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130章(1 / 1)

“好的,我可以帮你问问。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倒是知道,他是自学的。即便每天要工作,他还是坚持看书自学,工厂里那些产品都是他自己研发的!”

“甚至有些买不到的机器,他也会亲手制造。我先生一直很敬佩他的父亲。”

“太好了,我现在对老板有了更多了解。不过今天的主角还是你,别忘了帮我问问!”主持人风趣地将话题转回到红姑身上。

接着聊到院线的事,红姑重点说明了院线的原则:保持中立,不自制电影,但会成为港岛电影行业的标准线。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主持人问道。

红姑解释道:“以前的电影市场比较混乱,常有人租个机器就去拍片,这样既分散资源,又扰乱市场规律,跟风现象也很严重。”

“你最近有看电影吗?”

主持人点了点头,“当然看了。现在每家影院都同时上映好几部片子,说实话,我都不知道该怎么选。”

“这就对了。多厅放映有很多好处,可以同时上映多部影片,给观众更多选择,而且同期的影片类型尽量不重叠。”红姑说。

“让观众看到更多自己喜欢的类型,同时也促进电影之间的良性竞争,推动大家在拍摄上更加精益求精。”

“这是在推动整个电影行业的发展。现在港岛电影正值黄金时期,最重要的不是赚钱,而是发展。”

“特别是要提升在亚洲的影响力。院线正在向外拓展,进入其他国家和地区,方便港岛电影的海外发行,帮助电影公司赚取更多利润,让他们有更充足的资金去发展。”

“如果形成良性循环,港岛电影在亚洲的影响力将不断扩大。”

主持人露出惊讶的表情,“真没想到,院线似乎把整个电影行业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身上?”

“是的,这么做其实也是为了院线自身的发展。毕竟,院线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好电影啊!”红姑笑着说,“没有好电影,院线怎么卖票呢?”

这类访谈节目的内核,通常是被邀请的嘉宾,他们的名人效应和个人经历是关注的重点。

在港岛,财富密码总是特别吸引人,当然花边新闻也是。具体聊什么,大多需要提前沟通。

像红姑这样刚结婚的女性,主持人不会涉及情感八卦,不管她有没有相关经历,这类话题本身就不太得体。

如果是花花公子类型的嘉宾,倒是可以多聊聊感情生活,但最好也不要牵涉他人,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访谈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节目结束,邵爵士才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他今天几乎看了一整天电视,只在上午和下午重播旧剧时小睡了一会儿。

“要休息了吗?”方女士连忙问道。

“不,再看看。”邵爵士摇了摇头。

方女士有些着急,“可他们要播到凌晨两点呢,还是我来盯着吧!”

邵爵士仍旧决心要仔细研究他的对手。他一生起伏跌宕,碰到的对手数不胜数,但这一次的威胁最为强烈。

对方不仅财力雄厚,出手也极其果决,针对无线的挖角行动就象雷霆一击,毫不拖泥带水,一次性付清了所有违约金。

根本不给他任何周旋的馀地!

林峰的资料如今已不是秘密,很多人调查过他。他靠科技与实业起家,这是港商难以比拟也不愿涉足的领域——投入大、回报慢、风险高,还需要技术实力,而港岛很难有大手笔投入研发的环境。

华资才刚刚崛起,趁着英资撤离收购了一些地皮与房产。

几次收购算不上什么大手笔,都是长期布局的结果;可林峰不同,他直接用钱开路。

看似简单粗暴,象个暴发户,但速度太快,根本不给旁人反应的时间。等大家注意到他时,他已站稳了脚跟。

院线和电视台,两项业务关联不大。他承诺院线不参与电影投资与拍摄,但没说不让电视台参与。

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插手电影制作,再利用院线大规模盈利。

邵爵士思前想后,不得不对这个对手高度重视。

……

林峰并不知道有人把他视为极具威胁的对手。即使知道,他也只会一笑置之。

他根本不会参与电影制作,这点利润他看不上,而且他也不打算在港岛与职工分享利润,因为这里的制度与内地不同。

他就是要让港岛人看到差距,只有看到差距,他们才会思考哪种制度更好。

林峰算了算时间,现在回内地的话,不到两个月又得回来,所以他决定不回去了。韩春明买好房产后,已回内地检查各厂情况。

各厂高管通过电话向林峰汇报,远程管理问题不大,一切已走上正轨,每个岗位都有直接负责人。

这种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让林峰可以真正放手。他也想借这次机会,试试这样是否真的可行。

等明年春天回去,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林峰不会阻断职工的上升信道,只要有能力、表现突出、积极进取,他都愿意为他们敞开机会。

内部必须形成良性循环,始终保持竞争力。

这天,他正在别墅里整理自己的收藏。多年来,数量庞大的藏品从未认真整理过,都是买了就直接收进仓库。

如今随着时间推移,他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林峰也不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终于有了空闲。

“老爷,有一位廖一远先生来访。”管家来到茶室通报。

“请他到这里来。”林峰只见过廖一远一次,但通过几次电话。亚视记者出国培训的事,就是林峰托廖一远传的话。

林峰没有动用自己的关系,毕竟收购亚视并非他的本意,没必要消耗人情。

廖一远很快来到茶室:“林峰同志,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林峰起身与对方握手后,邀请廖一远落座,并为他斟了一杯茶,“请用。”

“好茶!”廖一远赞叹一声,“这次来是向你道贺的。亚视改组后的节目我看过了,很有想法!”

