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321章 武课试讲!沉念:武伐治标,文伐治

第321章 武课试讲!沉念:武伐治标,文伐治(1 / 1)

第322章 武课试讲!沉念:武伐治标,文伐治本

十月十一日,日讲结束。

五大阁臣、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二十多名武官都来到了文华殿。

武官们特意请求旁听。

他们不相信入仕以来几乎没有涉猎过兵部之事,昨日午后才接到试讲任务,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准备的沉念,讲军事兵法也能讲出花来。

张居正、殷正茂、申时行、王锡爵则是怀着好奇之心,想听一听沉念能够为他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在这种场合,没有惊喜,俨然不是沉念的风格。

小万历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乐于看到文官武将们产生一些摩擦。

若是能让武官吃瘪,他就更开心了。

因为这群武官展现出的讲课水平与认知,着实令小万历失望。

……

片刻后。

文武官员分两列站立,小万历也来到御座前。

官员们行礼完毕,小万历高声道:“武课试讲可以开始了!”

就在沉念正要出列之时,主管左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溶站了出来。

“陛下,试讲有试讲的规矩,武官们试讲,限定范围是《孙子兵法》《六韬》《三略》,沉阁老亦当遵守此规矩,不然讲得再好,也不能算优秀!”

说完后,张溶老脸一红,但腰杆还是挺得笔直。

听到此话。

小万历、张居正、殷正茂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张溶平时对沉念非常好。

但今日之事涉及兵部与五军都督府的脸面,他不想被打脸,外加他知沉念随便说点什么都能讲得很精彩,故而特意又提了一下规矩。

小万历看向沉念,道:“沉卿,有问题吗?”

沉念大步走到殿中央,高声道:“禀陛下,无问题,臣要讲的乃是《六韬》中《武韬》第三篇:文伐。”

听到这个主题,官员们都不由得精神起来。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以姜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的对话编撰而成。

官员们皆认为,《六韬》之中,最适宜沉念讲的板块,其实是《文韬》。

《文韬》内全是治国用人,如何使得天下归心的战略,偏向于谋;而《武韬》之内容,则偏向于实用之计。

与此同时。

兵部右侍郎王一鄂和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蒋遵的状态瞬间变得紧绷起来。

因为二人与沉念撞题了!

二人俨然如参照物,若沉念讲得特别好,他们将更加丢人。

“开始吧!”小万历坐直了身子说道。

沉念朝前迈出一步,以一抹严肃的眼神环顾四周。

这一刻,除四大阁臣外,其馀官员都忍不住站直身体,下意识生发出一种回到学堂当学生的感觉。

这就是沉念的气场!

他自带先生气质,日常在朝堂发表言论时,官员们大多都不敢插嘴。

沉念调整了一下呼吸,高声道:“文王问太公,文伐之法奈何?太公曰:凡文伐有十二节……此十二种文伐之法若成,则可兴兵讨伐敌国,且战必胜矣。”(如图,不再赘述占字数)。

“臣以为,此十二种文伐之法,对外已不可用,唯可对内自省焉。”

“缘由有三,其一,大明周边无大国;其二,当下内乱之害甚于外乱;其三,文伐非武伐之预,而应取代武伐。”

沉念一开口,没有技巧,全是干货。

文武官员们皆能听懂沉念的意思。

依照大明之现状,《六韬》上的十二节文伐之法确实用处不大。

沉念开头这番话,就与兵部右侍郎王一鄂和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蒋遵的试讲内容有了明显区别。

二人讲此主题时,是深化文伐十二法的细节以及讲述九边将领是如何化用的。

沉念直言道:弃之外用,只用于内省。

此话,武官们不是不懂,也不是想不到。

只是若弃祖宗留下来的这一系列文伐之法,那该采用什么方式呢?

武官们知晓一些计策谋略不好用,但因想不到更好的,所以只能凑合。

沉念所言的前两个缘由,他们都能理解,他们好奇沉念的第三条缘由如何才能成立。

沉念接着道:“前两个缘由,陛下与诸位同僚必然都清楚,我便不再赘述,下面我讲一讲第三条缘由。”

“我为何说,文伐非武伐之预,而应取代武伐。”

“文伐,即以文事伐人。”

“而今,我朝面临的潜在外患,有北方的蒙古各部,有东北的女真各族,有西北的藏族部落,有西南的土司部落,甚至还有因海贸复兴可能再次形成的倭寇海盗……”

“论武伐,我大明之兵不畏惧任何一方,也打得起,但武伐一开,没有赢家,即使再小的战役,也难以避免伤亡,也将耗费大量银钱。目前,从我大明自身的实力与现状出发,理应采取更适合大明现状的文伐方式,下面,我说几种。”

唰!唰!唰!

