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宫门,午门外广场上寒风卷着尘土,吹得人衣袂翻飞。
苏惟瑾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
将那枚沉甸甸的“督饷钦差关防”仔细收进怀中,
仿佛揣着一块烙铁。
皇帝的信任是真,
陆炳那如影随形的目光,也是真。
他快步走向等候在远处的自家简陋马车,
苏惟奇正搓着手,焦急地张望。
“少爷,可算出来了!
宫里没为难您吧?”
苏惟奇见苏惟瑾面色凝重,连忙上前。
“无妨,小奇,速回府,收拾行装,午时便要出发。”
苏惟瑾简短吩咐,钻进了马车。
车厢狭小,颠簸而行,
他却恍若未觉,闭目凝神,
整个意识沉入那超频运转的大脑之中。
陆炳!
这个名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激起千层浪。
超频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调取、筛选、分析着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碎片
——来自后世史书的冰冷记载、
民间传说中的斑驳印象、
乃至穿越前偶尔瞥见的学术论文观点。
人物画像构建中……
姓名:陆炳。
时代定位:大明嘉靖朝中前期至中期核心权臣,锦衣卫掌权者。
核心特质:
1绝对忠诚锚点:
与嘉靖帝朱厚熜乃奶兄弟,
自幼相伴,情谊非同一般。
这份发小之情,是其权力根基,
亦是其行为逻辑的绝对核心。
任何企图离间或威胁此关系的行为,
都将招致毁灭性打击。
其对皇帝的忠诚,近乎本能,无可动摇。
2能力超群双刃剑:
并非纯粹靠关系上位的纨绔。
史载其“武健沉鸷,长于应变”,
精通权术,掌控锦衣卫手段老辣,
能有效为皇帝处理诸多“不便明言”之事。
这是一把极其锋利的刀,但握刀的手只能是嘉靖。
3权势欲望强烈:
在确保忠诚的前提下,
对权力和财富有极大的渴望。
利用锦衣卫职权,打击异己,
聚敛钱财,势力盘根错节。
其行事风格,带有明显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酷烈色彩。
4性格复杂多面:
对外人冷酷无情,对家族亲属却颇有庇护;
有时能表现出一定的“侠气”或“底线”,
但更多时候是现实而功利的政治动物。
风险评估:极高。
威胁等级:红色警报。
关联记忆调取:其祖父陆墀、父亲陆松皆曾任锦衣卫官职,可谓世家。
历史上,陆炳最终官至太保兼少傅,
权势熏天,虽晚年略受挫折,
但得以善终,足见其政治智慧与皇帝信任之深固。
其与严嵩父子既有合作又有斗争,关系微妙。
一幅清晰而冷酷的画像在苏惟瑾脑中成形:
这不是一个可以用寻常官场规则打交道的对象。
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反派”,
但其存在的本身,
就是对所有官员的一种巨大威慑。
他是皇权的延伸,是阴影中的利刃,
喜怒无常,难以揣度。
结交策略模拟推演开始……
方案一:主动靠拢,投其所好。
风险:极高。
陆炳身边不缺趋炎附势之辈,
贸然靠拢极易被看轻,
且一旦被贴上“陆党”标签,
将失去政治上的独立性,
未来若陆炳失势或与皇帝产生嫌隙(尽管可能性低),必受牵连。
更关键的是,过度结交锦衣卫头子,
本身就会引起嘉靖帝的猜忌。
否决。
方案二:敬而远之,公事公办。
风险:中等。
看似安全,但可能错失某些情报支持,
且在关键时刻若被陆炳视为“不合作”或“无用”之人,
也可能被其随手清除。
此人对“非友”的态度,
往往倾向于漠视或利用,而非尊重。
方案三:保持距离,展现价值,有限合作。
风险:可控,需极高技巧。
核心原则:让皇帝放心,就是让陆炳放心。
具体策略:
1忠诚透明:一切行为以彰显对皇帝的忠诚、
高效完成皇帝交办任务为首要目标。
陆炳是皇帝的耳目,
让他看到自己的“忠心”和“能力”,
等于间接向皇帝汇报。
2能力彰显:在大同之事上,必须做得漂亮。
用实绩证明自己是皇帝手中一把好用的“快刀”,而非钝器。
有价值的人,才值得陆炳“投资”或“观察”,而非轻易舍弃。
3距离把控:私下绝不主动结交,
避免礼物往来等敏感行为。
公开场合保持对锦衣卫制度和他个人的尊重,
但不过分热情。
维持一种“陛下之臣”的纯粹定位。
4情报桥梁(潜在):
或许……可以通过沈香君那条线?
