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第一藩 > 第24章扬帆北上

第24章扬帆北上(1 / 1)

朱高煦迈出兵部衙门时,午后的阳光正烈,将他的身影在青石板上拉得格外修长。他驻足片刻,抬手整了整朝服上的褶皱,玄色织金蟒袍在阳光下泛着暗光。转身向乾清宫走去时,他的步伐沉稳有力,腰间的玉带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乾清宫内,檀香的青烟在殿内袅袅升起,朱棣正伏案批阅奏章。殿内烛火通明,映照在朱棣略显疲惫的面容上。见儿子进来,他放下手中的朱笔,目光如炬:“都安排妥当了?”

“回父皇,儿臣已准备就绪。”朱高煦跪下行礼,蟒袍的下摆在金砖地上铺展开来,“此去甘肃,定当死守国门,绝不姑负父皇重托。”

朱棣凝视着案头的一封边关急报,指尖在奏章上轻轻敲击:“记住,你代表的是大明的颜面。嘉峪关若是失守……”

“儿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朱高煦重重叩首,额头触地发出清脆的声响,“帖木儿若想踏进嘉峪关,除非从儿臣的尸体上踏过去!”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在朱棣深邃的眼眸中。他微微颔首,挥了挥手:“去吧,你母后还在等你。”

转到坤宁宫时,夕阳正好通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将殿内映照得一片暖黄。徐皇后早已备好茶点,见儿子进来,连忙起身相迎。她今日穿着一袭绛紫色宫装,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简单的玉簪,却更显雍容。

“你这一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徐皇后轻叹一声,亲手为儿子斟了杯参茶,“边关苦寒,你可要当心身子。”

朱高煦双手接过茶盏,注意到母亲眼角新添的细纹:“儿臣谨记母后教悔。母后也要保重凤体,勿要太过操劳。”

徐皇后从腕上褪下一串紫檀佛珠,珠串在她指尖泛着温润的光泽:“这是母前日在鸡鸣寺求来的,你带着防身。”她的手指微微发颤,“战场上刀剑无眼,切记不可逞强。”

“儿臣明白。”殿内的熏香袅袅升起,朱高煦郑重接过佛珠,感受到珠串上还带着母亲的体温。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汉王,只是一个即将远行的儿子。

回到汉王府时,暮色已深。府门前悬挂的灯笼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将朱高煦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韦妃领着众人在前厅等侯,六岁的世子朱瞻壑一见父亲就扑了上来。

“父王!”孩童清脆的嗓音在夜色中格外响亮。朱高煦弯腰将儿子抱起,小家伙立即搂住他的脖子,一双大眼睛在烛光下闪闪发亮。

韦妃上前一步,轻声道:“王爷出征期间,府中事务妾身自会打理妥当。”她今日穿着一袭淡青色衣裙,发髻上只簪着一支珍珠步摇,显得格外素雅。

朱高煦点点头,将儿子交给乳母,对韦妃嘱咐道:“本王不在期间,府中事务就劳你多费心了。若有要事,可派人往甘肃送信。”

是夜,一只信鸽扑棱着翅膀向南飞去,腿上绑着的竹管内,密令上的墨迹还未干透。

次日黎明,天色未明,汉王府前已是人马齐整。朱高煦亲自检查了随行的火炮和粮草,这些新式洪武炮每门都需要四匹健马拖拽,炮身黝黑发亮,在晨曦中泛着冷冽的光泽。

“殿下,所有火炮都已检查完毕。”亲卫统领上前禀报,“共计洪武炮五十门,火药三千斤,炮弹五千发。”

朱高煦微微颔首,翻身上马。七百四十名精锐将士整齐列队,玄色铠甲在晨光中闪着寒光。临行前,他最后回望了一眼汉王府的轮廓,转身策马而去。

船队沿运河南下,初春的寒风依旧刺骨。朱高煦站在船头,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他不时查看手中的海图,计算着行程。运河两岸,杨柳刚刚吐出新绿,田间已有农夫在劳作。每当船队经过市镇,总会有百姓驻足观看。

“殿下,按照这个速度,预计七日可抵达松江府。”船上的导航官回禀道。

朱高煦望着运河两岸的景色,心中思绪万千。这条运河承载着大明的命脉,如今也承载着他征战西北的希望。

第七日午后,船队抵达松江府。黄浦江口风平浪静,然而预想中的福建船队却不见踪影。朱高煦立即召见当地水师将领询问情况。

“回殿下,这个时节正值逆风。”水师将领躬身回禀,“福建的船队怕是还要耽搁几日。”

接下来的三日,对朱高煦而言仿佛三年般漫长。每日破晓,他便登上码头的望楼,任凭晨露打湿战袍。黄浦江口烟波浩渺,海天一色处却始终不见帆影。

第一日,他尚能静心观察潮汐。测潮仪显示水流渐急,这正是北上的良机,可海平面上依旧空无一物。

第二日午后,骤雨突至。朱高煦立在雨中,雨水顺着铁甲流淌。水师千户欲为他撑伞,却被他挥手屏退。

第三日黄昏,残阳如血。就在朱高煦几乎要放弃等待时,海天相接处突然出现了一片帆影。

五十艘战船呈雁阵破浪而来,为首的战船上,水师参将陈远迎风而立。战船靠岸后,孙成跃下码头,单膝跪地:“末将请罪!船队在海上连连遭遇逆风,耽搁了三日。”

朱高煦扶起老部下,注意到他战袍上结着的盐霜:“海上行事,岂能尽如人意?你们能保全这些火器,已是大功。”

他亲自登船查验,手指抚过被海水侵蚀的炮身。这些洪武炮虽然表面有些锈迹,但炮膛依旧完好。火药也都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没有受潮的迹象。

次日黎明,集成后的船队扬帆北上。月圆之夜,银辉洒在墨色的海面上,战船破浪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淅。

过长江口时,强劲的逆风让船速骤减。战船在浪涛间剧烈起伏,许多士兵开始晕船呕吐。朱高煦始终立于甲板,吩咐厨下熬制姜汤,并亲自查看士兵状况。

海上的日子漫长而枯燥。朱高煦每日都要巡视各船,检查武器装备,督促士兵操练。有时他会站在船头,远眺西北方向,心中盘算着战事部署。

第二十日黎明,了望塔上载来欢呼:“天津卫到了!”朝阳初升,码头上当地官员早已列队相迎。

朱高煦站在船首,咸涩的海风拂过他战袍上的盐霜,身后的战船正在缓缓入港。而更遥远的西方,一场大战正在等待着他的到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奇怪,我一宇智波怎么能用木遁? 寒门昭昭 道不明之寻龙 终焉序列:终焉之种 我在影视世界建神国 四合院:四级厂医,截胡秦淮茹 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认错老公,死对头抱着我尾巴吸 剑狱符途 抢了娄晓娥,傻柱许大茂双双绝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