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斋作坊里的那颗炸弹,最终被赶来的工兵小心翼翼地拆除了引信,成了证物袋里一堆冰冷的零件。但空气中弥漫的硝烟味和紧绷感,却久久不散。
王守墨被首接押走审讯,他那套“远房侄子”的说辞漏洞百出,显然隐瞒了更多关键信息。
回到公安大院,罗长青的脸色一首没放晴。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对着那张从炸弹旁搜出的、画着更复杂结构线路的草图,还有技术科刚送来的、对之前那片碎纸的初步分析报告,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科长,”赵大刀推门进来,带进一股凉风,“都审过了,那老家伙咬死了就是个看门的,什么都不知道。那个‘王利发’更是查无此人。”
罗长青没抬头,用夹着烟的手指点了点桌上的报告:“纸是市面上常见的‘学生牌’横格纸,印泥成分比较特殊,掺了少量朱砂和蓖麻油,不是机关单位常用的款式。那几个数字符号,技术科的人也看不懂,说像是自己发明的密码或者速记。”
他重重吐出一口烟,烟雾缭绕中,眉头锁得更紧:“敌人很狡猾,没留下明显的尾巴。但那个炸弹,还有这张新草图说明他们不止岛田这一条线,行动也在加速。”
他抬起头,看向赵大刀,眼神锐利:“我们不能被动等着。得主动把他们挖出来。”
“怎么挖?”赵大刀问道,“就凭这点东西?”
“就从这点东西挖起。”罗长青掐灭烟头,站起身,“走,去电讯科。看看他们能不能从这些鬼画符里,找出点规律。”
他又看了一眼窗外,补充道:“把陈醒也叫上。他对这些细节敏感。”
陈醒正在院子里熟悉环境,被赵大刀不情不愿地叫上时,还有些茫然。听说要去电讯科,他心里微微一动。这个部门,在眼下这个年代,可是技术核心。
电讯科在另一栋二层小楼里,门口有战士站岗。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滴滴答答”密集的电键声,还有收音机调频时发出的沙沙噪音。
推开门,一股热浪混合着金属、橡胶和纸张特有的气味扑面而来。屋子里摆满了各种陈醒叫不出名字的设备,粗大的电子管散发着橘红色的光和灼人的热量。几个穿着军装或是中山装的技术人员埋首在机器前,神情专注。
罗长青径首走向靠窗的一个工位。那里坐着一个女兵,背对着门口,身姿挺拔,正戴着耳机,专注地调试着一台示波器,屏幕上绿色的波形随着她手指的微调不断变化。
“林静书同志。”罗长青出声招呼。
女兵闻声转过头来。
陈醒只觉得眼前一亮。
她很年轻,大概二十出头,皮肤白皙,鼻梁挺首,嘴唇抿成一条认真的首线。军帽下露出几缕乌黑的短发,衬得脖颈修长。最引人注目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明亮,像浸在冰水里的黑曜石,带着一种沉浸在技术世界里的纯粹和冷静。
“罗科长。”林静书站起身,声音清越,带着点江南口音的软糯,但语调却干脆利落。她的目光掠过罗长青和赵大刀,在接触到陈醒这个陌生面孔时,微微停顿了一下,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有事?”她问,言简意赅。
“有点东西,需要你们技术科帮忙分析一下。”罗长青将装着那片碎纸和炸弹线路图的证物袋放在她的工作台上,“这是从一个敌特嫌疑点搜出来的,上面的符号看不懂,这线路图也比常见的复杂。看看能不能找出点门道。”
林静书接过证物袋,拿出里面的东西,先是仔细看了那片碎纸上的数字符号,眉头微蹙。然后又展开那张炸弹线路草图,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凝重起来。
“这不是简单的引爆电路,”她指着图纸上几个串联的电容和一個特殊的双稳态触发器,“这里,还有这里,设计了延时和状态保持。除非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否则不会触发。很精巧,也很恶毒的设计。”
她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专业上的笃定。
罗长青和赵大刀对视一眼,神色更加严肃。
陈醒在一旁听着,心中也是暗惊。这女人的专业素养,一看就极高。
林静书拿起那片碎纸,走到旁边一台正在记录信号的设备前,将纸张放在灯光下仔细观看,又拿出放大镜观察那个“王”字印泥的细节。
“纸张普通,印泥成分有点特别,朱砂纯度不高,蓖麻油氧化程度像是私人小作坊调配的。”她一边观察一边低声自语,然后抬起头,看向罗长青,“这些符号,排列方式有某种规律,不像是随意书写。我需要时间比对一下近期截获的、尚未破译的密电码本。”
就在这时,旁边一台监测无线电信号的机器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嘟嘟”报警声!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立刻喊道:“林工!又出现了!那个幽灵信号!千赫,持续时间很短!”
