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袭哈斯特船坞的计划已逐渐成形,眼下最迫切的问题是,需要远超当前数量的技术人员。
按照既定流程,等雷德里克中尉与福多姆·萨布雷·德卢兹完成渗透任务,情报收集与计划修正阶段便将全面展开。
索龙深知,在银河近代史上,除了格里弗斯将军与分离势力曾在太空战中大规模运用离子炮外,再无他人尝试过这种战术。
其中原因很简单,为配备能瘫痪整支舰队的环状炮管,专门建造巨型无畏舰,实在过于荒谬。
相比之下,持续投入数亿信用点建造行星级战斗站,反而效率更高……
但无论如何,扩充技术队伍的规模已是当务之急。
派往“锋刃舰队”坐标的侦察兵已成功定位舰船,正驻守在霍夫纳指示的集结点。
索龙暂时信任此人,毕竟其动机明确,且暂无背叛的迹象。
此前在坦格伦短暂停靠,装载用于野战测试的“挖掘机”时,索龙与莫夫费鲁斯及总工程师雷耶斯进行了一场短暂却深入的交谈。
费鲁斯依旧在权限范围内无条件执行命令,既保持了军人的严谨,又不失合理的主动性。
而雷耶斯作为文职背景的技术人员,却意外展露了强烈的个人见解。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并非坏事。
这个级别的下属不应是无脑的执行者,而需要能领会任务内核,主动寻求最优解。
费鲁斯深谙此道,但雷耶斯显然还没有完全适应。
他与团队长期在偏离帝国秩序的环境下工作,难免滋生出傲慢与自负的习气。
自恩多战役后,帝国分崩离析,新共和国崛起,大量前帝国军人被迫转投“叛军”阵营。
残馀政权不得不以退伍老兵或毫无经验的青年填补后勤空缺,导致军事工程师这一独特阶层持续瓦解,工作效率断崖式下降。
军人能精准高效地履行职责,视自身为庞大系统的关键齿轮,而文职专家却常找各种借口拖延进度。
那些尚未摆脱散漫习气的年轻军官对此多有纵容,高层也因别无选择,只能被迫接受这种“游戏规则”。
最终的结果,有目共睹。
因此,索龙必须出奇招,不仅大幅提高船坞等后勤人员的薪饷,更要将他们正式征召入伍。
但这并非万全之策,毕竟文职专家大多难以适应严苛的军纪,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这一举动既能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更能形成良性筛选。
为高薪而来的文职专家会排起长队,要么达标获酬,要么被淘汰出局,这正是着名的“双刃剑”效应。
帝国法律对渎职者极为严苛,军法更是不容情面。
阿斯塔里翁中校能力出众,他从舰队情报处挑选的助手,也足以胜任甄别人才的工作。
坦格伦本就有许多需要专业人才的设施,被淘汰的文职人员可在那里就业,薪资虽不及军人,却仍高于帝国普通工程公司或民用船坞的水平。
克隆技术本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索龙必须明确优先级。
获得“锋刃舰队”后,他便能灵活实施对新共和国的大规模进攻,而这需要大量船员作为支撑。
巡逻舰或许还能勉强接纳文职转业者,但前线作战舰艇任用外行,无异于自毁长城。
索龙无意自缚手脚,因此在解决舰队人员配置问题前,耗费坦蒂斯山的宝贵资源进行大规模克隆,显然并非明智之举。
当初得知斯帕蒂克隆圆柱仍能运作时,索龙曾考虑探访卡米诺。
尽管那里发生过卡米诺人起义,且帕尔帕廷创建新秩序后便废弃了克隆人军队,但卡米诺……并未被毁灭,只是从此再无人提及。
即便在克隆人战争期间,共和国大军的军官也鲜少有人知晓其准确坐标。
从坦蒂斯山获取的帕尔帕廷秘密记录中,包含了相关信息,甚至详细记载了帝国在克隆人战争胜利后,镇压卡米诺起义的残酷细节。
帝国并未摧毁卡米诺的设施,也未根除克隆人族群,只是严格管控当地的业务,从每笔交易中抽取巨额分成。
直到最近,卡米诺再未生产过克隆人大军,恩多战役后,该星球落入了扎恩财团的掌控。
