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帅。”佩列恩干脆利落地应声,停顿片刻后,神色带着几分尤豫开口,“您以往有过通过超空间移动轨道空间站的经验吗?”
“没有。”索龙坦然承认,反问道,“你呢,舰长?”
“从来没人这么尝试过。”佩列恩语气凝重,“我实在不确定,拆解c30c的导航计算机、备用超空间引擎,再加之推进器、机动引擎和制动引擎,花这么多时间做这种‘手工改造’,到底值不值得。”
“没有结果,本身也是一种结果。”索龙眼神锐利如鹰,“至少能确认哪些方案行不通……当然,前提是这次尝试失败了。”
佩列恩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计划的说服力存疑,“元帅,我还是担心,从轨道扔下小行星,再散布些‘偷来的’轨道空间站碎片,布下的这些饵叛军不会相信。”
“不是偷来的,是缴获的,舰长。”索龙语气严肃地纠正,“请分清‘犯罪赃物’和‘胜利战利品’的区别……另外,不必在意他们是否相信,关键是保密,贝什小组实际捕获的小行星,比扔到行星上的要多得多。只要这个秘密不泄露,下一部分计划就不用调整。”
计划到底是什么?
佩列恩更加疑惑,但索龙没有继续解释。
“元帅,”佩列恩继续汇报工作,“来自菲尔韦系统的那艘‘突击级’巡洋舰指挥官,是否要予以处罚?”
“理由是什么?”索龙挑眉。
“他违反命令,没把俘获的‘卡拉克’级送往比尔布尔吉,反而驶向了奥德-帕德隆系统!而且两艘受损舰船的船员还没补满编制!”佩列恩语气带着几分愤慨,显然觉得这种行为必须惩戒。
“但他的擅自行动,帮我们多俘获了一艘护卫舰。”索龙嘴角勾起一抹淡笑,“这种主动性不该受罚,反而要奖励这位年轻人,以我的名义表扬他,授予嘉奖,另外……调他去指挥那艘俘获的‘卡拉克’级。”
“把中型巡洋舰指挥官撤职,转去指挥轻型巡洋舰?”佩列恩满脸惊愕,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这难道不是惩罚吗,长官?”
“如果伴随官方嘉奖和明确鼓励,就不是惩罚。”索龙语气笃定,“聪明的军官,会明白这一举动的用意;至于那些愚钝的……照目前的战事节奏,他们也活不了太久……对了,有阿斯塔里翁中校的消息吗?”
“还没有。”佩列恩摇头,“他们还在途中,预计明天抵达。”
索龙微微颔首,随即下达一条新指令:“通知比尔布尔吉船坞,一旦俘获的运输船抵达,立刻激活维修工作。我们需要修复六艘‘突击级’、一艘‘卡拉克’级轻型巡洋舰、两艘‘尼布隆-b’型护卫舰,还有一艘ark i型护卫舰……对我们的舰队来说,这可是不错的补充,你觉得呢,上校?”
“再加之缴获的十一艘‘小帆船’巡逻舰和一艘科雷利亚dp-20护卫舰,我们其实已经组建起一支轻型舰队了。”佩列恩分析道,但随即又面露难色,“但要修复所有舰船的系统故障,至少需要一周。”
“我知道。”索龙语气平静,“所以会推迟对海波里行星的袭击,刚好能利用这段时间做些准备……联系诺格里人,传达我的命令,立即前往海波里,探查战斗机器人生产线的具体位置,同步发送行星所有情况的详细报告。”
说到这里,索龙话锋一转:“对了,那位‘大师’现在情况如何?”
“他待在自己的舱室里,行动结束后一直在休整恢复。”佩列恩如实回答。
“看来短期内指望不上他了。”
索龙暗自思忖,乔鲁乌斯暂时安分下来也好,省得碍手碍脚,但满足他“愿望”的事也不能拖延太久。
“通知乌比卡托特指挥部,我希望与他们会面。”舰队选择去坦格伦维修,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颗行星上有乌比卡托特的情报基地,“就这些事了,舰长,你可以退下了。”
佩列恩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转身离开索龙的舱室,一如既往地留下索龙独自沉思。
坦格伦,外环莫什代恩星区的一颗行星,地表遍布岩石,环境恶劣至极,在军事坐标网格中被归类为o-4区块。
但这些都不是它的内核价值所在。
在索龙被授予帝国最高统帅全权前不久,科雷利亚人加姆·贝尔·伊布利斯,这位曾在旧共和国乃至帝国初期担任参议员的“游击队员”,突袭了坦格伦星系。
他摧毁了地表的乌比卡托特基地,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帝国情报部门。
更让帝国颜面尽失的是,当时坦格伦有三艘“帝国级”歼星舰驻守,却没能阻止袭击,更没能惩处这个挑衅者。
索龙打算好好利用这个“旧怨”。
当然,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
不过在此之前,索龙必须先明确一个问题。
自己到底要对谁开战?