沈香君身处风月场,消息灵通,
与三教九流有接触,
若能建立某种不引人注目的间接联系,
在必要时进行有限度的、
互利的情报交换(例如,用一些无关紧要但能显示自己“有用”的消息,换取陆炳方面对某些潜在危险的预警),
或可成为一种微妙的制衡。
但此招险棋,需从长计议,
时机未到,绝不可妄动。
结论:采用方案三。
当前阶段,对陆炳,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首要任务是完美解决大同兵变,
夯实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只要圣眷不衰,陆炳这把刀,
便不会轻易砍向自己。
推演完毕,苏惟瑾缓缓睁开眼,马车已快到府门。
他轻轻吐出一口浊气,
眼神恢复了清明与冷静。
与陆炳的初次交锋,虽无声,
却已让他深刻认识到这个时代权力顶层的复杂与险恶。
这不再是书院里的经义辩论,
也不是翰林院中的清谈雅集,
而是真刀真枪、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的政治博弈。
“不过,这样才有意思,不是么?”
苏惟瑾嘴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弧度。
超频大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
更是这种近乎冷酷的分析能力和战略眼光。
他喜欢这种抽丝剥茧、谋划布局的感觉。
回到府中,苏惟奇和临时雇来的两个仆役已将要带的箱笼收拾得差不多了。
苏惟瑾检查了一下,
主要是些必备的衣物、书籍、文房四宝,
以及他私下准备的一些可能用到的“小玩意儿”
——比如用现代知识简化的急救包、
几种常见毒物的简易检测方法笔记等。
午时初刻,宫中来人了。
不仅送来了封装好的五万两现银,还有十五万两银票(大部分是通兑银票,便于携带,部分现银用于应急),
还有一队二十人盔明甲亮、神情肃杀的大汉将军,
以及一个穿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
年纪与自己相仿,
眉宇间带着几分倔强和锐气的年轻锦衣卫。
“卑职锦衣卫总旗沈炼钢,
奉陆指挥使之命,率队护卫苏钦差前往大同!”
年轻人声音洪亮,行礼干脆,
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打量和……
似乎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视?
也对,自己这文弱书生模样,
要去的是刀兵之地,
在这些天子亲军看来,
恐怕就是个累赘。
苏惟瑾不动声色,
超频大脑瞬间对沈炼钢进行了初步扫描:
耿直,可能有点愤世嫉俗,
业务能力应该不错,
但不太懂得掩饰情绪。
嗯,历史上好像也是个有名有姓的硬骨头?
可以利用,但需小心其冲动性格。
“有劳沈总旗和诸位弟兄了。”
苏惟瑾平和地回礼,
语气不卑不亢。
“时间紧迫,我们这就出发吧。”
车队辚辚启动,离开生活了数月的京城。
苏惟瑾坐在马车里,掀开车帘,
回望那巍峨的城墙和层叠的殿宇。
前方是未知的艰险,
身边是皇帝的期待和锦衣卫的监视,
但他心中却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斗志。
陆炳是猛虎,边镇是龙潭,
但他苏惟瑾,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说明:明朝嘉靖年间的时候已经有汇票制度,不过不是官方的,是由晋商、徽商等一些大型商会创建的!大同地处晋商的地盘,20万两银子的兑换,由朝廷出面是完全可以行的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