然而,当新共和国持续打击其据点时,部分帝国残部、赫特族、香料贩毒集团及外环星域拥有数百艘主力舰的海盗舰队,纷纷添加了对抗扎恩财团的阵营。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盘看似松散的“散沙”扎恩拉下了统治宝座。
没人知道泰伯失踪后的下落,他几乎失去了一切。
如今银河中仍有几个财团据点,如肖拉、海波里与萨鲁克迈,在负隅顽抗。
据海波里的诺格理人报告,财团各派系已分裂为独立团体,与其他犯罪势力共存,多数依附于香料商或赫特人的庇护,这已经是国家级别的实力规模。
索龙的思绪转向卡米诺。
如今任何前往该星球的舰船,都有去无回。
被扎恩财团掌控后,卡米诺人停止了所有的克隆服务,其具体命运成谜。
由此可见,卡米诺并未被摧毁,人口依然存在。
但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外界的访问?
是天文异常现象?
如果是,具体是什么类型?
还是敌军舰队的封锁?
银河中并非没有其他掌握克隆技术的种族,但他们要么索要天价服务费,并用雇佣兵舰队保护自身免受侵占。
要么已被其他势力控制,比如深核区域的霍姆星居民。
如此一来,索龙仅剩坦蒂斯山的斯帕蒂克隆圆柱可用。
帝国工程师既无法增加其数量,也难以修复那四千台已损毁的单元。
尽管所有操作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理论上理应正常运作,但实际情况却是,克隆体系的效率与速度始终毫无起色。
值得庆幸的是,坦蒂斯山的开发工作正稳步推进,其蕴藏的丰富资源正不断导入索龙的力量体系。
山下的迷宫探索也不断有新发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找到突破克隆技术瓶颈的关键线索。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帕尔帕廷是个有收藏癖的统治者,他的宝库中仅珠宝就估值五亿帝国信用点,实际价值还要看霍夫纳在新共和国黑市上的操作结果。
坦蒂斯山无疑是真正的宝藏,其建造耗资之巨难以想象。
尽管早在数千年前旧共和国的曼达洛人战争时期,就已有山体内置筑的先例,但坦蒂斯山的工程规模仍令人震撼。
内部除了庞大的仓库,还设有实验室、工坊、自给农场、航天飞机库等设施,足以容纳数千人舒适生活。
可惜这样的奇迹,无法支撑百万大军的供给。
无论帕尔帕廷多么深谋远虑,食品生产能力终究有限,最初的设计仅能按帝国标准供养驻军及皇帝的随行人员。
韦兰德的驻军处境优越,几乎无需依赖外部资源,这给了索龙启示。
他应当复制此类项目,另寻一处更偏僻的星球创建基地。
但这属于长期战略规划,当务之急是转移坦蒂斯山的设施。
这座基地价值过高,绝不能让其面临风险或遭到破坏。
将诺格里人迁居于此也并非良策,甚至可能带来危害,天行者家族难保不会通过某种途径发现这颗星球的坐标,或是斯卢伊斯·万船坞战役后,帕尔帕廷亲自前来搜刮剩馀资源,届时诺格里人这一宝贵资产将得而复失。
但任由他们留在家乡霍诺格,同样问题重重。
霍诺格的生态因化学污染持续恶化,而帝国数十年来一直假意救助,实则暗中阻挠生态修复,以此维系诺格里人的忠诚。
更关键的是,这些灰皮肤的特种部队需要一颗在银河系中无人知晓的新家园。
诺格里人虽先后效忠于维达与索龙元帅,但在帕尔帕廷的权力圈内早已广为人知。
一旦皇帝激活银河再征服计划,难保不会“顺路”探访霍诺格。
尽管该星坐标已从坦蒂斯山获取的皇帝数据中删除,但米拉克尔同样不合适,这颗星球的坐标至少被卡德及其组织掌握,诺格里人迁居于此仍有暴露的风险。
索龙必须查找一颗完全未知或极难抵达的星球,可发现这样的行星绝非易事。
此刻向诺格里人馈赠厚礼,也不符合他争取民心的长远计划,需要更精巧的策略。
认清帝国的背叛后,诺格里人转而效忠能为他们提供宜居星球的人。
既然这一策略曾经生效,索龙何不调整后为己所用?
