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破碎南北朝:从六镇开始焚尽门阀 > 第三章 效我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第三章 效我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1 / 1)

若说陈度现在最不习惯的,就是呼延族刚才说的那一套。

即便是在部落化痕迹最重的六镇边陲,即便是在本应看重实战军功的边军中。

但凡有点官职的,别管大小。

见个面,都不用干别的。

起手就是互报又长又罗嗦的世家郡望名字,就算出身寒门庶姓也要想方设法找个祖上关系攀附一番。

“我不是和呼延兄说过嘛?”陈度摇头:“祖上世系复杂,难以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绝非鲜卑侯莫陈部落就是了。”

不知为何,呼延族松了口气:“那便好,那便好。我也是这么和高三哥说的,只是高三哥觉得大好颍川不待,为何跑到六镇这罪臣徙边之地罢了。”

“不只是这原因吧。”陈度看着呼延族神态,心下了然不少,倒不是说高昂不看重世家郡望,多少而已罢了。“只怕是若你告诉三郎我是鲜卑侯莫陈氏子弟,怕是三郎今夜就不会让你来找我了。”

呼延族只好干笑,胡乱点头一番,身体姿态却也明显没那么紧绷了。

胡汉之争,或者说鲜卑华汉之争,即便在孝文皇帝南迁洛阳后,依然是如暗波潜流汹涌,呼延族自然清楚。

只是好些话不能摆明了说,高昂这才试着用另外一种十分普遍的世家郡望来做打听,来做确认。

至于呼延族,虽然数百年前,也是南匈奴迁入汉地一支,早已视自己为汉人了。

只能说世家门阀,鲜卑诸胡华夏,这其中的交错隔阂,如今陈度算是亲身体会了一些。

说起来,对自己这些汉地来的边兵,这斛律石诸多这般那般限制,是不是有胡汉大防的原因?

不过,不管斛律石那边如何。

现在陈度手中多了一份极大的把握,那就是高敖曹!

既然呼延族让高敖曹知道了自己的想法,且高敖曹还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对于自己想法的赞同。

那么自己就更有理由相信,对于这位只有二十出头的未来东魏第一汉人猛将,对于危险的嗅觉,那是天生就有的。

也许明天或者后天,高敖曹会亲自来找自己也说不定。

但现在时间比什么都宝贵,要争取时间,先做一些事!

毕竟自己现在真就如同在一片战争迷雾中,伸手不见五指,这种不安和不受掌控的感觉,十分危险!

如果是自己猜的那种最糟糕的情况,这些反常的劫掠行伍,是柔然前锋的一只偏师呢?

如果从柔然可汗庭发兵而来,轻骑昼夜行进两百里轻而易举。

那么自己掌握柔然人行动的具体信息,早一天晚一天都是天壤之别,生死之别!

等不及高敖曹明天或者后天白天来找自己了,今晚就要出城探查!

不过虽然决意已定,但陈度表面还是若无其事,开口顺着刚才说的郡望名族,趁热打铁,继续来言。

“既说到家世,据我所知,三郎的高家在渤海也算名望了吧?征辟察举入仕,应都不是难事才对,如何会来怀荒这等苦寒军镇?”

“这就说来话长了。”一说到这,呼延族明显如陈度预料般,情绪低落许多。“三哥说过,他家这一支高氏虽是世家,却也只是在蓚县而已,无论家传修为真气还是名望,都与真正的高门四姓相去甚远。”

“范阳卢,清河崔,荥阳郑,还有一个太原王?”陈度试着对了下自己记忆中的北魏汉人四大望族,也是孝文帝钦定的四姓高门,历史上有个专门的词形容此事,那就是定族姓。【注1】

古往今来,孝文帝干这事也算是独一份的。

只是没想到,在这个拥有真气修行世家的南北朝,居然也是这四家。

呼延族点点头:“不错就是这四家,比起他们,三哥的高家虽说也是渤海豪右,但还是是差的远了。”

说到这些世家门阀秘闻,呼延族话匣子一下又打开了,眼神和言语中多了明显的羡慕:“据说当年高祖皇帝还专门赐予四家,各种皇家修行秘法和引物。”

“而且还那那些高门据说还分到了些皇室馀火,后来这四家子弟只要持有冠姓真名,便可文修入仕,即为清官,而非浊官。”

陈度默默点头,呼延族所说的这清官浊官,在北魏南梁此时并非指为官贪腐还是清廉。

稍有常识的都知道,那清浊指的乃是指自魏晋以来,门阀士庶等级越发分明森严的背景下,连带着朝中官职也出现了清浊之分。

清官之位往往地位清要,升迁迅捷,且俸禄优厚,自然长期为世家大族门阀把持。

与之相反,寒门或者极少数庶姓担任的便是浊官,自然也是晋升无路。

所谓泾渭分明,世代不变。

而且按照呼延族说法,还有北魏皇室秘传什么馀火赐予,那这四大家族岂不更是门阀森严不可逾越了?

