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击之鹰”舱室内,索龙终于可以独处。
他摊开数据板,一边梳理近期收集的情报,一边复盘这段时间的阶段性成果。
自他来到这个银河系,已经过去一个多月,而在这一个月里,局势正朝着他预想的方向缓慢推进。
首先是战绩:他成功击溃了新共和国的一个星区级战斗群。
尽管这个战斗群实力有所削弱,但终究是完整编制,这一战不仅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也为帝国残部提振了士气。
其次,基地布局也已成型:前沿有林努里行星基地,正处在敌人控制的银河系南部局域内核,便于侦察与突袭,后方则掌控着整个莫什丹星区,以及星区内的帝国堡垒世界。
莫什丹星区堪称“后勤中枢”,这里有一座二级轨道维修船厂,不仅能维修舰船,还能建歼星舰级别的大型战舰。
星区首府由一支舰队镇守,配置清淅:1艘“停滞者-418”级封锁巡洋舰、2艘“突击”级中型巡洋舰、2艘“尼布隆-b”级护航护卫舰、1艘ark-1型攻击护卫舰、1艘“卡拉克”级轻型巡洋舰,以及12艘“小帆船”级巡逻艇……每艘巡逻艇负责守卫一个恒星系,形成严密的防御网。
主力舰队的规模更让他安心,9艘“帝国”级歼星舰、3艘“胜利”级歼星舰、3艘“阻绝者”级歼星舰、1艘“停滞者-418”级封锁巡洋舰、7艘“突击”级中型巡洋舰、8艘“小帆船”级巡逻艇、12艘科雷利亚cr90轻型护卫舰、1艘科雷利亚dp20护卫舰,以及1艘“星际风帆”级护卫舰。
这些舰船是他对抗新共和国的内核力量,也是实现后续计划的基础。
除此之外,他还掌握着关键资源与技术,斯帕蒂克隆缸能快速补充人力;基于海布里迪姆的伪装设备可提升舰船隐蔽性;坦格伦轨道上的小行星带可作为天然防御屏障;赖多宁矿石开采权能保障部分工业原料供应;还有81台可正常运作的“挖掘者”与50台故障频发的“挖掘者”,为采矿作业提供支撑。
更值得期待的是“潜在增益”:1座“戈兰-ii”型防御平台正驶向他们的控制区,即将增强轨道防御;
“复仇女神号”正载着霍夫纳前往坦格伦,通过这个关键人物,索龙有机会找到传说中的“锋刃舰队”;
而达斯坦男爵的“善意”,则为舰队的维持、补给与武装解决了部分难题,资金压力也随之缓解。
目前索龙可调用的资金总额已达5亿帝国信用点,来源清淅:达斯坦男爵提供的2亿5千万、从“珊瑚号”缴获的2亿、洗劫恩克隆获得的2千万与大批战利品,再加之原版索龙元帅遗留的资金。
这笔钱的用途相当灵活,足够建造3艘“帝国”级歼星舰、添置几座“戈兰-ii”型防御平台,或是全额采购一批武器装备。
但索龙很清楚,这笔钱的内核用途是支撑战争。
战争需要舰船,而舰船……尤其是“锋刃舰队”……需要维修与零件补给。
他必须确保这些舰船不仅能修复,还能完成部分现代化升级,否则只会成为敌人轻易击破的“移动靶”。
舰队配置的细节优势也被他一一拆解,12艘cr90轻型护卫舰可搭载在“帝国”级歼星舰的机库内跨星系行动,麾下9艘“帝国”级恰好能全员配备;
但“胜利”级的机库尺寸较小,无法容纳cr90,好在dp20护卫舰的尺寸适配,可以随“胜利”级行动,这也就意味着,他还需要再查找2艘dp20炮艇护卫舰。
一旦“钢铁黎明号”与“十字军号”完成当前任务,就必须将“胜利”破交任务中召回。
至于守卫韦兰的“坚定号”,索龙暂时不打算调动,而且,“官方”已知他只有2艘“胜利”级,维持现有编制更能隐藏实力。
增强主力战斗群火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歼星舰。
索龙决定将分散的力量集中,加罗斯四号的“不屈号”可换防,查辛星系的“阻绝者”级也能召回。
替换力量方面,现有1艘“停滞者-418”级封锁巡洋舰可派往查辛星系继续巡逻,再搭配1艘“突击”多布拉姆指挥。
这位指挥官此前在任务中让舰船受损,按常理该受处罚,但索龙看中他的潜力,认为他只是需要“吸取教训”。
让他指挥由中型巡洋舰、数艘“小帆船”级巡逻艇与“停滞者”级组成的编队执行枯燥巡逻,既能磨掉他的浮躁,也能让他熟悉多舰船协同作战。
被召回的“阻绝者”级歼星舰,则有更重要的用途,这类舰船配备重力井投影器,是拦截敌人超空间跳跃的关键。
加之其姊妹舰,一线歼星舰的实际数量可以增至11艘。
这个数字虽然可观,但对索龙的计划而言还是不够,他需要更多舰船,且已找到获取1艘的线索,相关计划也即将激活。
快速浏览哈姆造船厂的情报后,索龙既看到了机会,也感到痛心,那里是新共和国的秘密造船厂,囤积了大量受损的帝国装备,却在缓慢拆解。
至少4艘“帝国”级歼星舰、20艘低级舰船,以及大批tie战斗机正被拆成废铁。
他这边为装备短缺焦头烂额,新共和国却在浪费宝贵资源。
可如果让新共和国完成修复,局势只会更糟。
而且,因资金不足,船厂工人正优先拆解那些修复难度大、成本高的舰船。
这让索龙意识到,必须加快计划,否则“帝国装备坟场”将不复存在。
靠在椅背上,索龙陷入沉思。
“同样的伎俩用两次?不行,敌人不会两次掉入同一个陷阱……除非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误以为已摸清我的路数!”念头一闪,索龙明白计划必须大幅调整。
可是,现有力量足够支撑吗?