这对诺格里人而言是否卑劣?
从某种角度看,甚至堪称虚伪。
目前他对诺格里人的介入仅限于在他们长期失宠后,重新将其纳入麾下,派遣他们在远离奥迦纳与天行者势力的星球执行任务。
定期派遣帝国运输船运送补给,以及应对生态危机的新型机器人,而部分机器人已被改装为侦察单位,暗中监视诺格里聚居区的动态。
每艘运输船抵达时,技师都会例行检修设备,并读取间谍机器人的数据,以此监控星球上是否出现异常舰船或人员。
索龙已明确了查找新家园的方向,这与搜寻超级歼星舰“卫士号”直接相关。
通过反复梳理记忆,他最终认定“卫士号”是新共和国服役的第二艘“执行者级”超级歼星舰,且该舰曾驻守在某颗偏远的星球轨道。
相较之下,另一颗与诺格里人历史直接相关的星球“亚拉”则更为清淅。
这颗行星被绝地建造的隐形设备完全屏蔽,曾出现在游戏《绝地学院》的任务中,主角正是在此与奉帝国之命夺取隐形设备的诺格里人相遇。
但随之而来的是诸多疑问,由于记忆模糊或遗忘,索龙无法在脑海中找到答案。
梳理记忆绝非易事,奇斯人的心智虽擅长解析事实,但记忆越零碎模糊,“回想”细节就越困难耗时。
他花费了数日时间,才勉强忆起《绝地学院》主角在亚拉的任务细节。
索龙过去自己对星战宇宙中非内核事件的关注确实有限,但这次记忆梳理,确实帮助他理解了诸多关键节点。
亚拉的坐标成谜,无论是银河导航库、索龙的密码柱、帝国数据库,还是皇帝的情报库中,都没有相关记载。
事实是,在维达发现诺格里人至《绝地学院》中事件发生的某个时段,有一支诺格里小队被派往亚拉执行任务。
他们成功完成了任务,却屠尽了当地尚未达到星际接触水平的原住民,这也是绝地建造隐形力场屏蔽整颗行星的原因。
这项隐形技术,值得索龙深入研究。
这位角色颇具特殊性,其后续故事需另辟篇章详述。
科尔抵达亚拉后,与诺格里人交战并获胜,新共和国由此获得了这颗具备隐形功能的丰饶星球。
然而,在星战正史中,亚拉再未被提及,其隐形技术也未见被共和国吸纳。
原因可能有数百种,但最常见的无非是设备无法复制、技术存在致命缺陷,或是在索龙所知的剧情之外,已被悄然应用于其他领域。
但内核疑问仍未解决。
是谁在何时派遣诺格里人前往亚拉?
派遣者是如何获知该星球坐标的?
为何没有召回这支小队?
霍诺格的诺格里部族母族长是否知晓此次任务?
索龙暂时将这个问题搁置。
趁“喷火兽号”及护航舰队奔赴目标的间隙,他还有时间分析诺格里人的现状。
近来,用于此类“头脑风暴”的空闲时间日益减少,睡眠时间也随之压缩。
索龙设置了第一个时间锚点进行推理,克隆人战争末期。
雅文战役前十九年,霍诺格遭遇浩劫,一艘被共和国击落的分离势力化学船坠毁于此。
由此可确定,诺格里人开始效忠维达的时间,就在克隆人战争的最后一年。
当然,索龙本可以直接询问鲁克,但承认自己不知晓这样的基础信息,会损害他作为统帅的威信。
索龙又解析了第二个时间点。
该星是否已被发现?
