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57章 风声渐鹤唳,矛盾加速燃

第157章 风声渐鹤唳,矛盾加速燃(1 / 1)

北京的盛夏,

紫禁城的红墙绿瓦被烈日烤得发烫,

但比天气更燥热的,是京城官场的人心。

一股无形的低压笼罩着六部衙门、

翰林院乃至各条胡同的官员府邸,

压得人喘不过气,

却又隐隐透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兴奋与恐惧。

导火索,依旧是那烧了近两年的“大礼议”。

自苏惟瑾那日在文华殿“别具会心”地阐释了《春秋》“尊王”与“礼之本”后,

类似论调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理论依据和勇气,

开始在非清流的圈子里悄然流传、发酵。

当然,没人会明说是受了新科状元的启发,

但那套“重实质轻形式”、

“君权神圣当顺承天意人心”的说法,

却精准地搔到了嘉靖皇帝和议礼新贵们的痒处。

张璁、桂萼等人的奏疏,

愈发大胆直接,

不再仅仅纠缠于“继统”与“继嗣”的辩经,

开始引据(甚至曲解)更多经典,

矛头暗指杨廷和等旧臣“拘泥古礼,

蔽塞圣听,有违为臣之道”。

宫中司礼监的一些大珰,

态度也似乎越发暧昧,

递送奏疏、传话引见时,

对议礼派的阻力明显小了许多。

流言更是如同京城夏日沟渠里的孑孓,疯狂滋生。

“听说了吗?陛下昨日又召见张璁,密谈至深夜!”

“何止!宫里传出的消息,

陛下对着杨阁老的奏本,气得摔了茶杯!”

“岂止摔杯?我看杨阁老…

唉,恐难得善终啊…”

“最新消息!

有人已拟好章程,

要请陛下尊兴献王为‘皇考恭穆献皇帝’了!这简直…”

“嘶——!这…这是要彻底掀桌子啊!”

茶馆酒肆、衙门廨舍,

甚至下朝的路上,

官员们交头接耳,神色各异。

清流一派,多是忧心忡忡,满面激愤。

“荒谬!荒谬绝伦!”

翰林院里,一位素以刚直著称的老编修,

气得胡子直抖,对着几位同僚低吼道:

“‘皇考’之称,岂能轻予藩王?

此例一开,礼法何存?

纲常何在?我等读圣贤书,岂能坐视不言?”

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

尤其在一些年轻翰林脸上停留,

试图寻找认同与支持。

徐阶面色凝重,沉默不语,

只是手指无意识地捻着官袍的袖口。

林文霈则微微冷笑:

“跳梁小丑,仗着圣眷,沐猴而冠罢了!

我等煌煌正道,岂惧邪说?”

话虽硬气,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陛下心意似乎越来越坚决了。

更多资历深些的官员,则显得“稳重”得多。

某部堂衙门里,一位侍郎大人端着青瓷盖碗,

吹开浮沫,慢条斯理地对围坐的下属们说道:

“此事啊,复杂,甚复杂。

杨石斋(杨廷和)公自然是一片忠心,为江山社稷计。

然则…圣意难违啊。

况且,张、桂之论,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也未必。

关乎天家礼法,还是…再看看,再看看。”

他语焉不详,眼神闪烁,

既不想得罪清流座师同年,

又不敢明着违逆似乎日渐明朗的圣意,

更怕站错队毁了前程。

只能这般和稀泥,试图左右逢源。

另一位都察院的老御史,

则更是油滑,私下对心腹道:

“让那帮年轻的先去闹!

他们功名浅,热血盛,正好上去试试水深水浅。

我等且在后头看看风色,

若势头对了,再附议不迟;

若是不对…那也是他们年少冲动,

与吾等老成持重之辈何干?”

典型的怂恿别人当出头鸟,

自己躲在后面摘果子或撇清干系。

在这片诡异的氛围中,

新科进士们,尤其是身处翰林的苏惟瑾、徐阶等人,

更是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

他们资历最浅,位置却清贵,

显然置身于风暴眼的边缘,

随时可能被卷入。

有人试图来探苏惟瑾的口风,

毕竟他圣眷正浓,又曾有过那番“高论”。

“玉衡兄,近日风波愈演愈烈,

不知兄台有何高见?”

一位同样是庶吉士的同年,

凑过来低声问道,眼神里充满了打听和试探。

苏惟瑾放下手中正在校勘的《武宗实录》稿本,

目光平静如水,淡淡道:

“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我等臣子,恪尽职守,秉笔直书,

做好分内之事便是。

至于庙堂大议,自有阁部元老、科道言官操心,

岂是我等微末小臣可妄议的?”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表达了对皇帝的服从(雷霆雨露莫非天恩),

又强调了自己立足本职(恪尽职守,秉笔直书),

还将决策权推给了上层(阁部元老),

完全是一副谦逊守礼、不逾矩的年轻官员模样。

那同年听了,似懂非懂,觉得有理,

又觉得什么都没问出来,只得讪讪而去。

徐阶也遇到了类似情况,

他的回应更为持重:

“礼之大者,国之干也。

自有古制可循,公论可断。

惟静待朝议,恪守臣节而已。”

依旧是稳妥的守旧派立场,

但语气已不似之前那般绝对。

超频大脑如同最精密的雷达,

扫描、分析着每一丝信息流。

苏惟瑾清晰地看到:

清流官员的奏疏雪片般飞入大内,

言辞越来越激烈,

甚至开始出现“谄媚君上”、

“坏法乱纪”等直接攻击张璁等人的字眼,火药味浓得刺鼻。

而皇帝的反应,据零星传出的消息,

是愈发不耐烦,对杨廷和的奏本留中不发,甚至数次严辞批回。

双方的情绪都在走向极端,

妥协的空间被迅速压缩。

那根绷紧的弦,已经发出了令人牙酸的呻吟,随时可能断裂。

“火候快到了。”

苏惟瑾在心中默语。

他知道,那只无形的手(包括他自己那点微小的推力)正在慢慢地将矛盾推向一个临界点。

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爆发,

而这,对于冷眼旁观、

并早已通过超频大脑推演出多种可能性的他来说,

既是巨大的风险,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

他依旧每日准时到翰林院点卯,

埋首于故纸堆中,神情专注而平和,

似乎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大脑正在高速运转,

不断调整、完善着接下来的应对策略,等待着那一声预料之中的惊雷。

朝堂之下,暗流汹涌,权力博弈的棋盘上,

棋子们已被情绪、利益和理念驱动着,走向命定的碰撞。

而那位最年轻的棋手,已悄然布好了属于自己的几步暗棋。

山雨,已灌满楼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 我陪状元哥哥惩奸除恶 不要过来,我有病 穿越到魔法世界当钢铁女王 东北第一女巴图鲁穿越abo 九渊决问道长生 开局当圣子:被迫和女师尊贴贴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潜伏76号,我把情报群发了 感化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