这位前参议员在科雷利亚人中威望极高,曾领导当地的起义组织,也是叛军的内核思想推动者之一。
帕尔帕廷曾试图除掉他,最终却只害死了他的家人,贝尔·伊布利斯因此转入地下,对帝国展开持续的武装斗争。
如今,他手握一支小规模舰队,正是这支力量,不久前冒犯了索龙麾下的情报人员。
如今,那里有十艘不同级别的歼星舰在白白消耗燃料,还有十到五十艘其他级别的战斗舰船驻守。
从战略角度看,这种部署并非毫无道理。
坦格伦拥有轨道船坞,既能维修舰船,若有充足资源,甚至能建造新舰。
但问题在于,现在的坦格伦既无资源,也无资金支撑这些工作,更糟糕的是,为了防止起义,当地原生居民已被一位帝国莫夫屠戮殆尽,如此一来,根本没人会免费为帝国干活。
实际上,乌比卡托特掌控着坦格伦的一切,包括那支掩护舰队。
他清楚地记得,在索龙元帅“死后”,坦格伦最终陷落,那些驻守的飞船全被新共和国摧毁。
既然这些舰船迟早要被毁,不如为自己所用。
追捕这位前参议员,能同时达成多个目标。
首先,能搭建起索龙与帝国情报组织指挥部之间的桥梁。
索龙帮他们复仇、挽回颜面,作为回报,他们得提供实际支持。
表面上,他身为帝国最高统帅,有权调动任何资源,但现实是,帝国官僚军事机器早已一盘散沙。
之前向帝国情报局请求调派特工,结果被乌比卡托特推诿,只派来一个isb特工作为应付。
这种“形式上的回应”根本无法满足须求。
索龙当然可以强令执行,但在这个军官、官员各自为政的混乱时期,强硬命令只会适得其反。
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逐个谈判,而“互利互惠”是最好的敲门砖。
只有让双方都能获得实际利益,合作才能有效推进。
索龙不需要反间谍人员执行“外勤”任务,而isb派来的分析师,水平就象“欢呼者级”突击舰……不算最差,但远称不上优秀。
不过他总有办法让每个人在银河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尤其是“人员管控”领域的专家。
他深知自己需要专属的安全部门,而派给阿斯塔里翁中校的任务,本质上是一场测试,只为看看他能否协同工作,或是将他调至麾下会不会变成双方的负担。
现在的索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人手,尤其是帝国情报局的外勤特工和分析师。
舰队情报部门的表现虽算不错,但这离不开他的精准提示,即便如此,还是浪费了不少宝贵时间。
当务之急,是激活几条关键事件链,这对实现他的生存计划至关重要。
与帝国情报指挥部创建友好关系,无论对当下的短期任务,还是未来的战略胜利,都大有裨益。
唯一的问题是,对方是否愿意接触。
乌比卡托特作为帝国情报组织的智囊内核和任务发布者,向来神秘莫测,就连外勤特工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
但索龙身为海军上将、帝国最高统帅,他们没理由拒绝会面。
为了展现善意、推动合作,索龙甚至可以送他们一座“戈兰ii型”空间站。
当然,前提是空间站能安全通过超空间航行,至少能基本完整地抵达目的地。
目前这支舰队由三艘“无畏级”重型巡洋舰组成,也可能已经扩充到六艘。
它们并非伦迪利星际飞船公司生产的量产型“无畏级”,更不是义军同盟用零件拼凑的粗制滥造的ark ii型攻击护卫舰,而是来自“锋刃舰队”,这支失踪了近五十年的舰船集群。
“锋刃舰队”是当年重建旧共和国舰队的尝试产物,一场瘟疫摧毁了旗舰船员,幸存的人因恐慌下令整个舰队跳入超空间,从此杳无音信。
这支舰队自动化程度极高,只需约两千名船员就能运作,而不是常规舰船所需的近两万人,对目前人手紧张的索龙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助力。
后者恰好卖给了伊布利斯六艘“无畏级”,据索龙记忆,霍夫纳现在正躲在某个海洋行星的赌场里,挥霍卖船所得的钱财。
如果能知道具体是哪颗行星,事情会简单得多,但眼下只能按部就班,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