听到此话,官员们都不由得探起脑袋。

有的甚至踮起脚尖,竖起耳朵,他们喜欢这种从未听说过的军事理论。

“其一,文化之伐,即文化战。如当下只海贸,贸易为次,文化为主,我们要将我们的语言,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对外输出,引得外族习之,待他们与我们礼制相仿,自然就会成为一家人,反之,若习惯不能如一,则他们永远心生反意……”

“其二,商贸之伐,即商贸战。商贸战也是资源战,相对于北蛮,我朝缺战马;相对于海外,我朝缺白银、漆器、香料等,而他们则缺茶叶、布帛、瓷器、药材等。我们若能彻底掌控海外贸易,就能卡住其他国家、族落的脖子,让他们发动战争的代价增大……”

“其三,技术之伐,即技术战。诸位可还记得宋朝的马甲重骑、西夏的铁鹞子、辽国的铁林军以及元朝的重甲铁骑?为何当下没有重骑兵了呢?因为火器的成熟,火器乃是重骑兵的天然克星……未来,打败骑兵的可能不是更强大的骑兵,而是另外一种技术,所以技术非常重要,朝廷不但要提供经费扶持技术,还应不断吸取海外诸国的技术……”

“其四,舆论之伐。师出有名,代表着正义,代表着民心所向,大明兴盛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外宣扬国威,让海外诸国百姓,都对我朝百姓之生活心向往之……”

“大国对小国,最适宜的方式是控制,是制定规则,文伐的精髓便是如此,使得他们离不开大明,需要依靠大明而活。如此,战争将会减少许多。”

“我对战争的态度是,非必要不可战,若战,应长期布局,在保证大明内部不会乱,民生不会出现问题,国库不会被榨干的前提下开战!”

……

“若文伐不能止战,方可以战止战,动用武力,永远是最后的选择,但是仍不可轻视武力,轻视军队的重要性,因为这是大明最后的底气,其必须如长城一般坚固,必须是一击必胜,这才是最划算的战争方式!”

沉念看向小万历,拱手道:“陛下,臣以为,这些文伐之法才是您应该思索,应该与百官提前布局的,君王者,应着眼于百年,步步为营,至于如何打,用什么阵容,那是军之将帅应该考虑的问题!”

……

说罢,沉念朝后退了两步,此举意味着他已试讲完毕。

沉念讲得其实不深。

一句话总结就是:他通过一系列新的文伐方式,讲透了战争的本质。

战争,不是打架,而是利益的分配。

而沉念所言的文伐方式,是分配利益最划算的方式。

沉念的厉害之处在于,他讲出了文伐的新,并通过文伐,告诉了小万历什么是战争以及大明未来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周边国家。

他让小万历明白:贤明之君主,必须以百年之期去布长远之局,如此,大明国祚才能绵长。

沉念所讲,正是君王应该习得的,也是当他以后想要力推施行的事情。

而其他武将,讲得都是计,都是将帅应习之法。

一比较,沉念的境界至少要高出他们三层楼。

并且,从沉念轻松的语气中,大家看出沉念不过就是牛刀小试。

小万历难掩脸上笑容。

他从下面官员的脸上就能看出,沉念已完胜。

小万历非常喜欢沉念无论讲什么都能跳出来的讲述方式,这种认知,有时即使是张居正都难以达到。

张居正、殷正茂、王锡爵、申时行也都面带笑容。

沉念所言的这种战争方式,才是当下最适宜当下大明的战争方式,也是能保障大明江山社稷稳固的最佳方式。

……

这时。

在英国公张溶和兵部左侍郎梁梦龙的引领下,武将们都朝着沉念躬身拱手。

此举表示:众武官心服口服。

小万历道:“看来,只能继续劳累沉卿担任朕的武讲官了!”

“为陛下授课,乃臣之本职,臣荣幸之至!”沉念拱手道。

这时。

兵部右侍郎王一鄂出列,拱手道:“陛下,能否准许臣请教沉阁老一个问题?”

“可以!”小万历点了点头。

王一鄂朝着沉念微微拱手,道:“逐水草而居的北方游牧民族与居于白山黑水以渔猎为生的女真族,千年前便已存在,前者信仰长生天,后者信仰萨满与部落传统,他们不尊儒信儒,一直未曾被汉化,且他们世世代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入主中原,对付这些蛮夷,恐怕文伐无用,只能武力镇压!”

