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寒门状元:我的大脑通古今 > 第135章 策问再出鞘,直指吏治核心

第135章 策问再出鞘,直指吏治核心(1 / 1)

一夜北风紧。

号舍如冰窖,

苏惟瑾几乎是蜷缩着熬过了后半夜。

炊饼冻得硬如铁石,

需用力撕扯才能就着冷水咽下。

四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压抑的呻吟声,

衬得这贡院的夜格外漫长凄冷。

然而当清晨第一缕微光透过号舍顶棚的缝隙漏下时,

他立刻睁开了眼,眸光清亮,不见丝毫困顿。

超频大脑经过几个时辰的低功耗休整,已蓄势待发。

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就在今日。

“铛——!”

锣声再次撕裂清晨的寂静,

伴随着胥吏们疲惫却依旧威严的吆喝:

“发放策问题目!肃静!”

又一张黄纸递入。

苏惟瑾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

接过,展开。

目光如炬,迅速扫过题目。

策问通常不止一道,供士子选择。

只见纸上赫然列着数题,

涉及边防、漕运、农事…

而他的目光,瞬间就锁定在了最后一道,

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道之上:

“问:吏治之弊,古今同慨。

今欲使百官砥节奉公,

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何施而可?

其各详陈所见,毋泛毋隐。”

果然是吏治!

苏惟瑾心脏猛地一跳,

不是紧张,而是兴奋!

一股热血直冲顶门,

昨夜积蓄的寒意被瞬间驱散。

超频大脑以前所未有的功率轰然运转!

庞大的信息洪流奔涌而出:

历代吏治得失、明朝官制特点、

嘉靖初年官员考核的现状与漏洞、

以及他早已准备好的、

融合了现代组织管理学与绩效考核思想的“秘密武器”!

一切都在电光石火间完成匹配、优化、整合。

策略清晰无比:主攻此题!

他并未立刻动笔,

而是再次闭目凝神,

将脑中已成型的方案细细打磨。

用语必须古雅,符合策论体制,

引据必须经典,

但核心思想必须超前、

必须一针见血!

要让石珤觉得扎实,

让贾咏觉得实用,

让所有看到这份考卷的人,

都感到一种直击灵魂的震撼!

磨墨,提笔。手腕沉稳有力。

破题直接切入要害:

“臣对:吏治之清浊,关乎国本之固摇。

今之弊,非不欲治,

实考课之法不明,赏罚之令不信,

遂使因循者得计,砥砺者灰心。”

开宗明义,指出问题核心在于考核与赏罚制度。

承题部分,他引经据典,

从《周礼》的“八法治官府”到《贞观政要》的考核记载,

娓娓道来,显示出深厚的史学功底,

牢牢抓住石珤这类传统考官的眼球。

然而,进入起讲和主体部分,

苏惟瑾的“超频利刃”终于出鞘!

他首先精准剖析当下吏治之弊:

“今之考课,或流于年资,或徇于情面。

上官之评语模糊难据,下吏之政绩虚实莫辨。

等第既无硬尺,黜陟全凭私心。

此所以钻营者众,实干者寡也!”

句句戳心,字字见血。

这哪里是一个少年举子能有的见识?

这分明是浸淫官场数十年的老吏才能发出的慨叹!

紧接着,他提出了核心解决方案

——一套脱胎于现代kpi(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思想的“考成法”雏形:

“伏乞陛下敕下有司,严考成之法:

凡各部院、地方有司,

必明定其职掌,岁初即立‘责簿’,

详列本年应完之钱粮、狱讼、工程、

教化等项,量化其数,

明确其限(设定清晰可量化的年度目标与期限)。”

“施行之中,按季‘注销’,

查核进度,记录在案(季度进度跟踪)。

岁终‘汇考’,对照‘责簿’,

逐项核验完成之数、之质,

划分三等九则,务必公正明确(年度绩效考核与分级)。

其超格完成者,不拘资格,不次超擢;

其怠惰亏空者,即时参劾,

明正其罪(严格的结果应用,赏罚分明)。”

为了增加说服力,

他甚至还提出了配套的监督机制:

“可仿唐之‘巡察使’,宋之‘监司’,

择刚正大臣领之,

专司核查各地‘考成’之实,

以防欺瞒(独立的审计监督)。”

全文逻辑之严密,思路之清晰,

措施之具体,

远超这个时代任何空谈“道德教化”、

“慎选贤能”的策论。

他将一个现代管理学的核心思想

——通过制度化、量化、过程化的考核来驱动组织效能

——用完全符合明代政治语境的方式表达了出来。

写至酣畅处,苏惟瑾笔走龙蛇,

神采飞扬,俨然不是在被监视的考场上,

而是在金銮殿上向皇帝侃侃而谈。

寒冷、饥饿、疲惫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超频大脑精确控制着每一个用词,

既不过于惊世骇俗触及红线,

又足够深刻犀利令人拍案。

最后,他总结道:

“如此,则权责明而欺蔽难行,

考课实而赏罚必信。

虽不敢谓弊绝风清,

然使贤者得尽其力,

庸者不得塞其责,

吏治庶几可期改善矣。”

收笔。一气呵成。

看着布满墨迹的试卷,

苏惟瑾长长舒了一口气,

胸腔中充满了一种智力上的极度愉悦和碾压般的快感。

这就是降维打击!

用数百年后人类管理智慧的结晶,

来解答这个时代的难题。

他可以想象,当这份策论送到阅卷官面前时,

将会引起怎样的震动。

石珤可能会皱眉于其中过于“术”化的倾向,

但不得不惊叹于其缜密与可行。

贾咏则会眼前一亮,

看到其中切合时务、

迎合上意(嘉靖帝正欲整顿吏治)的巨大价值。

而其他有见识的考官,

恐怕会反复咀嚼,既觉新奇大胆,

又叹服其直指核心。

这份策论,就是他敲开更高名次、

乃至冲击鼎甲的最重一块敲门砖!

他小心地吹干墨迹,将试卷整理好。

环顾四周,许多考生还在对着吏治题抓耳挠腮,

或苦苦构思,或写得满头大汗,

显然被这道题的深度难住了。

也有人选择了其他题目,正在奋笔疾书。

苏惟瑾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你们在纠结如何遣词造句、引经据典时,

我已用超越时代的眼光,

为这个帝国的痼疾,开出了一剂猛药。

虽然后续还有场次,

但苏惟瑾知道,

本次会试的胜负手,已然奠定。

超频大脑,再次于无声处,听惊雷。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开在心间的花 僵约:不演了,我是僵尸真神 碰瓷京圈太子爷,被当场求婚了 美漫:我是怪谈 诅咒大陆的逆袭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王牌侦探事务所:灵异档案簿 丹尊圣经 退婚当天,我觉醒神级天赋 综武:我,咸鱼至圣,徒弟们卷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