不过更多细节,只能待到日后安全后再细细打听了。

当下要紧事,是先忽悠呼延族跟自己一同出城。

刚才言语中也听的出来,呼延族还是很想进步的。

思忖片刻后,陈度诚恳来道:“比不过汉家四姓,鲜卑八勋贵,但好歹三郎也还是出身渤海高氏,总还能入大魏九流之品的吧?九流之内,都是清官嘛。”

九流,即为北魏九品三十阶的正经职官之制。

“陈兄弟可能还年轻,没准备入仕吧?”毕竟是土着,呼延族还是说出了一个陈度并不知道的细节。

“九流之中虽名皆是清官,可其中也有清浊区别,只是没有拿到明面上说罢了。”

“只有三清,那才是真正的九流清官。三清之位,皆为名门,就是三哥的渤海蓚县高家,也是不够格的。”

陈度听罢,再稍稍一问,原来北魏孝文帝确实有个刊定下三清的创举。

缘由便是门阀串行也有高下之分,为了格外优宠那些高门,孝文帝专门在某些官职后面表明其为清官。

以往都是默契台面下里的东西,正式拿到官方文档上来了。

这个古往今来,还真就是独一份的。

只能说,汉化大师元宏确实是个很有想法的人。

“如此说来,清官之中也分第一清,第二清,第三清?”

这下陈度算是明白了:“这么说,三郎他是觉得既无望入三清,徜若入了九流也只能当个浊官。倒不如试着来六镇闯荡一番。”

呼延族苦笑:“三清……连高三哥做梦都不敢想吧?其实他还是有有退路的,只不过我也知他一时心气太傲,不想靠着世家名声,最后也就混个郡中一县之地,当个八品九品浊官过一辈子。”

说着说着,已然听到呼延族声音已经一句比一句低了。

陈度继续一副诚恳模样:“三郎他们高家子弟都是有退路的,呼延兄跟着三郎来,想必也有退路的,确实倒是不必执念于一时军功。”

呼延族神色黯然,重重叹了口气:“我哪有甚么退路?不过也是想着跟高三哥过来看能否混个军功,如果不是碰巧遇上蠕蠕劫掠,这个时候按说我们这队番兵应该已经和你们队交割完,白身还乡了。”

番兵,即轮番更替之兵,一年为期,每年岁末交代。

北魏到了孝文帝汉化后,已慢慢是是世兵制和征兵制并行,还掺杂了一些募兵制,而并非想象中那种单一世兵制。【注2】

“如此说来。”陈度做出恍然状,“如果不是蠕蠕这波劫掠打草谷,此时呼延兄应当在蓚县边过年,边挑来年去哪个州府辟除选用了吧?”

“陈兄弟开的一手好玩笑。就我们呼延家,和汉家寒门一般无二。哪还轮得到我们挑挑拣拣?有哪个下等县县令看得上我,辟我去当个掾属浊官做就不错了。”

单说此时北魏,大部分郡县官吏,那都属于浊官一类。真正的高门世家子弟,那是不屑于做的。

而郡县还分上中下三等,不同等的郡县官吏更是品级不同。

换句话说,地级市和省级市相比,那能一样吗?

“如若没有州县辟除选用呢?”陈度继续好奇来问,“能否走官学生入仕?”

这下呼延族直接干脆瞪着陈度,一脸你看我象那种好读书能存诗句的人吗?

“洛阳国子学,那都是文修世家才能去的。比如离我们蓨(tiao,第三声,通条字)县不远的清河崔氏,就有不少子弟去了那进修。”呼延族又上下打量了陈度倒是陈兄弟我看你有机会,颍川陈也是文修大家……”

陈度连忙摆手,再这么聊下去兜兜转转又回到自己身上了。

“我也是个粗人,只是可惜呼延兄白来北地一遭了,白身而来,白身而还……”陈度一副为之不平的模样,“岂不可惜?回乡后恐怕也容易遭人背后……”

呼延族一个耿直北地汉子,哪里晓得陈度心里这些战术小心思?

早就被带沟里去了!

只是听到什么白身,什么还乡,还有什么人前人后。

这汉子便平白焦躁且有些窘迫起来:“其实……其实这倒没什么出奇的,就说先前说的清河崔家吧,正脉弟子多了,不也许多白身?”