王一鄂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我之所以有此顾虑,是因沉阁老今日这番言论一出,恐怕文化战与商贸战大兴,但却起不到什么效果,所以烦请沉阁老解释一下。”

沉念微微一笑。

“非文伐无用,而是他们与我们的差距还不够大!”

“蒙古族与女真族因皆以游猎为主,故擅于骑射。刚才我讲技术战时曾说了一句话,日后打败骑兵的可能不是更强大的骑兵,而是另外一种技术。”

“如果有一日,我们的火器火炮发展到打击他们的骑兵就象打猎;我们的种植、养殖技术、织布技术使得大明拥有较之当下十倍的粮食、布匹与牛马;我们的生活水平、出门便利程度,商贸秩序,百姓的愉悦感都远超他们……他们……他们若不向我们靠拢,彼此的差距,就象我们面对森林里的猴子一般,他们必然会走向灭绝……”

“当然,这个时间段可能是百年,二百年,五百年,甚至千年,但我们从现在开始谋划,实现这一日就能早一些!”

……

官员们都知晓沉念讲课时爱画饼。

他们想象不出火器还能如何改进,想象不出如何能将粮食的亩产提高十倍,更想象不出还能如何改良这个世界。

但沉念所言,给他们的感觉是:这些具体的方法全都在沉念的脑袋里。

其实,沉念已经收敛着说了。

他相信,有自己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定然能够以大明为中心展开,一旦有了“蒸汽机”,这个世界的发展就会迅速提速。

“受教了!”

王一鄂朝着沉念躬身拱手,他不是太理解,但深信沉念的策略是正确的。

就在这时。

兵部职方清吏司郎中蒋遵出列,朝着小万历拱手道:“陛下,臣想问沉阁老一个更实际一些的问题。”

小万历见下方的武官跃跃欲试,大有问倒沉念之势。

“沉卿是要担任朕的武讲官,不是你们的武讲官,若有疑问,可在下面探讨!”小万历看向蒋遵,道:“最后一个问题了!”

蒋遵顿时大喜。

他这个问题特别适合在这种场合问,而在常朝或私下提出,皆不合适。

蒋遵朝着沉念拱手,道:“如今,我大明军力多布置于九边。而今九边最严重的问题是兵为将有,私兵家兵甚众,诸如戚家军、李家军等称号,不但九边兵卒如此称呼,就连天下百姓都如此称呼,此乃九边之大隐患,九边之兵皆为朝廷之兵,怎能有私人称呼,敢问沉阁老,应如何避免此种隐患?”

此问题一出,小万历连同官员们都小心翼翼地看向张居正。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与张居正的纵容是分不开的。

不过,张居正依仗的是他能使得戚继光、李成梁等边将对他唯命是从。

若无张居正压制,诸如戚继光、李成梁之类掌控军事大权的军帅,不是被调任,就是令他们解甲归田了。

这个问题非常难以回答,并且当下根本没有妥善的解决之法。

若换军帅,战力立即就会崩溃,九边极易生乱。

沉念缓了缓,回答道:“兵为将有,私兵家兵横行,非九边将帅之错,而是我朝军事制度僵化所导致。当下,这根本不算问题,因为九边将帅,无一人对朝廷不忠心,对陛下不忠心。”

“至于后续如何解,其实已有了答案,那就是陛下提议筹建的精武学院,数年之后,天下军营卫所之将,多出于精武学院,多为天子门生,则无武将敢擅权,敢谋逆也。”

听到此话,小万历瞬间直起腰杆。

他最先提出的是筹建内操军,后来在沉念的建议下,改为精武学院。

目前,筹建精武学院已成为小万历登基以来提出的最优秀的一道改革新策。

蒋遵不得不钦佩沉念的瑞智。

沉念的回答,并不没有提戚继光与李成梁,而是笼统称所有九边将帅,实则是防止二人被调离。

另外,用“精武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来回答这个问题,使得小万历倍感自豪,可谓是相当高级的拍马屁。

“多谢沉阁老答疑!”蒋遵退回到队列中。

他再有疑,就涉及到怀疑戚继光与李成梁拥兵自重,有谋逆之嫌了。

此等猜疑,他在无一丝证据的前提下,是绝对不敢提的。

“咳咳……咳咳……”

小万历轻咳两声,看向下方道:“今日就到这里吧!”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书虫眼中的历史 假太监:从攻略太后开始 原灵诀 当奥特曼出现在现实中,但是: 我以科举证长生 顾先生,请牵好我的手 弥撒亚游戏 手握拼夕夕在上海潜伏 云其深 【我】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