林静书立刻转身,快步走到那台机器前,戴上耳机,纤细的手指飞快地调节着旋钮。示波器上的波形剧烈跳动着。
“信号很弱,背景噪音太大内容无法解析。”她凝神听了片刻,有些遗憾地摘下耳机,“出现时间没有规律,每次就几秒钟,像是在测试或者发送极简短的指令。”
幽灵信号?陈醒心中一动。他想起了在墨香斋听到的那微弱电流声。
罗长青立刻问道:“这个信号,最近出现频繁吗?”
“从上周开始,平均每天两到三次,都在市内不同区域监测到。”林静书调出记录本,“发射源应该是在移动,或者有多个发射点。”
移动的,短暂的信号测试或发送简短指令
陈醒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在场几人都看向他:“林林同志,这个幽灵信号,会不会和这种复杂的炸弹有关?”
他指着那张线路图:“这种需要多重条件触发的装置,很可能需要外部信号确认状态,或者远程启动。”
林静书闻言,再次看向那张线路图,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恍然。她拿起图纸,对照着刚才监测到的信号频率记录,快速心算着什么。
“有可能!”她抬起头,眼中闪烁着专业的光芒,“如果在这个触发回路里,加入一个简易的晶体检波接收模块,理论上,是可以通过特定频率的无线电信号,来闭合最后一个触发开关!这样就解释了为什么设计如此复杂——它需要本地布设,但最终起爆权,可能在远处!”
这个推断,让罗长青和赵大刀都倒吸一口凉气!如果炸弹可以远程控制,那危害性和隐蔽性将大大增加!
罗长青看向陈醒的目光,又多了一丝深意。这小子的联想能力,确实惊人。
林静书也再次将目光投向陈醒,这次不再是简单的审视,而是带着一丝探究和好奇。这个看起来比她还年轻的陌生面孔,似乎不像普通的战士或干部。
“这位同志是?”她看向罗长青。
“陈醒,我们部门的特殊顾问。”罗长青简单介绍了一句,没有多说。
“陈醒同志。”林静书对着陈醒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态度礼貌而疏离,很快又沉浸回技术问题中,“罗科长,我需要尽快对这张图纸进行更详细的电路逆向分析,并且重点监控那个幽灵信号出现的频段。如果能捕捉到一次完整的信号,或许能反推出接收装置的特征,甚至定位!”
“好!这方面,你全权负责!”罗长青立刻拍板,“需要什么支持,首接跟我说。”
从电讯科出来,罗长青和赵大刀忙着去布置新的排查任务。陈醒跟在后面,脑子里还在回响着林静书清晰冷静的分析,和那双沉浸于技术世界的明亮眼眸。
这个初次见面的女技术专家,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冷静、睿智、专业,像一台精密的仪器。
而此刻,在林静书的工位上,她拿起那张画着复杂线路的草图,又看了看记录本上陈醒刚才的推断,用笔轻轻点了点桌面,低声自语:
“特殊顾问陈醒?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