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两侧的草丛里,叶树秋的手指始终悬在陷阱引线上,目光死死盯着进入峡谷的日军骑兵 —— 为首的小队长还在马背上晃悠,马刀上的血痂在晨光里泛着暗褐色,完全没察觉脚下碎石堆里藏着的致命杀机。团在同一区域设下的第二次伏击,违背了 “用兵不复” 的常规战术,却恰恰掐中了日军的轻敌软肋。
早在昨夜部署伏击时,连长就拍板了 “二次设伏” 的大胆计划:“鬼子刚在西侧山道吃了亏,肯定以为咱们会换地方,咱们偏不!就在这峡谷里,用地雷和爆炸点再给他们来一下!” 叶树秋和战友们趁着夜色,把从运输队缴获的手雷、炸药包拆开,重新改装成简易地雷 —— 用铁皮盒包裹炸药,再用碎石盖住,引线拉到两侧山坡的掩体后,只露出细细的线头,与碎石颜色几乎融为一体。
“注意把爆炸点错开,第一排炸马腿,第二排炸骑兵,别让他们有反应的时间!” 叶树秋蹲在碎石堆旁,小心翼翼调整炸药的位置。他特意把几包炸药埋在峡谷中间的低洼处 —— 那里碎石更密集,日军骑兵路过时必然会放慢速度,正好给爆炸留出时间。两名侦察兵也没闲着,在爆炸点周围撒了些马蹄印 —— 故意伪造出 “这里有人走过、没有危险” 的假象,进一步麻痹日军。
“树秋,你说鬼子真会往里钻吗?” 一名侦察兵忍不住问。叶树秋擦了擦额头的汗,目光坚定:“肯定会!他们刚扫荡了郭家村,以为咱们怕了,只会躲着他们,绝不会想到咱们敢在同一个地方设两次伏。这叫‘有心算无意’,准能成!”
此刻,峡谷里的日军骑兵完全印证了叶树秋的判断。为首的小队长勒住马,看着地上的马蹄印,不屑地笑了:“八嘎!八路军的胆小鬼,只会躲着跑!这里连个人影都没有,继续前进,扫荡下一个村子!” 他完全没注意到,马蹄印旁的碎石堆里,有几处泥土比周围更松散 —— 那是埋炸药时留下的痕迹。
日军骑兵们跟着策马前进,马蹄踏在碎石上,发出 “咔嚓咔嚓” 的声响。最前面的两匹战马刚走到低洼处,突然 “轰隆” 一声巨响 —— 第一排简易地雷被踩爆了!碎石和炸药碎片飞溅,最前面的战马瞬间倒地,马腿被炸断,骑兵被甩出去老远,重重摔在地上,口吐鲜血。
“怎么回事?有地雷!” 小队长惊怒交加,刚想下令撤退,第二排爆炸点又响了 —— 这次是战友们在山坡上拉动了引线!十几声巨响连成一片,峡谷里瞬间硝烟弥漫,碎石如雨点般落下。中间的日军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有的战马受惊狂奔,把骑兵甩进碎石堆里;有的骑兵被炸药碎片击中,惨叫着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碎石。
“有心算无意” 的战术彻底奏效 —— 日军完全没料到会在同一区域遭遇第二次伏击,慌乱中根本无法组织反击。骑兵们纷纷跳下马,想找地方隐蔽,却发现峡谷两侧都是陡峭的山坡,根本无处可躲。
“冲啊!杀鬼子!” 山坡上的赵班长率先喊出声,带着三班战士们举着枪冲了下来。叶树秋也从草丛里跳出来,握着大砍刀,朝着慌乱的日军冲去 —— 三倍敏捷让他在碎石堆里如履平地,很快就冲到一名日军面前。
那名日军刚举起步枪,叶树秋就挥刀劈去,一刀砍断对方的枪管,再反手一刀,刺穿对方的胸膛。他余光瞥见一名日军想骑马逃跑,立刻从背包里掏出一枚手雷,拉响引线后扔了过去 —— 手雷落在战马脚下,“轰隆” 一声,战马和骑兵一起倒在地上。
“树秋,左边有个鬼子想跑!” 一名战友大喊。叶树秋立刻转身,看到小队长正捂着胳膊,朝着峡谷出口跑去。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汉阳造步枪,三倍精神力让他精准锁定目标,“砰” 的一声,子弹击中小队长的腿,对方惨叫着摔倒在地。
叶树秋快步走过去,用砍刀指着小队长:“你在郭家村杀了那么多村民,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小队长还想反抗,叶树秋手起刀落,彻底结果了他的性命 —— 这一刀,既是为郭家村的村民报仇,也是为所有被日军迫害的百姓雪恨。
半个时辰后,峡谷里的枪声彻底停止。叶树秋拄着大砍刀站在碎石堆上,看着满地的日军尸体和战马残骸,长长舒了一口气。战友们开始清点战场:十几名日军骑兵,除了两名重伤被俘,其余全部被歼灭;缴获战马 8 匹、三八式步枪 12 支、马刀 6 把,还有不少弹药。
“连长说得对,咱们就是要打破‘用兵不复’的规矩,让鬼子摸不透咱们的套路!” 赵班长走过来,拍着叶树秋的肩膀,“这次你布设的爆炸点太关键了,要是没有这些地雷,咱们还得费不少劲!”
