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了再创世的秘密,放入那一缕「无名的追忆」。
谁人的面容在眼前浮现。
那逐火的人们
被遗忘的记述
如我所书
2仍愿将生世妆点
2-1
星“生来蒙承恶咒
那置人于死地的铅白与朱砂,
他都能亲手妆点逝者的容颜。
相传,她的技艺能给予任何一人美貌,
甚至使人改头换面。”
2-2
星“避世独处催生了诸般技艺,
也令她的住处颇为阴森——
此处招待过寥寥数人,
飞贼和织者有幸成为其中之二。”
“其间少女与万物交谈,
标本、茶具、甚至诸多枕头,
仿佛她能听见死物的回应。”
遐蝶“「我向来深居简出」(红)
「出于礼节,以此演练一言一行。」(红)”
星“她的解释难以尽信——”
“那交谈时的神情太过温柔,
若非言不由衷,
便是将所遇之人,皆视为孩童。”
2-3
星“人们如此口口相传——
由她划定的方圆内,
万事万物就此凝固,
逃离了岁月的河流。”
“那当然是在夸大其词,在战争的遗迹中,
人们只寻得了古老的狮首。”
狮首“此言非虚。(黄)”
星“它也已然濒临毁灭。”
狮首“「纵使死战得胜,
战士却也已无力回天。」(黄)
「是那栖居死亡的怀间
提早结束了他们的苦痛。」(黄)”
星“死亡逃离时间的方式即是如此——
她将每一次临终的拥抱,
悉数藏于不朽的心间。”】
【2-4
星“在她制的众多作品里,
蝶与花往往非比寻常——
将其点燃,仿佛能听见作者絮语。”
“于死亡的寂然之中,
她的声音清晰可见。”
“那是少女万分珍重的赠礼,
少有人能获此殊荣,
忍心令此礼燃烧的仅有一人,
她给出的原因略显牵强——
阿格莱雅“「我需将一切不可知的命运窥明。」(红)”
2-5
星“岁月的伟力无边”
遐蝶“「众人眼中,死亡面目可憎。」(红)
“「除却身份,我无一事能引人赞颂。」(红)”
星“受人爱戴的金织闻得少女茫然,
试图向她传授纺织的技艺。”
“据称,她曾有作品留于圣城
然而,织者的言语为此作结——”
阿格莱雅“「也罢。无人能够精通万事。」(红)
「她的作品于生者而言,还为时尚早。」(红)”
史诗成篇
死荫的圣女遐蝶】
【3怀抱未枯的心
3-1
星“在送别死者时,
她将石板徒劳的丢入火焰。
我未曾听闻何地有此习俗。”
“彼时,石板上有某物汨汨而下,
其色纷繁,
似是替那冷漠的死神落泪。”
“原来,那石板上刻写着诗篇(红),
每个词汇,
都曾被色彩精心点缀。”
遐蝶“「人们仍未逝去时,
我为他们写下这些诗篇」(红)”
星“少女的回应仅止于此——
“若想求得一阅,
她只会沉默以对。”
3-2
星“时日推移,她打开花瓣遮掩的心,
那不愿将作品示人的原因终于澄清:”
遐蝶“「我的文词还太过稚嫩不值过目。」(红)”
星“——是源于少女的羞愧。”
“似乎,少女也曾热衷于凭空想象,
不少野史出于她手。
是一场误会,使她就此罢手。”
“那是一对在战争中扬名的宿敌,
其中一位在看过少女的诗篇后,放声大笑——”
白厄“「我和那家伙分明是你死我活。」(红)
「但在你看来,我们竟然惺惺相惜?」(红)”】
【3-3
星“她并非将诗用以消遣,
据说,她曾以数百个名字留下著作。”
“在不同的时代里,
她甚至批判自己曾经的观念,
因此,她的身份难以勘破。”
“几经辗转
我仍是寻得了她的破绽——”
“无论思绪如何多变,
对于人们易逝生命的价值,
字里行间,她始终没有失去信心。”
“令人心碎,令人心醉,
她是死亡的指头,
也是诗与爱的鬼魅。”
3-4
星“然而,这些诗篇也曾为她招致埋怨——”
“经她之手写下的词句,
全数缺少结局,
而死亡的侍女从无再续的意愿。”
遐蝶“「实在难以下笔」(红)”
星“少女如此辩解,”
遐蝶“「我的使命,是将死者引向结局。」(红)
「对于死者,我想不出结尾的诗句。」”
星“口是心非莫过于此——
习惯死亡的人,
未必擅于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