男爵有过明确暗示“需在运输合同签订前完成袭击”。
具体日期虽是未知,但索龙确信返回坦格林后不难查到,这也意味着,他只有一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提出查询运输招标时间?
索龙立刻否定,这会显得过于可疑。
帝国内部不乏聪明人,很容易将他的查询与访问达斯坦星区的行为联系起来,而男爵正急于赢得那个招标项目。
因此,他必须加快解决与海波里、新科夫、加姆·贝尔·伊布利斯、奈尔斯·费里尔相关的问题,更不用说“锋刃舰队”这个关键目标。
“锋刃舰队”的机械问题,或许能通过追加资金与克隆技术人员解决,但船员配备仍是难题。
生产一批抗精神错乱的克隆人需14天,现有1万6千个斯帕蒂克隆缸运行,一批量克隆人仅能满足8艘无畏舰的须求。
一个标准月可完成2个克隆周期,产出3万2千人,配备16艘无畏舰;
若让闲置的4千个克隆缸恢复运行,两个月可多生产2万克隆人,额外配备10艘。
但“锋刃舰队”共有近200艘无畏舰,这意味着他需要4到5个月才能让整个舰队恢复战备。
这个周期恰好与他原定“年底全面袭击斯卢伊斯·万”的计划契合,他本就打算让斯卢伊斯星区的大战成为索龙战役的收官之作,而非比尔布尔吉战役。
“放弃与达斯坦男爵的合作?太愚蠢了。”索龙迅速否定这个选项,合作破裂不仅意味着失去补给来源,还可能招致男爵的报复。
因此,必须遵守协议,哪怕这会打乱内核计划。
“不能两次用同一策略,不能推迟攻击哈姆,也不能让斯卢伊斯·万袭击失败……现有舰船不足以同时攻击两个造船厂,即便拿到‘锋刃舰队’,也来不及在期限内让它们服役。”
索龙揉了揉眉心,突然想到了军阀津奇的旧事。
当年津奇曾雇佣赏金猎人和海盗攻击夸特。
虽然雇佣势力会花费巨资,但他现在恰好有足够的资金。
这意味着,计划可以回归最初设想,仍以斯卢伊斯·万作为终点,同时用雇佣力量牵制哈姆的防御。
可又有另一个现实问题,如果要扩充舰队,需要更多克隆人,仅1艘“帝国”级就需要3万7千名船员,相当于两批克隆人的总量。
因此,他必须解决克隆缸的复制问题,是只能修复现有设备,还是能自主增加数量?
索龙对前者并不确定。
但对后者应该可行,这也直接关系到后续人力补给的效率。
在获取舰船方面,“冒险者号”是最明确的目标。
那是一艘帝国“二号”泰里克掌控。
尽管该舰武器与防御系统不完整,但机动性没有问题。
这个人物过于危险,索龙计划在夺取“锋刃舰队”后就将其清除,避免泄露后续计划。
一个掌握着他所有信息的活口,对于那些意图瓜分这个银河系的人来说,是个太诱人的目标了。
有趣的是,索龙也是其中之一。
但他只担心疯狂的帕尔帕廷。
更巧的是,疯狂的克隆绝地乔鲁乌斯正在猎杀科兰·霍恩。
索龙瞬间理清了逻辑链条。
而乔鲁乌斯的追杀,恰好能成为“制造危机”的导火索。
“因此……这盘棋可以这么下。”索龙的眼神逐渐锐利,计划的轮廓愈发清淅,“很快,事情就会变得有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