叶树秋笑着摇头:“是大家一起的功劳,要是没有战友们的配合,也打不赢这场仗。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大砍刀,刀身上还沾着血,却透着一股解恨的痛快 —— 郭家村村民的仇,总算报了一部分。
可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隐约的枪声。一名侦察兵跑过来,脸色凝重:“报告!日军后续的步兵联队和伪军,己经朝着古县方向进发了,估计很快就会到这里!”
叶树秋和战友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坚定 —— 虽然日军大部队即将到来,但这场二次伏击的胜利,己经给了他们足够的信心。叶树秋握紧手里的枪,心里暗暗盘算:接下来,该轮到他们利用地形,和日军大部队好好周旋了。只要守住阵地,坚持到援军到来,就一定能打退日军的围剿!
二次伏击的捷报传到 115 师师部时,师长正对着古县地图沉思。“372 团这招‘用兵不复’反着用,打得好!” 他猛地一拍桌子,立刻下令:“调 385 旅和 371 团,连夜赶赴古县峡谷,在同一区域设第三次伏击!372 团负责狙击古县县城的鬼子援兵,务必把石岗旅团的后续部队困在峡谷里!”
接到命令时,372 团正在峡谷清理战场。连长拿着电报,激动地对战士们说:“师部派 385 旅和 371 团来支援咱们了!这次要打个更大的胜仗,把鬼子的步兵联队和骑兵大队全留下来!”
叶树秋跟着战友们立刻行动 ——372 团的任务是在古县县城外的山道设狙击点,防止县城鬼子增援峡谷;385 旅和 371 团则接手峡谷,布设更密集的陷阱。叶树秋主动申请帮 385 旅的战士改装诡雷:“把缴获的手雷和炸药包绑在一起,用鬼子的军服盖住,只要有人碰军服,就会引爆!” 他还建议在之前的爆炸点周围,把日军尸体的军装扒下来铺在地上,故意制造 “八路军只顾抢物资、没设伏” 的假象。
“这招够狠!”385 旅的李营长拍着叶树秋的肩膀,“鬼子看到尸体被扒光,肯定以为咱们撤走了,只会想着收尸,不会防备诡雷!” 战士们跟着忙活起来,有的埋诡雷,有的在山坡上架机枪,有的在峡谷出口挖战壕 —— 短短几个时辰,峡谷就变成了更隐蔽的 “死亡陷阱”。
而叶树秋所在的三班,跟着 372 团主力来到县城外的山道。赵班长选了处两侧是悬崖的路段,让战士们在悬崖上埋伏:“鬼子援兵肯定会走这条路,咱们用石头和手榴弹往下砸,就算拦不住,也能拖延时间!” 叶树秋趴在悬崖边,摸出系统兑换的磺胺,分给身边的战友:“等会儿打起来,要是受伤了,赶紧用这个止血,别让伤口感染。”
此时,古县郊外的土路上,日军步兵联队和两个骑兵大队正一路急行军。联队长佐藤骑着马,脸色阴沉 —— 骑兵小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时,他还在嘲笑小队长 “无能”,心里认定八路军早该吓得逃离古县,根本没料到会有第三次伏击。
“加快速度!一定要找到八路军的踪迹,为死去的皇军报仇!” 佐藤对着士兵们嘶吼,马鞭不断抽打马臀。日军士兵们背着步枪,气喘吁吁地跟着跑,有的甚至没来得及检查弹药,就被催促着赶路 —— 在他们眼里,八路军只是 “装备落后的土八路”,根本不可能在同一区域设三次伏。
傍晚时分,日军终于抵达峡谷入口。佐藤勒住马,看着地上散落的日军头盔和枪支,突然皱起眉 —— 峡谷里静得可怕,只有风吹过碎石的声音。“先派收尸队进去,把皇军的尸体收回来!” 他下令道,完全没注意到,那些暴露在外的尸体,军装都被扒得干干净净。
十名收尸队士兵举着白旗,小心翼翼地走进峡谷。他们看到地上铺着的日军军装,以为是八路军撤退时匆忙丢下的,骂骂咧咧地弯腰去捡:“这些土八路,连死人的衣服都要抢!” 可就在他们的手碰到军装的瞬间,“轰隆 ——” 一声巨响,诡雷被引爆了!