索龙曾读过相关资料,但并未接触过科尔在《绝地学院》之后的冒险故事。
因此,若不进行原力敏感者的克隆实验,科尔便不会前往亚拉。
但这并不排除其他势力发现该星的可能。
事实上,即便没有索龙的这段记忆也能推断,在他接管这具身躯之前,原主并未激活创造科尔的克隆与基因实验。
原因很简单,当索龙在韦兰德会见乔鲁乌斯时,原主尚无渠道获取原力敏感者的dna样本。
在原作宇宙中,他向来更关注事件与人物的内核关联,而非严格的时间顺序。
若日期对理解局势并非关键,索龙通常不会耗费精力深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科尔被天行者派往亚拉的直接起因,是“马克·拉格诺斯追随者”这一原力敏感者分裂教派的崛起,他们企图复活五千年前已故的西斯尊主马克·拉格诺斯的灵魂。
而关键问题在于,这个教派目前是否已经成立?
索龙判断尚未成型,因为若记忆无误,该教派的创建者,本是卢克·天行者门下一名失败的学徒。
维达之子并非现在,甚至不是明年才会开始训练新绝地。
具体时间?
又是一段模糊的日期空白。
但索龙可以确定,是在帕尔帕廷复活之后,正是那位皇帝的威胁,让天行者深刻意识到绝地回归银河的必要性。
新绝地世代的训练过程中无疑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与当前的分析无关。
天行者曾在雅文四号卫星的绝地训练基地指导过数名原力敏感者,其中某名学徒最终叛离师门,自立了教派……
索龙的思绪骤然停顿,迅速锁定了一个关键方向,那个叛离训练营、追逐私利的学徒。
叛离的学徒……对了!
在绝地训练营初创期,天行者曾面临诸多危机,其中就包括另一位黑暗尊主埃克萨·库恩的阴魂纠缠。
虽然后来年轻的绝地们合力击败了那道阴魂,却也付出了数名学徒牺牲的代价。
不过,关键在于天行者首期绝地学员中的叛徒,几乎都被清除殆尽。
因此,若索龙对帕尔帕廷在雅文战役后十至十一年间复活并最终消亡的推测正确,那么首批绝地学员的招录时间,应当在第一颗“死星”毁灭后的十一年左右,甚至更晚。
如此一来,科尔接受天行者及其助手的训练,时间必然更靠后。
科尔确实可能诞生于克隆舱,但……索龙依稀记得,是某位与他自幼相识的亲属,促成了他进入绝地训练营。
这意味着他的推测有误?
还是说,两者并非绝对矛盾?
换个角度思考,这个少年是自然诞生还是人工制造,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索龙本就没打算进行原力敏感者的杂交实验,已知的历史早已证明,这类实验只会催生出精神失常的怪物。
与其耗费时间在这上面,不如将精力用于培育更多急需的克隆体。
综上,科尔并非天行者首期绝地学员的结论可以成立,否则他理应出现在凯文·安德森所着的《绝地学院》三部曲中。
相关作品确实存在……但还有另一条线索,该三部曲的外传小说中提及,科兰·霍恩曾是天行者的早期学员之一,他为了查找失踪的妻子米拉克斯,才踏上了修习绝地之道的旅程……
不,这不可能。
这位女海盗首领及其团伙,早已在当前的时间线中活跃,索龙针对她制定了专门的计划……并且已经在运行时。
亚拉事件,应当发生在雅文战役后的十一年到十六年之间。
依据是,最后这个时间点爆发了“黑色舰队危机”。
新共和国遭遇了遇战疯人及其控制的、帝国在恩多战役后遗留的歼星舰舰队。
五年的时间跨度……范围还是太大了。
科尔接受训练的时间可能更晚,大约在雅文战役后的十二至十五年。
索龙清楚地记得,相关剧情的高潮发生在科洛桑战役,当时绝地的数量,远超天行者首期或二期可能培养的两三个学徒。
若记忆准确,与科尔同期受训的学员不超过十人。
这意味着,帕尔帕廷彻底败亡后,已经过去了数年时间。
索龙的直觉倾向于雅文战役后的第十四年,虽不是严谨的逻辑推论,但在万不得已时,也可作为参考。
不过,若抛开具体的日期,这些发生在未来的事件,对当下的影响其实并不重要。
思路已经清淅,索龙开始剔除冗馀信息,聚焦内核问题。
诺格里人最后一位帝国指挥官是索龙,按照已知的历史,他将在今年死亡。
此后,诺格里人对新共和国的敌意会彻底消解。
因此,占领亚拉星球的命令,必然是在索龙死前下达的。
那么,部族的母族长为何没有在元帅死后召回这支小队?