林峰微微一笑,递了支烟给廖一远,自己也点上一支,说道:“我让亚视保持中立,新闻报道以客观为准则。”

“不过新闻选择上可以灵活处理,这样能在无形中向港岛民众传递信息。而且,关于内地的报道优先关注我的企业,这一点顺理成章,旁人也不会质疑。”

廖一远笑了起来,“说得对。不过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总不能一直报道你的企业吧?”

“可以报道改革开放的城市和尚未开放的地区,还有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林峰早有规划,“这样能吸引一批港岛投资者进入内地。他们一旦进入,很多信息就能通过口耳相传扩散开来。”

“只是我们的政策需要更完善些。港岛商人习惯做房地产,有囤地的倾向,他们可能买了地却不开发,等着升值。”

“有必要规定购地后三年内必须开发,以此约束他们囤地等升值的行为,否则对发展不利。”

廖一远眉头微蹙。他在港岛工作,清楚这种情况确实可能发生。“好,我会向上级汇报,这确实值得重视。”

林峰问道:“你这次来,不只是为了恭喜我吧?一个亚视还不值得专程道贺。”

廖一远笑了,“确实。这次来是想问问,林峰同志有没有意向向外发展?”

林峰眉梢一动,这个问题让他联想到许多,“是我在内地的产业规模太大了?”

“是的。”廖一远坦然承认,“虽然你的企业都是国内急需的产业,你也有意避免一家独大,但在某些方面,确实形成了拢断。”

“这对国家发展并不利。不过今后情况应该会好转。只是,先人一步,步步领先,你目前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还难以估量。”

“这次亚视改组让上级看到了你的能力。现在你完全有能力向外发展,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当然,主要还是看你的意愿。”

林峰并不意外。他抽着烟,心里有些尤豫——他本来计划早点退休的。

他在权衡这是否会影响退休计划。一旁的廖一远见他沉吟,不由得有些紧张。

这是他的任务,虽只是试探,但林峰一直做得很好,必须考虑长远影响。林峰目前的产业大多填补了国内空白,尤其是芯片——而芯片未来关乎国防。

林峰没料到国内反应如此迅速。他原本计划未来再出让股份,现在出手并不合适,毕竟企业不只属于他,也属于工人们。

“林峰同志,这件事不用着急!”廖一远终于开口了。这件事压力不小,他担心林峰会有别的念头。

林峰笑了笑,说道:“不用担心我怎么想,这类情况我早就预料到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快。我并不打算在国内继续扩大产业。”

“刚才我在想,我的退休计划估计要往后推了。想在海外发展,光靠林毅一个人恐怕难以把握。”

廖一远心里轻松了一些,故作轻松地笑道:“何必那么早退休?你身体明明很健康,多干几年完全没问题。”

林峰没有透露自己的计划,毕竟股份还要等很久才能出售,现在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他在画饼。

“好,那我就先在港岛发展看看。”林峰说,“本来没打算留在这儿,不过直接向国外发展未必是好事。”

“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将来我们国家强大之后,他们肯定不会让我轻轻松松赚钱。所以,选的行业不能太敏感。”

廖一远没想到林峰会想得这么远。一直以来,林峰都没涉足金融领域赚钱,即便有也是在港岛,而且只是靠外汇差价获利。

毕竟在金融行业捞钱容易被人盯上,甚至可能上某些国家的黑名单。林峰放弃了不少机会,老老实实赚些安稳钱。

廖一远问道:“西方不是常说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吗?”

“你信了?”林峰反问。

“……”廖一远一时语塞,“难道不是吗?”

“算了,不聊这个。我准备在港岛成立一个医疗集团和一个粮食集团,进军这两个方向。”林峰说出他的想法,“医疗集团主要研发和生产药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如晦传 穿成林妹妹,开局气晕王夫人! 嫌我白衣?转投曹操你别哭啊! 大明从资助朱元璋开始 偏执吻星 四合院:开局娶妻秦淮茹 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 凡人:你有掌天瓶?我有尘歌壶 疯王替我宅斗,我掌朝堂 大雍诡案录:法医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