爆炸的冲击波掀翻了收尸队士兵,碎石和炸药碎片飞溅,峡谷两侧的山坡上突然响起枪声 ——385 旅和 371 团的战士们扣动扳机,子弹像雨点般落在日军队伍里。
“有埋伏!快反击!” 佐藤又惊又怒,他怎么也没想到,八路军居然敢第三次在峡谷设伏。日军士兵们慌忙举枪射击,却因为急行军没来得及整理队形,不少人被子弹击中,倒在地上惨叫。骑兵大队想冲进去支援,却被山坡上的机枪压制,战马受惊狂奔,反而把步兵撞得东倒西歪。
“抓住机会,扔手榴弹!”385 旅的李营长大喊。战士们纷纷把手榴弹扔向日军,峡谷里爆炸声不断,硝烟弥漫。叶树秋虽然在县城外的狙击点,却能听到远处的爆炸声,他握紧步枪,盯着县城方向 —— 只要县城鬼子敢出来,就绝不放他们过去。
可日军毕竟训练有素,混乱只持续了半个时辰。佐藤躲在一块巨石后,用望远镜观察地形,很快发现八路军的机枪阵地在西侧山坡。“命令骑兵大队从东侧绕过去,步兵分成两队,一队掩护,一队冲锋!” 他嘶吼着下达命令,还让通讯兵立刻给石岗旅团部发报:“我部在古县峡谷遇伏,请求支援!古县县城速派援兵!”
古县县城的日军据点里,旅团参谋长接到电报时,正在查看物资清单。“八嘎!佐藤联队居然也遇伏了!” 他立刻召集部队,下令:“派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联队,立刻赶赴峡谷支援!务必把佐藤联队救出来,消灭八路军!”
炮兵联队的士兵们推着山炮,快步走出据点;步兵联队的士兵们背着步枪,列队出发 —— 县城的街道上,马蹄声、脚步声、炮车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透着一股杀气。据点门口的哨兵望着队伍远去的方向,心里却有些不安:八路军敢三次设伏,肯定早有准备,这支援兵,能顺利抵达峡谷吗?
而此时的县城外狙击点,叶树秋己经看到了远处的日军援兵。“班长,鬼子来了!” 他压低声音,手指扣紧扳机。赵班长立刻下令:“准备好石头和手榴弹,等鬼子走进射程,就往下砸!一定要拖住他们,不能让他们去支援峡谷!”
战士们纷纷抓起身边的石头,有的把手榴弹的引线套在手指上。叶树秋望着越来越近的日军援兵,心里清楚: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峡谷里的 385 旅和 371 团还在和佐藤联队厮杀,他们必须守住这里,为峡谷的战友争取时间。只要坚持到天黑,八路军的优势会更大 —— 毕竟,这第三次伏击,不仅是战术的胜利,更是意志的较量。
远处的峡谷里,枪声依旧激烈;近处的山道上,日军援兵越来越近。叶树秋深吸一口气,举起步枪,瞄准了最前面的日军士兵 —— 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关系着整个伏击战的胜负,关系着战友们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