陈度默默点头,静静看着呼延族继续找补,那脸上都开始有点涨红了都。

“象我们呼延一族,是跟着大汉高祖回迁中原,想要重新让王火回到汉家,至于后来嘛……”呼延族脸色一凝,“高祖后代行为举止有些非人,我们这一脉匈奴汉困顿至今也属正常。”

本来陈度看着呼延族往回找补,正吃着瓜呢。

结果现在是突然一愣!

甚至有些失态的一把抓住呼延族,本来呼延族一把抓着酒袋,气氛都到这了,就要来个借酒浇愁。

却只听到陈度声音急促:“呼延兄所说的大汉高祖,是哪个大汉高祖?回迁中原?找回大汉王火?后代非人?”

也不怪陈度有些失态,毕竟当世大体的历史走向,还算暗合自己记忆和认知的规律时。

这时候来一句刘邦后代非人,还什么回迁中原?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未知就是最大的恐惧。

“自然是高祖光文皇帝啊?”呼延族有些奇怪,在自己眼中都能去都能算上文人的陈度,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当年若不是高祖,恐怕王火恐就一朝灭于八位伪王之乱了,虽然最后王火也彻底碎裂了就是……”

“哦你说的是刘元海刘渊……高祖皇帝啊?那没事了。”陈度松了口气。

刘渊嘛,原是自己误会了。

而且谁让人庙号就叫高祖来着……说起来那片伐晋复汉檄文自己还能全文背诵呢,也不知道此世的檄文一样不一样?

呼延族有点奇怪的看着陈度。

“如此说来。”陈度脑子转的极快,第四大汉帝国嘛,自己还是很熟的。“昔日高祖皇帝于黎庶涂炭之时,慨然衔胆栖冰,兴复神汉王火一时。”

“呼延兄既为同族之后,如今岂能为区区一队柔然劫骑所困?莫非真要等蠕蠕劫掠完后,规规矩矩白身还乡,将来辟除一个州县掾属,就此在县衙里过一辈子?”

只能说确实只有当事落在自己身上时,往往才会触动。

呼延族一想到高家个个或将征辟,或将察举,虽说是没什么太大希望

自己却只能在县令手下当个掾属蹉跎一生,可能这辈子都出不去一个下等县县衙。

一时间,呼延族神情有些恍惚,恼恨捶地:

“……不错,想我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我后辈却被区区一队骑兵困顿在此,只是那斛律石严令我等不能出城……陈度?”

陈度忽然站起,声音慨然:“不错,大丈夫自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正当效我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

“如今区区一队夷骑掳掠华民,正当攘夷建功之时!”

“你不是说他们抢女子财货也抢的差不多,该走了吗?越是此时,越是分赃松懈之时,越有可乘之机!”

陈度目光炯炯看着呼延族。

呼延族勉力点头,黯然许久的眼中也渐渐亮起光来。

对陈度来说,那可太熟悉了。

那是年轻的士兵,渴望创建功勋!

“……确是如此!至于那个长生天正脉,他是正脉,我也是正脉!虽说少了几条就是。”呼延族说着说着,不知觉中竟也跟着陈度一同站了起来。

“如有万一,你我合力,趁夜自保回来也没问题!”

毕竟是史书中记载的北齐名将,心中还是有股不同于寻常人的豪气在的,只是需人激一激。

未等呼延族言语一二,陈度已然往望楼下走去,只撂下最后一句在北风中凛冽:

“只在今夜,只在此时,驱胡攘夷!”

此时望楼上下,唯有远处一更夫而已。

“……不错!驱胡攘夷!”

————————

注1:北魏孝文帝定鲜卑八族,汉姓四姓之姓族,禁止其担任低级官职一事,见载于魏书官氏志,卷一百一十三:“代人诸胄,先无姓族,虽功贤之胤,混然未分……其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皆太祖已降,勋着当世,位尽王公,灼然可知者,且下司州、吏部,勿充猥官,一同四姓。”

注2:关于北魏征兵制,见于魏书薛野腊传,驸马虎子传中。其中所载x薛虎子任徐州刺史时,“在州戍兵,每岁交代,虎子必亲自劳送。”由此可见北魏征兵制在承平年代,应该是一年为期。

到了北魏后期,多次对南朝用兵,除中军外,大部分都是从各州调集的州兵。于资治通鉴卷一四六中所记载:“魏发定、冀、瀛、相、并、肆六州十万人以益南行之兵。”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谁敢动我的乖仔 开挂的人生从投胎开始 带崽暴富后,死去的男人突然回来了 女帝,县令是假的,县城也是假的 谁懂啊?不近女色的总裁求着要亲亲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霄剑主凌尘问道 凡人:垂钓诸天,长生逍遥 修仙从游戏开始 惊!偏执大佬他想和渣女搞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