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君沉默了。
沉默,很多时候就是一种无声的抗议。
两人共事虽还不到一年,却对彼此的性格都有了一定了解。
雷君知道,陈天平时虽没什么架子,也乐于听取他人意见,但一旦认定某项事,就谁也无法改变。
自雷君入职以来,两人配合都还算不错,一个充分放权,另一个也是尽心尽力。
两人也没闹过不愉快,期间哪怕有思想上的分歧,最终也能达成一致。
今天,是两人第一次出现分歧,还是谁都无法说服对方的分歧。
别看雷君平时为人处世谦和低调,但其内心也是个颇为骄傲的人。
否则也不会有后来“最落魄时只剩银行卡里冰冷的40亿”,却感觉自己一事无成的典故。
普通人无法理解雷君这种人的想法,有这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还一事无成?
这不纯纯的装x嘛?
搁我有这么多钱,早都怎么怎么花
这恰恰就是雷君异于常人的地方,或者说每一个功成名就的企业家,后半生拼搏都不再是为了钱,至少不再单纯是为了钱。
这个阶段,金钱在他们眼中已经变成了一串数字。
他们开始追求的是为这个世界带来变化的那种成就感。
雷君觉得金山舞台太小,所以在陈天抛来橄榄枝的时候,欣然加入e。
现在e就是他的所有,他实现抱负的地方。
就是因为极为看重e,雷君才会在他认为不合适的地方同陈天据理力争。
“全厂房装空调,工人月薪提到700。”这句话说出来容易。
但雷君很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大幅拉高e的生产成本。
电子厂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员工薪资支出一直都占公司开支大头。
这不是员工餐加个荤菜这种小开支,涨薪和空调电费都是持续且长期的大额支出。
雷君心中大概算了算,此举会给公司增加至少30左右的运营成本。
这凭空增加的成本太大了,基本涵盖了e的毛利润率。
这种情况下,产品不同步提价,e就很可能不赚钱甚至会亏本。
想继续维持当前利润率,e接下来就必须提高产品价格。
但这样一来,就会降低e产品竞争力。
陈天此举是给员工发了福利,但大概率最终为此买单的是支持e的消费者。
这种可能伤害消费者的行为,是雷君无法接受的。
消费者才是上帝,员工需要维护,但不能是这种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涨薪。
雷君无声抗议,陈天也不好继续强推。
但他决定的事儿,也不会就这么轻易改变,双方都在考虑如何说服对方。
两人相对而坐,沉默了足足有三分钟。
“你知道e的核心经营理念吗?”陈天忽然抬头,朝雷君问道。
“让科技不再高高在上,你时常提起。”雷君接话道。
说完,他眼前一亮,想到了好的切入点:“但您现在要给员工大幅涨薪的做法,已经与这个理念相悖。”
“两者有什么矛盾?”陈天满脸疑惑。
雷君回道:“涨薪增加的成本,必然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不是违背了让消费者平价享受科技的理念吗?”
“如果e的‘平价’是建立在剥削流水线员工才能达成的基础上,我宁愿不要。”
“这样一来,我们和外面那些黑心工厂还有什么区别?”
这话把雷君噎的一时说不出话来。
半响,雷君才苦笑道:“您这帽子扣得太大了,我可不敢背,e也没到这个份上。”
“现在不至于,未来可说不准。”说完,陈天话锋一转:“我知道你是担心公司利润担负不起新增的开销。”
雷君闻言连连点头,说道:“陈总既然心中有数,却为何要如此着急呢?”
“e才刚刚起步,等未来产品线丰富,利润再高些,再稳步推行各种福利政策不好吗?”
陈天轻叹一声,意有所指的说道:“我怕拖得越久,我也会变成那些人的模样。”
“现在才两千工人,想涨个薪都困难重重,真到了公司有二十万流水线员工,这个薪还涨的了嘛?”
雷君想了想,陈天的担心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真等上几年,e产品线和利润是丰厚了,但那时不仅员工会变多,还会增加股东资本。
陈天真的还能如愿为员工大幅涨薪吗?
真到了二十万员工的程度,一个员工月薪涨100块,公司财务每个月都会多2000万额外支出。
股东们会同意吗?
甚至到了那时,陈天恐怕早都不记得这些流水线一线员工了。
就算还记得,心中还有为他们涨薪的冲动吗?
此时陈天发达不久,没有适应“资本家”的身份转换,还能共情这些一线劳动者。
过个几年,他还能保证自己的初心不变吗?
“自己变了吗?”雷君在心中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这个问题在脑海刚一出现,答案就让雷君如遭雷击。
雷君“问心”得出的答案,让他不想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
自己变了!
雷君回想当初刚刚创业的时候,每当看到手底下那些熬夜加班赶进度,头发越发稀疏的程序员。
他也会心疼和感动。
经常想着,现在条件不允许,等公司稍有起色,怎么加倍补偿他们,给他们升职加薪,买车买房。
但事实是,日复一日的看他们加班,看了几年后,雷君心中已经再无波澜。
甚至有种程序员这个职业的特性,就是需要加班的错觉。
员工的加班被雷君看做理所应当,薪水是有提升,少数人职位也有晋升。
但远不是雷君最初设想的那个幅度。
这时候的雷君已经学会“成熟”理性的权衡利弊,不再是当初那个刚从学校出来,容易被他人付出感动的热血少年了。
创业时间越久,人心也变得越硬,血液也越来越冷。
最恐怖的是,这些都是不知不觉间发生的转变,没有外人提醒的情况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变的面目全非了。
更恐怖的是,当出现了一个如同早年自己的热血青年时,自己不仅没有圆梦般的感动,反而还百般阻挠。
用过来人的面孔对这个热血青年“幼稚”的想法指指点点,振振有词的说:你这样不符合市场经济,不利于公司长久发展。
殊不知,一家真正伟大的公司,从不是靠克扣员工才能赚取利益。
如果真是这样,当人口红利散去,这家公司也离倒闭不远了。
想到这,雷君目光复杂的看向陈天,他是如何做到如此人间清醒?
