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傍晚,原本晴朗的天空像被人打翻了墨瓶,墨色的乌云从西方急速涌来,转眼间便遮蔽了大半天空。狂风卷着松针呼啸而过,观星台的铜铃被吹得“叮当”乱响,像是在发出预警。
崔道演却异常平静,他背着手站在观星台边缘,望着西方低空,那里的昴宿本就由一群暗淡的小星组成,此刻更是像蒙了层灰布,每颗星旁都拖着淡淡的光刺,像被风吹散的火星。
“你看昴宿,”崔道演指着那里,声音在风声中依旧清晰,“今日星光黯淡,且有‘芒角’——星旁有光刺出,这是‘雨兆’。《天官篇》说‘昴毕为雨星’,这两宿一有异动,多半要下雨。今夜必降暴雨,伴有雷电。”
叶法善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昴宿的星光比往日昏暗许多,那些淡淡的光刺在乌云背景下若隐若现。他想起近半年的观测记录,连忙从屋角翻出厚厚的竹简,上面记着每次雷暴前的星象:
“三月廿一,昴宿有芒,夜降暴雨,雷为云雷,声沉如鼓。”
“四月初五,参宿动摇,子夜雷暴,火雷频发,劈中西院老松。”
“五月十二,毕宿变色,从白转赤,次日山洪,水雷毁堤。
他把这些现象与雷暴类型一一对应,像给不同的雷暴贴上了“标签”,贴在观星台的石柱上,抬头便能看见。
“光看星象还不够,得结合‘观云色’与‘测风候’。”崔道演指着东方天际,那里的云像倒扣的车盖,边缘整齐,底部平展,在风中缓缓移动,“早晨东方有‘车盖云’,且箕宿明亮,必刮东风,此时召‘风雷雨’最易,雷气会随着风势扩散,覆盖面广,适合驱散大范围的邪祟。”
他又转向西方,那里的云像鱼鳞,一片压着一片,排列整齐,颜色发灰:“傍晚西方有‘鱼鳞云’,且毕宿暗淡,多为‘干雷’(只打雷不下雨),雷气燥烈,容易引发火灾,非必要不可召。”
叶法善在竹简上飞快记录,笔尖划过竹片,发出“沙沙”声。他想起现代气象学中“车盖云预示降雨”“鱼鳞云预示干燥”的说法,原来古人早已通过长期观测总结出了同样的规律。
崔道演从屋角翻出一本泛黄的册子,封皮上写着“夏小正物候注”,是他年轻时手抄的孤本。册子用蝇头小楷写着每月的动植物变化与星象的关系:“‘四月,秀幽,鸣蜩’,此时若心宿居中,雷暴多在午后,因为蝉鸣时阳气最盛;‘七月,寒蝉鸣’,雷暴则多在子夜,因阴气渐生,寒蝉入夜才鸣。
他指着其中一页:“你看这‘五月,浮游出现’,浮游是阴虫,此时若柳宿当空,雷暴必带冰雹,因阴虫现则阴气盛,与柳宿的火气相冲,便成冰雹。”
叶法善茅塞顿开,他之前只关注星象与气象的关系,却忽略了物候这一环。他连忙跑到院子里,仔细观察:墙角的蒲公英开得正盛,檐下的燕子飞得很低,地上的蚂蚁正忙着搬家——这些都是下雨的征兆。
他把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观星台的石板上画出一张巨大的“雷暴先兆图”:横轴标星象(昴宿有芒、参宿动摇等),纵轴标云色(车盖云、鱼鳞云等)、风向(东风、西风等)、物候(蝉鸣、蚁迁等),中间用不同颜色的线条连接,标注出不同情况下雷暴的时间与强度。
画完图时,天色已完全暗下来,豆大的雨点开始砸落,“噼啪”打在石板上。崔道演看着图,眉头微蹙:“你这图虽细,却怕失了灵活性。天地之气多变,哪能全按图来?”
叶法善知道他的顾虑,却不辩解,只在心里记下,等着验证。
三日后,叶法善观测到毕宿的星光从白色变成了暗红色,又用布条系在竹竿上测风向,发现西风渐强,吹得布条猎猎作响。他对照“雷暴先兆图”蚁迁”的组合,推算出三日后有强雷暴,且可能引发山洪。
他把结果告诉崔道演,老道起初不信:“这几日虽阴,却无风无雨,哪来的山洪?”可叶法善坚持己见,还跑去山下的村落提醒村民加固河堤。
三日后,果然天降暴雨,倾盆而下,骊山脚下的小溪水位暴涨,冲毁了几户人家的篱笆。幸亏村民提前加固了河堤,才没酿成大祸。
崔道演站在观星台,看着被雨水打湿的“雷暴先兆图”,上面的线条清晰地指向“强雷暴,水雷为主,伴山洪”,与实际分毫不差。他叹了口气,对叶法善道:“你这图,比老道的经验还准。看来观星之学,也需与时俱进啊。”
掌握了气象星应,叶法善召雷时再也不是盲人摸象。他能根据星象预判雷气的强弱:看到参宿动摇,就知道“火雷”会很烈,提前在坛场周围洒水防火;看到昴宿有芒,就明白“云雷”会很广,扩大符纸的范围以覆盖更多区域。
他甚至能避开过于猛烈的雷暴,在雷气最“温顺”的时刻引雷。比如心宿居中、云色如车盖、东风拂过、蝉鸣阵阵时,召出的“云雷”既有力道,又不暴烈,能精准劈中目标,又不伤周围草木。
这日傍晚,叶法善看着心宿三星在暮色中格外明亮,东方的车盖云缓缓移动,东风拂过脸颊带着暖意,远处传来蝉鸣声声,知道午后会有“云雷”。他提前在坛前摆好避水的青石板,石板上画着辟邪符。
果然,午后雷声滚滚,叶法善凝神召雷,一道银蛇般的闪电劈下,精准地落在青石板上,符纸瞬间燃尽,雨水顺着石板流走,坛场的其他地方丝毫未受影响。
青禾在一旁拍着手笑道:“道长现在像能掐会算的神仙啦!”
叶法善望着天边的乌云,心中一片澄明。气象星应不是迷信,而是古人通过千万次观测总结出的天地规律,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密码。读懂了这些规律,雷法就不再是碰运气的法术,而是能精准掌控的力量,真正实现“顺天而行,应时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