最可能的答案是,这个小队始终保持着无线电静默。
为何要这样做?
如果是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派遣者为何不趁机占领这颗星球,并派驻冲锋队戍守?
抑或……不,星球上确实存在帝国士兵。
后者的可能性更高,游戏结局中明确提到,新共和国不仅清剿了这个教派,还消灭了为其效力的冲锋队以及一艘“帝国级”歼星舰。
这个教派为何能获得帝国的军备支持?
是帝国与教派结成了同盟,还是某支帝国叛军选择了依附他们?
很可能是后者。
而且,他们大概率是在诺格里人长期驻扎亚拉之后才抵达的。
因为若是帝国始终掌控着这颗星球,从逻辑上来说,理应在此创建大型基地、船坞及工厂……任何一支帝国残部,都会不惜一切代价渴望掌控这样一处战略要地。
另外,是谁派遣了诺格里人前往亚拉?
绝不可能是索龙元帅,他若是知晓这颗星球的存在,定会充分利用其优势。
而在索龙之前,诺格里人的统辖者是……达斯·维达。
无论如何,这位西斯尊主将这个秘密带进了坟墓……
果真如此吗?
根据维达的心理画象分析,科尔部分效仿了达斯·西迪厄斯的作风,而后者向来偏好创建私人据点。
坦蒂斯山便是最典型的例证,用于储藏各类珍宝与秘密。
那么……维达的那座堡垒中,存在亚拉星球坐标数据的可能性有多大?
这个猜想,诱人到不容忽视。
而验证它,也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
前提是,索龙能记起那座堡垒所在星球的名字。
但事件的顺序究竟是怎样的?
先探访堡垒,再前往亚拉?
若是如此,那支教派很可能正是在维达的堡垒中,获得了亚拉的坐标。
这个工作假说,有待进一步验证。
现在,他只需找到那座黑暗尊主堡垒所在的星球。
关于这颗星球,索龙只记得酸雨肆虐,但大气尚可呼吸。
至少不记得游戏中的绝地需要穿着防护服,仅需运用原力就能抵御酸蚀……这或许只是游戏性设置,但……他所处的这个现实,与文献记载的吻合度极高。
若是不仅书籍中的内容,连游戏中的事件都真实存在于这个宇宙呢?
也就是说,游戏情节及其设置约束,已经成为了这个宇宙现实的一部分?
若真是如此……
索龙的心情骤然低沉。
前者尚属典型的绝地武士,生平事迹较为人知,而后者……他的故事在另一款游戏《原力释放2》的结局中突兀中断。
当时,他在卡米诺俘虏了维达,意图对其进行审判……但为维达效力的波巴·费特追踪而至。
试想,若这款游戏亦是他所处现实的一部分,那么盖伦·马雷克便真实存在。
既然如此,在那款明确发生于恩多战役前的事件之后,便存在两种可能。
第一种是“正史”路线,马雷克确实俘虏了维达,但后者随后被波巴·费特救回。
马雷克的生死成谜,鉴于其反帝国的立场,他的死亡显然更符合帝国的利益。
若他侥幸存活,为何至今未曾现身,使得卢克·天行者仍被视为银河中唯一的绝地?
