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藩 > 第7章 秦淮风月

第7章 秦淮风月(1 / 1)

秦淮河的晚风带着水汽吹拂画舫珠帘,朱高燧第三次在“烟波阁”前踱步。这位刚在安南战场立下赫赫战功的赵王,此刻却对着一艘画舫踌躇不前。

“王爷若是想见如烟姑娘,何不直接登船?”随从小声问道。

朱高燧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如烟姑娘立的规矩,须得在诗会上拔得头筹”话未说完,忽见画舫珠帘掀动,一个清丽的身影若隐若现。他当即整了整衣冠,故作从容地登上画舫。

一个月后,汉王府书房内,朱高煦听完弟弟的诉说,不禁失笑:“所以三弟这一个月来茶饭不思,就为个清倌人?不过一个风尘女子,使些银钱害怕见不着吗?”

“二哥有所不知。”朱高燧难得露出窘态,“如烟姑娘与其他女子不同,不仅精通琴棋书画,更难得的是性情高洁”

“所以你就连着去了三次诗会,次次败北?”朱高煦挑眉,见弟弟耳根发红,便不再打趣,“罢了,下次诗会为兄陪你去瞧瞧。”

朱高燧闻言大喜,但随即又面露难色:“不瞒二哥,若是从前,我早就带着侍卫去要人了。可如今……”他指了指身上御赐的蟒袍,“安南一战,咱们兄弟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挣下这份荣耀。若是还象从前那般胡作非为,岂不让人笑话?”

朱高煦心中暗笑,自己这个弟弟居然也有了“偶象包袱”。他拍拍朱高燧的肩膀:“三弟能这么想,为兄很是欣慰。不过既然对方设的是诗会,咱们便以文会友,堂堂正正地去比试一番。”

半月后,秦淮河上灯火通明。最大的画舫“烟波阁”上,正在举行柳如烟的诗会。朱高煦兄弟二人微服前来,但见画舫装饰典雅,宾客如云,多是文人墨客,也有不少达官贵人。

“二位公子请留步。”一位青衣小婢在舷梯前福了一福,“今日诗会,须得先过小妹这一关。”

朱高煦抬眼望去,但见这小婢举止不俗,谈吐文雅,心中对这位柳如烟更加好奇。

小婢取出一幅卷轴,徐徐展开:“这是一幅《春江花月夜》图,请二位公子即兴赋诗一首。”

朱高燧顿时傻眼。他自幼习武,于诗词一道实在不甚精通。正着急时,却见朱高煦从容上前,略一沉吟,便朗声吟道:

“烟波浩渺接天流,万里江山一望收。

明月不知人世改,依旧清辉照古丘。”

朱高煦略一沉吟,信口吟出四句。这首诗虽为即兴之作,却暗合眼前江景,更隐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万里江山一望收”之句,既描绘了壮阔景致,又暗合他征讨安南、开疆拓土的抱负。

那小婢闻言,眼中闪过惊异之色。她原以为这二位锦衣公子不过是寻常纨绔,不想竟有如此才情。她连忙躬身道:“公子大才,请上座。”语气中已带了几分敬重。

进入画舫,朱高煦环视四周,但见厅内陈设雅致,墙上挂着名家字画,其中竟有前朝遗墨。最引人注目的,是坐在屏风前的一位白衣女子。她轻纱遮面,只露出一双明眸,顾盼间自有风华。

“这便是柳如烟了。”朱高燧低声道,声音中带着几分紧张。

诗会正式开始。柳如烟轻抚琴弦,一曲《春江花月夜》如泣如诉。琴声方歇,她轻启朱唇,声音如珠落玉盘:“今日以&039;女儿情&039;为题,请诸位公子各展才情。”

朱高煦心中暗忖,自己虽读过些诗词,但要在这等场合拔得头筹实非易事。他瞥见身旁的朱高燧正焦急地搓着手,忽然灵机一动,低声对弟弟说道:“三弟莫急,为兄这里有一首好诗,你且记下。”

他略作沉吟,将记忆中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稍作改动,轻声吟道: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朱高燧虽不解其意,但见诗句婉转动人,连忙默记于心。待众文人吟诵完毕,他鼓起勇气起身,将这首诗朗声吟出。

这首诗一出,满座皆惊。柳如烟明眸闪动,轻声道:“公子此诗,情深意切,字字珠玑。不知公子高姓大名?”

