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第131章(1 / 1)

“粮食集团则面向全球,和各地农户签采购协议,甚至买地种植。”

廖一远对医疗还懂一些,但对粮食这块不太理解:“粮食?”

“没错,”林峰点头,“国内肯定行不通,没法签这种合同,但其他国家可以。现在国际上有几个大型粮食集团,我要和他们竞争,主要经营大豆。”

廖一远明白了,点了点头:“好的,这些我会向上级汇报。感谢林峰同志为国家所做的贡献!”

林峰表情严肃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很多人不明白,但我很清楚——我的出身、我的肤色,决定了我和国家无法分割,和西方不可能真正亲近,顶多有限合作。”

“所以,只有国家强大,我才有底气。”

接着他又笑了:“在外面,我总算可以当个资本家了!”

“哈哈!”廖一远大笑起来,觉得林峰这人真是清醒。

如今国内象他这样清醒的人几乎没有。很多人改革开放一开始就变卖家产跑出国,林峰却不一样。

当然,林峰在港岛置业,肯定也留了一手。这点大家心照不宣,尤其林峰收藏了不少东西,还在港岛买了块地,报建的是私人博物馆。

具体的动工时间尚未确定!

关于林峰的情况,外界所知甚寥寥,国家调查到的信息也有限,毕竟他系统隐蔽,并且不断为他提供现金、物资与技术。

现金虽越来越多,但始终是软妹币,似乎币种固定,即便来到港岛也未获得港币。

物资主要是食品和种子,如今种植与养殖空间已满,林峰仅取部分食材使用。

技能方面则十分丰富,因此他选择踏入医药行业,兑换生物、化学、医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林峰送走廖一远后,继续待在茶室里,又点燃一支烟,静静抽着。

他心中思量着廖一远今日的到访,亚视收购可能只是试探。虽然林峰答应得痛快,但他原本并无在港岛发展的计划。

而且,有一个问题两人始终未谈:林峰在内地并无其他产业布局设想,而高层领导其实希望他向外发展。

林峰确实有拢断的能力,但如晶圆、芯片等领域,在国内技术尚不成熟,投资大、发展慢。

汽车方面则缺乏优秀发动机与材料。

他所涉足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和高精尖人才投入研发,且成果何时问世仍是未知数。

尽管申请了大量专利,其他国内企业要想发展,必须绕开林峰的专利。现在没人敢山寨他的专利,毕竟机床和芯片都离不开林峰的供应。

归根结底,高层领导还是希望林峰走出来。他们大概也看出林峰无意继续扩张产业,不过此事并未明说,而是通过明暗两件事同时传达。不得不说,这方法不错,只是隐晦提醒,接不接受全由林峰自己决择。

说白了,还是外汇不足。林峰出口商品不多,虽然北极星家电畅销,但国外已出现仿制品——虽非完全仿造,却在外形上做了新设计。这并不难,即便申请了外观专利,也难以阻止。即便起诉,也难有结果。

林峰的异军突起令外国家电企业措手不及,抢占了一部分市场,且成本远低于对手,即便出口,售价也能与对方持平。

不考虑其他因素,双方站在同一起跑在线竞争。

当然,林峰最好在国外设厂、建研发中心,以更好地适应当地政策,但他对此并不热衷。

因未来或有许多麻烦,到那时林峰已老,这些麻烦可能转嫁到儿子身上。家电行业或许麻烦少些,但谁又说得准?

比如欧洲未来经济不景气,常对外企罚款,尤以电子通信行业为甚。

思忖片刻,林峰拿起电话,打给周嘉华。

“老板!”周嘉华接起电话。

“亚视的收视率怎么样?”林峰问道。

周嘉华汇报道:“收视率非常理想,全天各时段都超越了无线,不过根据调查,无线正准备推出一部新剧,将动用大量一线演员,我们目前只挖来了其中几位。”

开播短短数天,亚视便成功吸引了大量观众,但眼下的优势仅是暂时的。

林峰提醒道:“我明白了,亚视此刻绝不能松懈。无线刚被挖走大批骨干,人手正处于紧张状态,但他们很快就会完成调整。一旦招聘到位,必然会进行内部重组。”

“我们清楚这一点,”周嘉华回应道,“即便他们招聘新人,也多是生手,想要模仿我们的模式并不容易,尤其是在新闻节目方面。”

“此外,他们不敢贸然抄袭综艺节目。访谈类或许尚可,但其他创意若被复制,我们的律师团会很乐意采取行动。”

“很好。”林峰满意地点头。亚视现已步入正轨,待几年后完全稳定,形成良性循环,他便无需如此密切关注。

“另外,亚视已有自办杂志,再收购几家中小型报纸进行集成。完成后,我将召开会议。”林峰补充道。

周嘉华略显惊讶,“老板,您打算加大在港岛的投资?”