又是如何做到既有成熟稳重,又有理想化的“幼稚”一面?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从没有顾此失彼,他总能做出为自己“理想化”买单的产品。
名利双收!
做为一个生意人,一个企业家,雷君知道这有多么困难。
想赚钱就不免吃相难看,而想要吃相优雅就经常赚不到钱。
在雷君看来,马画藤就是那种不顾及吃相的,哪怕被玩家疯狂吐槽唾骂,却丝毫不影响他赚钱的速度。
橙天系是陈天名下最赚钱的公司,马画藤大概也是陈天最信任的人。
按照往常惯例,陈天大概已经想到了如何平衡公司盈利和涨薪的办法。
自己又何必杞人忧天,继续做这恶人呢?
没人想当员工心中的黑心厂长?
想到这,雷君如负重担的抬起头:“陈总,我想通了。”
陈天满意的笑了,能自己想通最好,他从不喜欢以势压人。
“不仅是涨薪,逢年过节、员工生日等等,我觉得都有必要发放一些现金或礼品,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温情。”雷军提议道。
“现在不担心因这些额外支出公司破产倒闭了?”陈天调笑道。
雷君笑着摇了摇头:“您会出手的,我准备向刘强冬刘总学习,只管花钱不管挣。”
“那可不行,有一个淘宝刘强冬已经够了,再来一个我可受不了。”
“陈总,我猜您是准备用itues的盈利反哺e吧。”雷君正色道。
“不错,itues既然划归e了,自然要派上用场,就这一个多月时间,知道itues在全球赚了多少嘛?”
“税前八千万美金。”雷君点了点头,咂咂嘴说道:“我开始忘了这一环,要说赚钱,还是互联网产品来钱快,还不存在生产铺货的问题。”
“这才刚开始,不考虑单曲付费下载用户的话,这只相当于全球才800万用户开通了itues包月服务。”
“e有这么颗摇钱树,钱的事儿完全不用操心。”陈天接着说道:
“现在第一要务是把ipod产能提上来,itues+ipod才能发挥最大威力。”
“我明天就去比亚迪谈代工事宜。”
陈天点了点头,话锋一转:“移动端操作系统的开发可以先缓一缓,等搞定苹果整合资源后再说。”
“那边坚持不住了?”雷君会意。
“乔布斯明天来华。”
“钱从哪来?收购苹果至少需要30亿美金,e可拿不出这笔钱。”
“我约了idg、红杉、软银等老朋友一周后来公司。”
“借鸡生蛋是不错,可”雷君面露忧色:“合并后,会大幅稀释您持有的股份,可能威胁到您对e的掌控。”
陈天挑眉道:“想什么呢?难不成你认为咱们现在只值60亿美金?”
“那倒不是,可如果咱们后续再次融资”
陈天摆了摆手:“别说他们拿不到咱们一半股份,就是拿到了,我也会与他们签订同股不同权的ab股协议。”
“这次收购,我是准备先融资,然后以e的名义出资收购苹果。”
“您准备出让多少股份?”雷君问道。
雷君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这个估值不仅远远超过了淘宝当初的50亿美元估值。
甚至超过了一年前橙天科技的100亿美元估值。
“那些风投们会同意30亿美元只换e20股份吗?”雷君嗓子有些发干,话说的磕磕碰碰。
“啊!”雷君傻眼了,白高兴一场:“不卖30亿不够收购苹果啊。”
“你是不是有什么误解?”陈天风轻云淡的说道:“若只是要收购苹果的话,我最多出10股份。”
“300亿!?”雷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自己也有e的股份,自然希望公司越值钱越好,可却从没想过像陈天这样明目张胆的抢钱。
单单300亿美元可能大多数人没什么概念,那就拿金山作为参考。
当初陈天是以溢价近一倍的价格收购的金山,给出的整体估值是两亿美元。
这个估值包含了金山办公、金山毒霸、游戏工作室西山居等所有业务。
而金山是哪一年成立的呢?
1988年!
算是国内最早一批创立的互联网公司了,整整十二年时间,换来了两亿美金。
就这,都让金山股东们欣喜若狂,一个个迫不及待的抛售股份。
而e是哪一年成立的呢?
是2000年年初,随着首款ep3在淘宝预售,这个品牌才进入大众视野。
满打满算连一年都还不到。
而陈天开口就是三百亿!
还是美元!
雷君此时真有种第一次从县城出来,去武汉上大学的感觉——开了眼了。
金山就相当于小县城的中学,e则是大城市的高等学府。
雷君感觉到命运正在随着这次“升学”开始悄悄发生改变。
“别大惊小怪的,磨磨嘴皮子可能都不止,这次你去和他们谈,能谈多少看你本事。”陈天毫不在意的说道。
陈天开始有意锻炼雷君资本运转方面的能力。
前世雷君就是国内知名的天使投资人。
陈天希望他这项天赋早点觉醒,后面还有大用。
“我?”雷君指了指自己,不可置信的问道:“去谈300亿美金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