朱高燧按捺住心中激动,躬身答道:“在下姓朱,排行第三。”

柳如烟若有所思,随即宣布:“今日诗会,朱三公子拔得头筹。”

会后,朱高燧被请到内室。柳如烟已取下轻纱,果然容貌绝世。她亲自沏茶,动作优雅。

“朱三公子方才那首诗,看似写儿女情长,实则暗含人生哲理。”人生若只如初见&039;一句,道尽世间情愫变幻,令人感慨。”

朱高燧心中暗喜,表面却故作深沉:“姑娘过奖了。”

这一夜,朱高燧终于得偿所愿,与柳如烟品茗论诗,相谈甚欢。

与此同时,诗会散去,众人陆续离开。朱高煦站在画舫甲板上,望着秦淮河的粼粼波光,忽然在人群中瞥见一个熟悉的背影。那人身着青衫,头戴方巾,身形清瘦,正是内阁大学士解缙。

朱高煦心中一惊:解缙怎会出现在这等风月场所?他正欲上前相认,却见解缙已混入人群,消失在了夜色中。

回府的路上,朱高燧难掩兴奋之情,不停地向兄长描述与柳如烟相谈的经过。朱高煦却心事重重,解缙的出现让他隐隐感到不安。

“三弟,今日之事,切莫声张。”朱高煦叮嘱道,“尤其是解大学士出现在诗会一事,更不可对外人提起。”

朱高燧不解:“为何?解大学士也是文人,来参加诗会有何不可?”

朱高煦摇头:“解缙身为内阁重臣,出现在秦淮风月场所,若被言官得知,必生事端。我等既然瞧见,就当从未见过。”

朱高燧恍然大悟,对兄长的深谋远虑更加佩服。

次日清晨,奉天殿内气氛凝重。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手持玉笏,出列奏道:“臣闻赵王朱高燧昨日现身秦淮河画舫,与清倌人柳如烟相会,此事在应天城传得沸沸扬扬。赵王身为皇子,如此行径有损皇室威严,恳请陛下明察。”

朱棣闻言,面色顿时阴沉下来。他目光如炬地扫向站在武官队列中的朱高燧:“赵王,可有此事?”

朱高燧慌忙出列,跪倒在地:“儿臣确实去了秦淮河。”他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支支吾吾道:“不过儿臣只是去参加诗会”

“诗会?”朱棣冷哼一声,“朕听闻你是为了见那柳如烟才去的。你可知身为皇子,出入风月场所是何等不妥?”

殿内一片寂静,文武百官皆摒息凝神。朱高燧跪在地上,脑子飞快转动,却想不出合适的理由。最终,他只得叩首道:“儿臣知错,请父皇责罚。”

朱棣目光凌厉地盯着他:“就你一人去的?”

朱高燧抬头看了眼站在不远处的朱高煦,咬了咬牙:“是,就儿臣一人。”

“荒唐!”朱棣勃然大怒,“你刚立下战功,就如此不知收敛!给朕回府闭门思过一个月!”

退朝后,朱高煦快步追上垂头丧气的朱高燧。他低声说道:“三弟,此事蹊跷。为兄听闻解缙也中意柳姑娘。此人最是小肚鸡肠,定是你在诗会上拔得头筹,让他不能一亲柳姑娘芳泽,这才借御史之手报复于你。”

朱高燧恍然大悟,随即露出苦涩的笑容:“原来如此。难怪陈瑛对诗会细节了如指掌,连儿臣与柳姑娘独处的事都一清二楚。”他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嘲。

朱高煦凝视着弟弟,轻声问道:“方才在朝堂上,父皇问你是否独自前往时,你为何不将实情相告?若有为兄分担,父皇的责罚或许会轻些。”

朱高燧停下脚步,转身面对兄长,目光诚挚:“二哥待我恩重如山。这些年来,你不仅教我兵法谋略,更在战场上多次舍身相护。安南之战时,若不是二哥及时相救,我早已命丧乱军之中。”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如今我惹出这等风流官司,若是拖累二哥,岂不是恩将仇报?”

朱高煦闻言,心头涌起一阵暖流。他想起安南战场上,这个莽撞的弟弟总是冲杀在前;想起每次遇险时,弟弟总会第一时间护在自己身前。此刻,望着朱高燧坚定而真诚的眼神,他伸手重重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三弟能有这番心意,为兄甚是欣慰。”朱高煦语气温和却坚定,“不过这一个月你且放宽心,就当是休沐。为兄已有定计,待你禁足期满,我们定要给解缙一个难忘的教训。”

朱高燧眼睛一亮,正要细问,却见朱高煦以眼神示意隔墙有耳。二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并肩朝着宫门外走去。夕阳将他们的身影拉得很长,宫墙上的琉璃瓦在馀晖中泛着金色的光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顾先生,你女儿不要了? 天下大行 大明正德,召唤第四天灾 顶替我高考状元?我扛匾跪军区 国运求生:充值后有点无敌怎么了 规则怪谈:我在死亡游戏中封神 六零年代恣意活着 盗墓:虔诚夙愿 东辽匪王,开局娶妻得SSS天赋 规则怪谈游戏:从小偷身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