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王庄的清晨总是被嘹亮的口号声唤醒。天刚蒙蒙亮,山寨外的训练场上就挤满了战士,三百米外的树干上挂着草帽当靶心,战士们排成三列,每人手里端着步枪,枪托下吊着半块砖 —— 这是叶树秋琢磨的 “吊砖练瞄准” 法子,既能练臂力,又能稳准星。“屏住呼吸!准星对准靶心下沿,别慌!” 叶树秋来回踱步,时不时纠正战士的姿势,阳光透过树叶洒在他身上,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淌,却没停下脚步。
早上的五公里越野跑是雷打不动的科目。王虎带着新兵跑在最前面,曾经的战俘小李紧随其后,腰间的手榴弹袋随着步伐轻轻晃动,他的脸比一个月前红润了不少,跑起来再也不用大口喘气。“跟上!别掉队!这点距离都跑不完,怎么跟鬼子拼刺刀!” 王虎回头喊着,声音洪亮,战士们齐声应和,脚步声踏得地面微微发麻。
上午的体能训练更是 “魔鬼”—— 爬竹竿、翻高墙、扛圆木,每个科目都要计时。叶树秋亲自示范爬竹竿,双手紧握竹竿,脚一蹬就往上窜,转眼就到了顶端,引得战士们阵阵喝彩。“都学着点!爬得快,才能抢占制高点!” 他跳下来,拍了拍手上的灰,看着战士们一个个往上爬,有的滑下来就立刻重新尝试,没人叫苦。
另一边的田地里,周强正带着十五名可转化的俘虏开荒。俘虏们手里拿着锄头,在乡亲们的指导下翻地,准备种上土豆和玉米。“动作快点!这地种好了,冬天大家都有粮吃!” 周强扛着锄头,和俘虏一起干活,时不时跟他们聊几句:“你们家里要是有地,好好干活,以后回去也能种,总比当伪军强。” 有个叫孙二的俘虏小声说:“连长,俺们要是好好干,真能加入八路军吗?” 周强笑着点头:“只要你真心抗日,不做坏事,咱们就欢迎!”
午后的阳光最烈时,山寨的木屋里却很热闹。赵指导员带着两名政治干部,在黑板上写着 “抗日”“人民” 等简单的汉字,战士们围坐在一起,手里拿着树枝在地上划。“跟我读,‘抗 —— 日 ——’” 赵指导员领读,战士们齐声跟读,声音参差不齐却格外认真。休息时,他还会找战士们谈心,尤其是新加入的矿工和俘虏,了解他们的顾虑,讲八路军的纪律和抗日的道理,木屋里时不时传来笑声。
整个庞王庄都沉浸在练兵的热潮里,战士们的技艺在一天天提升,凝聚力也越来越强。叶树秋看着这一切,心里满是欣慰 —— 从最初的不足百人,到现在的 135 人,从参差不齐的装备,到如今的弹药充足,独立连就像一棵小树,在战火与汗水里慢慢扎根、成长。
这天下午,训练正进行到一半,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叶树秋抬头望去,只见一个穿着八路军军装的通信员骑着马,朝着山寨飞奔而来,马背上的背包上插着一面红色的三角旗 —— 这是团部紧急命令的标志。
“停下训练!” 叶树秋大喊一声,战士们纷纷放下武器,朝着通信员的方向望去。通信员骑马冲到山寨门口,翻身下马,顾不上擦汗,从背包里掏出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迎上来的叶树秋:“叶副连长,团部命令,让您立刻带领一个排的兵力,两日内赶到团部报到,不得延误!”
叶树秋接过信件,信封上印着 “372 团部” 的印章,还盖着 “紧急” 的红戳。他快速拆开信,里面的内容很简短:“调独立连副连长叶树秋,率一排(30 人),携带精良武器,于两日内抵达团部,另有重要任务分配。” 落款是叶团长和关政委的签名。
“团部这时候调你去,会不会是有大任务?” 周强和赵指导员也凑了过来,看到信的内容,周强皱起眉,“咱们刚打完检查站和炮楼,正忙着练兵,怎么突然调人?” 赵指导员也有些担心:“两日内赶到,路程有一百多里,还得带一个排,时间挺紧张的,路上要是遇到鬼子就麻烦了。”
叶树秋收起信,心里也有些疑惑 —— 团部很少这么紧急地调人,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或许是跟之前缴获的物资有关,又或者是有新的战斗任务。但他没再多想,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管是什么任务,先按命令办。周连长,赵指导员,我走之后,独立连的训练和根据地的事,就拜托你们了。”
叶树秋立刻召集一排的战士,宣布了调令:“同志们,团部命令咱们一排,两日内赶到团部报到,这是咱们一排的荣誉,也是团部对咱们的信任!现在立刻收拾行装,带足弹药和干粮,半个时辰后出发!” 战士们虽然惊讶,但都齐声应和:“保证完成任务!”
趁着战士们收拾行装的间隙,叶树秋找到周强和赵指导员,仔细交代后续工作:“训练方面,吊砖瞄准和体能训练不能停,让王虎多带带新兵,他有战斗经验;俘虏转化的事,再观察一段时间,那些表现好的,可以先编入新兵班,跟着一起训练,但要派人盯着,别出岔子。”
他又对着赵指导员说:“政治学习要继续,尤其是教战士们识字,多给他们讲抗日的故事,让大家明白为什么打仗。驻地安全方面,让巡逻队多走几趟,尤其是通往煤矿和检查点的方向,防止鬼子发现咱们的踪迹。”
周强拍了拍叶树秋的肩膀:“你放心,独立连交给我们,肯定没问题!路上注意安全,遇到鬼子别硬拼,实在不行就绕路,团部还等着你们呢!” 赵指导员也递过来一个布包:“这里面有几块大洋和一些药品,路上用得上,还有咱们根据地的地图,标了安全的路线,你拿着。”
半个时辰后,一排的 30 名战士己经在山寨门口列队完毕,每个人都背着三八式步枪,腰间挂着手榴弹,身上背着干粮和水壶,精神抖擞。叶树秋翻身上马,对着周强、赵指导员和送行的战士们敬了个军礼:“我走了,你们多保重,等我回来!”
“叶副连长,一路顺风!” 战士们齐声喊道,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叶树秋一挥马鞭,带领一排战士朝着团部的方向出发。夕阳把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山寨里的练兵声还在继续,而叶树秋知道,一场新的挑战,正在团部等着他 —— 无论是何种任务,他都会带着一排的战士,像之前一样,打胜仗,不辜负独立连的期望,也不辜负团部的信任。
马蹄声渐渐远去,周强和赵指导员站在山寨门口,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满是期待 —— 他们相信,叶树秋一定会带着好消息回来,而独立连,也会在他们的守护下,继续成长,等待着与战友重逢,一起再打鬼子,再建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