周嘉华虽近年趋于安稳,但才华未失,否则林峰也不会聘任他。

“是的,原计划有些变动,国内希望我增加对外投资。”林峰揉了揉太阳穴。

“内地已经开始向外拓展了?”周嘉华有些意外。

“不,目前只有我。”林峰解释道,“主要原因是外汇短缺,但对方表达得很含蓄。这事主要还是看我个人意愿,不过既然国家有需要,我愿意承担这份责任。”

“其实通过金融手段赚钱更快,但后续隐患太大……先调查一下港岛目前的土地情况,我计划大规模收购,并成立传媒集团、粮食集团和医疗集团。”

“传媒集团以亚视为内核,扩展杂志和报纸业务。”

“粮食集团……我打算在港岛创建榨油厂,生产食用油和牲畜饲料,主要加工大豆。同时,在美利坚西海岸购置土地种植,并与全球农户签订收购协议。”

周嘉华认真聆听,心中默默评估这些行业的潜力。

“医疗集团则计划设立一所医学专科大学、一家医院、一个研发中心和一座制药厂。”

周嘉华心中震撼,老板的布局可谓宏大!

三大集团中,传媒集团相对容易操作,毕竟亚视已完成改组,正稳步发展。

粮食集团也较为可行,但医疗集团挑战巨大,堪称从零开始的大规模建设。

仅基建一项便是庞大工程!

“好的,我会尽快整理地皮资料。不过如此大规模的投资,现有投资公司的人手可能不足。”周嘉华提醒道。

“我明白,开始扩招吧。未来三大集团的财务和监管仍由投资公司负责,相关职业经理人的招募可面向全球,通过猎头公司进行。港岛本地难以找到合适人才。”

“是,我会尽快安排。”周嘉华挂断电话,揉了揉额角。他原本很满意这份清闲高薪的工作,如今却要开始忙碌了。

491 廖一远将林峰同意的消息汇报后,大领导总算松了口气。这件事一直是他心头重担。

林峰天资过人,又勤学不辍,眼光与能力极为出众。他的产业多选择国内空白的领域,家电集团也主攻出口,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但令人不解的是,林峰似乎不愿向外拓展。当前国内资金匮乏,引进外资本是发展要务。可若林峰继续在国内扩张,难免形成新的巨头,甚至走向拢断——这在我国体制下是不被允许的。

但若让林峰停滞不前,又是对人才的浪费。此前高层试探性地请他收购亚视,正是想看看他在其他领域能否施展拳脚。结果出人意料,林峰不仅做得来,而且做得漂亮。于是廖一远立即登门拜访——既然国内空间有限,不如引导他向外发展。

林峰显然领会了意图,并提出了粮食与医疗两个方向。不过,他仍将发展重心放在港岛,看来确实无意真正“走出去”。或许他有所顾虑,他对廖一远说的那番话,其实高层也认同:不能指望那些靠掠夺起家的西方国家讲什么道义。

也罢,先在港岛试试看吧。林峰同志还年轻,未来大有可为。

……

“爸!”林毅与红姑回来了,“您今天又没出门?总待在家里不好,该多出去走走。”

林峰放下报纸,看向儿子:“以后想在家待着都难了。”

“怎么了?”林毅和红姑一愣,两人没急着回房,先坐了下来,“您要回内地?不是说明年春天吗?”

“不是,是要开始忙了。”林峰解释道,“今天银都机构的廖一远来过,转达了高层的想法,希望我继续发展,但重点不在内地。毕竟我涉足的产业体量太大,容易形成拢断,对国内发展不利。”

林毅有点委屈地说:“爸,我这辈子怕是超不过您了。”

“哈哈——”林峰拍拍儿子的肩,“我对你没那么高要求,甚至没什么要求。你的人生自己决定,别太累就好。”

红姑在一旁笑了。她第一次见丈夫露出这样孩子气的一面。说实话,林毅起点太高,想做出成绩确实不易。好在公公一向开明,从不强求什么。

“好吧。”林毅其实也明白,只是父亲一直是他偶象,“对了,日本房地产现在过热,这时买院线不太明智。我想先在韩国布局,再转向东南亚。日本那边……我总感觉他们的经济不太对劲。”

林峰满意地点了点头,“不错,他们的货币升值很快,这样出口方面会慢慢出现大问题,美利坚这是拿岛国来回血,补充自己!”

“之前的广场协议就是这个作用,所以我提前把港岛的外汇都换成日元,等升到高位之后再换成美元,中间的差价赚了不少,而且现在日币的购买力也很强,直接使用也没问题。”

“这是我给你们出的题目,看来你们完成得很好,继续用心做吧!”

林毅恍然大悟,“您放心,我们会用心的。不过您接下来打算发展什么行业?”

林峰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接着说道:“传媒集团组建完成之后,我会交给你们俩负责。现在你们可以先做一份关于电影的报纸,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考虑!”

“如果做成了,到时候就并入传媒集团。单靠院线的发展,锻炼效果有限。”

林毅皱起眉头,“爸,之前您没打算在港岛发展,得罪那些社团倒没什么,但现在我们在这边扎根了,怎么办?”

林峰一摆手,“他们从来不是问题!”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帝王串串烧 规则怪谈:开局天赋是迷你小幽灵 从狐仙开始香火成神 别崩了,反派大人 至强龙尊叶辰 重回古代:分家,除族,立世家! 公子风流世无双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修仙:我有一座随身仙府 快穿囤货,我在时空裂缝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