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银河系里,超空间航线就如同索龙故乡的公路,是星际旅行的命脉。
整个银河只有五条内核“干道”。
佩勒米安贸易航路、科雷利亚航路、科雷利亚贸易脊椎、里姆马贸易航路与海迪安航路。
从名称便能看出,它们最初是为促进银河早期贸易而生,直到后来各局域爆发冲突,才被用于军队调动。
而在这五条主航线之外,次要与局域性航线多达数千条,其中不少甚至不为大多数银河居民所知。
走超空间航线,比直接在星球间穿行快得多。
用“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和“在乡间小路上跋涉”来形容两种方式,再贴切不过。
这就产生了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若两颗行星直线距离一千光年,“直接穿越”可能需要一周。
但走一条绕远五、六倍的超空间航线,反而可能两三天内就抵达。
一个更直观的例子,就象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要么绕着分隔两地的森林走公路,要么直接“穿林而过”,后者看似距离短,实则耗时更久。
无论如何,导航计算机与超空间驱动器确实极大缩短了银河系内的旅行时间。
超空间驱动器等级越高,飞船在超空间内的速度就越快。
绝大多数星际飞船都配备主超空间驱动器与备用驱动器,以“喷火兽号”为例,其主驱动器为2级,备用驱动器等级则低得多,启用后会大幅增加旅行时间。
为何不统一给飞船装“高等级”超空间驱动器?
答案很简单。
成本。
主力舰的造价中,超空间驱动器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且飞船体积越大,需要的驱动器就越大,二者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比如“喷火兽号”的主超空间驱动器,单本体就有九层楼高,还不算配套的辅助系统。
显然,这种尺寸的驱动器绝不可能装到货船上,货船的驱动器要小得多,毕竟它们的体积有时比帝国级歼星舰小上百倍。
索龙还了解到,行星间旅行必须设置起点与终点坐标,超空间驱动器性能越好,能计算的中间坐标就越多。
2级超空间驱动器仅在速度上略逊于1级,运作原理基本一致,但价格便宜好几个量级,维护也更简单。
当年银河帝国从共和国重组后,认为无需再与独立星系邦联残部“竞速”,参议院的“经济学家”便主张给主力舰装2级驱动器。
性价比更高,效果却相差不大。
这恰好体现了帝国军工的内核思路,牺牲部分性能换成本优势,追求数量规模。
而新共和国的做法则截然相反,这点索龙早有察觉。
因此,根据超空间驱动器的尺寸、型号与等级,它能在起点和终点间规划出包含“中间坐标”的特定航线。
驱动器越好,可跳过的中间坐标越多,无需频繁脱离超空间重新校准。
共和国大军时期的战斗机,大多只能处理十个左右的中间坐标。
而新共和国的“十字翼”及其他太空多用途轻型飞行器,配备的超空间驱动器更为先进,能支持更长时间的连续跳跃,具体航程则取决于燃料舱容量。
还有一个有趣的设置,处于超空间跳跃中的飞船,可随时中止跳跃。
无论在导航系统已知或未知的空间。
但后者极其危险,在未测绘的超空间局域强行中止,很可能连飞船残骸都找不到。
不过还好,索龙目前所处的宇宙局域,测绘程度还算较高。
思绪回到当前任务,索龙看着全息星图上代表“十字军号”的虚线轨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转向“北方”。
那里还有另一条相似的轨迹。
这个决定其实有些仓促,甚至带着几分绝望,与他一贯严谨的风格不符,但却是眼下唯一的选择。
他激活全息投影仪,向正驶向潘托洛明星的另一艘飞船发出通信请求。
通信接通的瞬间,“复仇女神号”指挥官的影象出现在画面中,他微微颔首,动作幅度小到几乎难以察觉:“索龙元帅。”
接着,他直入正题,语气严肃:“计划有变,命令你部立即脱离超空间,重新设置航线,目标为多洛马尔星区的潘托洛明星。”
“正是。”索龙点头,解释道:“潘托洛明星的‘珊瑚’水下赌场里,有我需要的人……霍夫纳船长。此人与坦格林星球帝国情报部基地遇袭事件有关,我要活的。”
他顿了顿,补充关键要求:“记住,任何人都不能知道你们的目标是霍夫纳,我们的主要对手是个信息贩子,一旦他察觉我们的真实目的,就会意识到我们想切断叛军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也就是他本人,这可能引发无法挽回的后果。”
“我明白了,长官。”德立刻收敛神色,语气坚定:“我立即执行命令,另外,是否需要通知杰德女士参与此次行动?”
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杰德参与,既能检验她的忠诚度,又能增强行动实力。
但风险同样存在……万一行动失败,霍夫纳要是泄露了“锋刃舰队”位置的相关信息,杰德很可能做出不理智的举动。
索龙暗自叹息,眼下还不能对任何人完全坦诚,在确认双方利益完全一致前,他只能“暗中”利用杰德。
但或许,这次可以冒险一试?