索龙绝不相信“游戏在索龙系列小说之后发行,故盖伦·马雷克不存在”这类设置约束,会在这个现实中生效。
不,所有这些“传说”脉络,必然以某种方式相互交织。
毕竟游戏中还存在“非正史”路线,马雷克意图杀死维达,却被自己的克隆体从背后偷袭身亡,所有参与袭击卡米诺的义军成员也尽数复灭……但游戏的剧情扩展包中还提到,那个克隆体后来前往恩多,杀死了已成为绝地的莱娅·奥迦纳——因为卢克·天行者早已在“非正史”部游戏中阵亡……
索龙停止了这种混乱的推演。
因此,若《原力释放》系列的事件确实影响着他所处的现实,那么剧情必然是沿着“正史”路线发展的,维达在卡米诺之战后被俘,等等……
索龙首次感到头痛欲裂,这种不适感,自他的意识降临这具躯体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
莫非是命运在嘲讽他思虑过甚?
荒谬。
综上,亚拉星球实为创建秘密基地的绝佳选址。
他可以将诺格里人迁徙至此,以此争取他们的绝对支持。
同时将坦蒂斯山的内核设施隐秘转移到这里,在此积蓄力量至少两三年。
相应地,需要新增几项战术任务,查找那颗酸雨行星、探访维达的堡垒、准确定位亚拉星球。
尽管她对肩头的生物态度冷淡,但还是允许那只伊萨拉米尔蜥停留。
“译码员传来紧急信息。”她递过一块数据板。
记录中的某些细节显然存在矛盾,无论是时间推算,还是对目标“邻近”的描述……除非……一个念头突然在他脑海中灵光乍现。
这完全符合某人的行事风格。
这意味着,他们精心布置的小“把戏”已经暴露,很可能引发严重的危机。
“佩雷恩舰长。”索龙激活通信器,同时在心中快速计算着距离、航速与所需时间……可惜,他们离基地太远了。
但若是立即行动,或许能利用时间差弥补劣势。
“哪些歼星舰已经完成了向‘锋刃舰队’的人员与物资输送?”
“按计划是‘复仇女神号’与‘突击之鹰号’,长官。”佩雷恩的回复即刻传来,“它们在一小时前已经卸载了技师、专家以及为‘无畏级’重巡洋舰护航的冲锋队,目前正在等待‘好战号’与‘不屈号’运送下一批人员物资……”
“立即连络施耐德舰长与阿斯特里奥斯舰长。”索龙强作镇定地下达命令,“发送会合坐标,留下护卫舰看守‘锋刃舰队’,立即出发,我需要这两艘歼星舰及其航空联队尽快赶至指定局域。韦恩,务必让他在会合开始后的十分钟内就位。”
“遵命,元帅。”佩雷恩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迟疑,但还是迅速挂断了通信。
“遇到麻烦了?”她试探着问道。
“没什么大事。”索龙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只是有人为‘冒险者号’的出现,特意设下了一个陷阱。”
“要取消行动吗?”
“恰恰相反。”索龙缓缓摇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既然对手如此期待这场伏击,我们便欣然赴约,好好陪他们玩玩。”
(ps:想了很久,这章还是放在免费章节,主要是分析过程,虽然可以直接写结果,但还是以这种引导式的思考来将接下来的推论过程写下来,这个写法其实更费时费力,之后上架后的章节,可能这种头脑风暴的推论就会减少,会直接写出推论的结果,加快推进节奏!
接下来将对这三十万所有布局的收尾,大阶段高潮情节。
明天三万字,首订过一百加一更。
为即将来的风暴求订阅!
12:00上架,一小时内会更新三万字,准备好了加更,能给订阅的给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