木丛,手里的望远镜不时对准远处的狮口镇方向;兵工厂的窑洞里更热闹,冲床 “咚咚”” 的战备气息。
叶树秋刚在靶场检查完新手榴弹的试射 —— 一枚新手榴弹扔出去,“轰隆” 炸得靶区的稻草人碎片纷飞,弹片覆盖范围比旧弹扩大了近一倍,他正跟万丰原讨论 “如何把新武器融入战术训练”,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叶连长!师部急令!” 一名穿着骑兵装束的通讯员翻身下马,手里举着密封的信封,额头上还沾着尘土,“师部让您立刻带一个连兵力,掩护张首长经冀鲁边境赴山东军区任职,三天后在青龙口汇合,不得延误!”
叶树秋接过信封,撕开密封线 —— 信上字迹潦草却透着郑重:“张首长赴任事关山东军区兵力部署,沿途有鬼子据点与特务巡查,命独立营叶树秋率一连全编,携带足量弹药,避开主路,确保首长安全抵达青龙口交接点,途中若遇敌情,优先保障首长撤离,师部己协调地下党提供路线支援。
“万指导员,你立刻通知各排排长到连部集合,兵工厂老张也来!” 叶树秋把信递给万丰原,语气急促却沉稳,“这任务比打狮口镇还重要,首长安全不能出半点差错!”
不到十分钟,刘明、陈峰、李会、王虎、冯刚和老张就聚在连部窑洞。万丰原念完信,窑洞里瞬间安静,所有人都明白 —— 这不是普通的战斗任务,是要带着首长穿越敌占区,沿途不仅有鬼子的据点,还有可能遇到流动的特务小队,既要打,更要藏。
“王虎,你带侦察排现在就出发,按师部给的大致路线,摸清楚青龙口方向的鬼子布防 —— 重点查野猪沟到冀鲁边境的小路,有没有新增的岗哨、巡逻队,中午前必须回来报信!” 叶树秋率先分配任务,手指在地图上划过 “野猪沟 — 黑风口 — 青龙口” 的虚线,“这是咱们常走的路,但这次要更隐蔽,不能用之前截铁路的路线,容易被鬼子盯着。”
王虎立刻起身:“保证完成任务!我带两个懂地形的矿工战士,走最偏的樵夫路,绝不漏过一个岗哨!”
“刘明,你带一排负责正面警戒,把咱们最好的装备都带上 ——10 挺轻机枪,每挺配 300 发子弹,每人带 4 枚新手榴弹,再挑 5 个枪法准的战士,配新修复的三八大盖,负责远距离警戒!” 叶树秋看向刘明,眼神坚定,“一排是老骨干,遇到敌情要顶得住,不能让首长暴露在火力下。
刘明点头:“放心!一排战士刚练完山地攻防,轻机枪手能在三分钟内架好火力点,保证不让鬼子靠近半步!”
“陈峰,你带二排走侧翼,提前一公里开路 —— 让矿工战士发挥体力优势,清理路上的荆棘、陷阱,遇到小股特务,首接解决,别惊动大股敌人!” 叶树秋顿了顿,补充道,“带上 3 颗新地雷,遇到岔路,在咱们不走的方向埋上,防鬼子追来。”
“李会,你带三排断后,把兵工厂刚做的土炸药包带上 —— 要是遇到鬼子追兵,用炸药包炸断小路,拖延他们的时间,注意别伤着自己人!” 叶树秋看向李会,“三排矿工多,扛炸药包有劲儿,断后就靠你们了!”
冯刚立刻接话:“警卫班跟在首长身边,我带两个战士贴身保护,另外 8 人组成环形警戒,寸步不离!”
“老张,兵工厂能不能在今天下午前,再赶制 20 枚新手榴弹、10 颗新地雷?还有,给咱们的步枪再检查一遍,尤其是新修复的,不能在半路上卡壳!” 叶树秋转向老张,物资保障是关键,新武器的威力必须靠得住。
老张拍胸脯:“没问题!冲床现在正赶着手榴弹壳,炸药配比好现成的,下午日落前,保证把武器送到队伍手里,步枪也让矿工们挨个拆检,绝对没问题!”
“万指导员,你跟我一起带队,路上你负责跟首长沟通,我专注指挥战斗。” 叶树秋看着万丰原,“另外,让炊事班准备三天的干粮 —— 都做窝窝头,方便携带,再带两箱咸菜、十斤熟肉,首长年纪大,得保证体力。”
“还有,让地下党帮忙准备两套老百姓的衣服,万一遇到鬼子盘查,咱们能伪装成逃难的村民。” 万丰原补充,“侦察排回来后,咱们根据他们探的路线,再调整行军时间 —— 白天尽量在山林里走,避开鬼子的巡逻时段,晚上趁黑赶路,速度能快些。”
叶树秋点头:“对了,让战士们都换上便衣外套,军装穿在里面,遇到岗哨,先伪装,实在躲不过再动手,能不打就不打,咱们的目的是掩护,不是跟鬼子硬拼。”
他又看向王虎:“侦察时注意问地下党,沿途有没有可靠的老乡家,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能有地方临时隐蔽,尤其是雨天,不能让首长淋着。”
“还有弹药分配,每个战士除了随身带的,再背一个弹药袋,轻机枪的子弹要分着带,别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万一牺牲,损失也小。” 叶树秋越说越细,每个环节都不能有漏洞 —— 首长的安全,容不得半点侥幸。
中午时分,王虎带着侦察排回来,带来了路线情报:“野猪沟到黑风口的小路没新增岗哨,但黑风口往青龙口的路上,多了一个鬼子特务小队,大概 15 人,在沿途的村子里巡查,另外,青龙口附近有个伪军检查站,驻着 10 人,武器都是步枪,没重火力。”
叶树秋立刻调整路线:“绕开那个特务小队巡查的村子,走村后的山梁,虽然难走点,但安全;伪军检查站,让二排提前摸过去,解决掉,别让他们发出信号。”
下午日落前,兵工厂的武器准时送到 ——20 枚新手榴弹整齐地装在木盒里,10 颗新地雷裹着油纸,步枪也都擦得锃亮,矿工战士们帮忙把武器搬到队伍集结点,一个个摩拳擦掌:“叶连长,咱们保证把首长安全送到!”
第二天清晨,一连 222 名战士在练兵场集结,每个人都背着武器、干粮,眼神坚定。周强营长来送行,拍着叶树秋的肩膀:“你们是独立营的尖刀连,混编训练这么久,该检验成果了!记住,安全第一,遇到解决不了的情况,立刻发信号,营部会派兵支援!”
“请营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叶树秋敬礼,转身对队伍喊道,“出发!”
队伍按顺序出发:侦察排在前探路,二排侧翼开路,一排正面警戒,首长在警卫班护送下走中间,三排断后,像一条黑色的长龙,悄悄钻进野猪沟的山林。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战士们的肩上,新炸药的硫磺味混着山林的草木香,练兵场的喊杀声渐渐远去,一场关乎首长安全、关乎山东军区部署的掩护任务,正式拉开序幕。
叶树秋走在队伍中间,时不时看向远处的山梁 —— 他知道,这一路不会轻松,但看着身边训练有素的战士(老骨干沉稳、矿工战士有力),握着腰间装满新炸药的手榴弹,心里有了底:混编训练的成果、兵工厂的新武器,还有战士们的士气,就是完成任务的最大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