“需要。”索龙最终决定,“让她带领几名冲锋队员,伪装身份登上‘珊瑚号’,负责搜寻并捕获霍夫纳,一旦确认目标被控制,就将此次行动伪装成普通抢劫,我记得‘珊瑚号’上应该有不少信用点,对我们后续行动也有帮助。”
显然,这位正统的帝国舰长并不喜欢“伪装成劫匪”这种方案,但他并未提出异议。
“我明白命令了,长官。”他沉声回应,“现在可以执行了吗?”
“开始吧。”索龙说完,关闭了全息投影仪。
赌注已下,再无回头路。
就在这时,通信器再次响起,传来佩雷恩船长的声音:“元帅,长官,抵达坦格林的飞船已由登船小组初步检查,确认无威胁,目前已准备将它们对接至轨道维修船坞的外部节点,进行详细检查与必要维修,至于雇佣兵的船只,仍按过滤协议停留在火炮射程外,待确认完全安全后再允许靠近。”
“做得好,船长。”索龙赞许道,“按计划安排即可,另外,通知费里尔先生和贝恩先生,我一小时后会见他们。”
“是,长官。”
“还有一件事,船长。”索龙忽然想起伊戈尔船长之前的报告,提醒道:“根据之前的情报,此次抵达的民用货船应为三艘,但我们只邀请了两位客人,第三位是谁?”
通信那头传来一阵短暂的沉默,随后佩雷恩的声音带着几分懊恼:“请稍等,长官,我们的密码员正在核查对方的身份数据……这些数据明显是伪造的,目前正在数据库中比对引擎特征码……找到了!这艘船名为‘狂暴的伊沃克人号’,是一艘海盗船,船长名叫提贝罗斯,因在新共和国七十多个星区内犯下多起罪行被通辑。”
“对方有发来任何讯息吗?”
“暂时没有,长官。”佩雷恩回答,紧接着传来一声低沉的咒骂……显然是发现了新情况。
他立刻道歉:“抱歉,长官,对方似乎意识到身份已被我们识别,刚刚发来一条信息,内容是‘为帝国效力而来’,附有提贝罗斯的签名,是否需要下令摧毁这艘海盗船?”
“不必。”索龙沉思片刻,做出决定:“邀请他们所有人到坦格林星总督官邸会面,要求不得携带随从与武器,通知总督,安排人手监视他们的船只,另外,给我准备好航天飞机,会面时,我需要手头有提贝罗斯的详细资料。”
……
坦格林星总督官邸外,一队帝国冲锋队正护送着三名特殊“客人”进入建筑。
这场景颇具讽刺意味。
要知道,六年前,这些冲锋队员还在中环星域四处追捕提贝罗斯,誓要将这个袭击帝国贵族、劫掠商船的海盗绳之以法。
而现在,他们却要护送他与帝国高层会面,甚至可能为他提供工作。
若海盗圈子里的传言可信,帝国给出的报酬还相当优厚。
提贝罗斯,“狂暴的伊沃克人号”的船长,此刻正跟在费里尔与韦恩身后。
他看着身旁装腔作势、满口大话的雅佐·韦恩,又瞥了眼不停抽着劣质雪茄、烟雾缭绕的奈尔斯·费里尔。
心里暗忖,要是能拧断这两个家伙的脖子,接下来的日子肯定会轻松不少。
但他很清楚,这两人现在为帝国效力,而自己也想争取这个机会,只能暂时忍受这份烦躁。
提贝罗斯很庆幸自己戴着那副特殊的呼吸面罩,这是他年轻时在角斗场的战利品,当年他劈开了一个曼达洛叛逆战士的头颅,从此便将这副面罩带在身边。
就象他那对用贝斯卡合金与其他金属溶铸而成的战镐一样,这对战镐是他最早的战利品,陪伴他走过了十多年。
从父母双亡、流落街头,到成为一方海盗首领。
他打量着眼前的总督官邸,只觉得平淡无奇。
简朴的灰色杜拉钢建筑,线条棱角分明,毫无特色可言。
“真是无聊。”他在心里嘀咕。
进入官邸前,冲锋队员要求所有人交出武器。
提贝罗斯面无表情地从身上摸出两把爆能枪、数柄投掷刀、可伸缩链枷、几枚手雷、另一把隐藏的爆能枪、一枚地雷、短剑、多个雷管,甚至还有一副绞索与格斗手套。
直到冲锋队员要求他交出那对战镐时,他才露出明显的抗拒神色。
提贝罗斯俯视着面前身穿白色塑钢装甲的冲锋队员,眼神锐利如刀,又扫了眼旁边几个举着爆能枪对准自己的士兵,最终还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面罩下传出的气流声,竟有几分象已故的达斯·维达。
他将战镐轻轻放在金属探测仪旁的桌子上,顺从地走过扫描仪,听到机器发出“哔哔”的警报声时,忍不住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