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范阳沦陷之后,太康朝可谓是一日三惊。
上到皇帝,下到京城的普通百姓,都满心不安,快要睡不着觉。
后来好不容易得到消息,二皇子陈渊迅速赶往稳定局势,众人这才勉强能吃得下饭。
可东夷人大举入寇的消息,又让所有人再次惊醒,重新陷入惴惴不安之中。
如今,永平府的大战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所有人都知道,守城第一日的结果能决定接下来的战局走向,所以全都对最新的军情翘首以盼。
太康帝反复看着奏报,万分欣喜地在大殿上走来走去,忍不住连连赞叹:“好!好啊!”
“陈渊不愧是朕的龙种,果然有能,在这乱局之中扶大厦之将倾,可称中流砥柱!”
他之前还以为陈渊是个懦弱性子,一旦遇到大事根本靠不住,可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直到这时候他才知道,陈渊才是他众多儿子之中最出色的那一个。
几个识趣的大臣顿时跪在地上连连道贺:“臣等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如此出众的皇子,陛下后顾无忧矣!”
不管怎么说,陈渊的表现无可指摘。打了胜仗就是打了胜仗,就算是最讨厌陈渊的王纯等人,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驳。
太康帝满脸兴奋,得意地哈哈大笑:“哈哈!生子如此,朕也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过了好一阵子,他终于高兴得差不多了。
兵部尚书谢世伦却站了出来,又开始“扫兴”:“陛下,如今才是守城的第一日,即使打退敌人,也不可掉以轻心。”
“臣以为,陛下当尽快催促各地军队赶往永平府支援,后勤的粮草物资也要尽快运送上去。”
“若是外无援军、粮草断绝,就算二皇子殿下有通天之能,也决计难以守住多久!”
平心而论,谢世伦的话当然有道理,而且是老成谋国之言,可他这个时候说出来,无形中就将陈渊的功劳打消了七分,只留下三分还在待定。
王纯等人迅速领会谢世伦的意图,纷纷跟进道:“是啊,陛下!兵凶战危,战场局势瞬息万变,绝不可因为一时的小胜太过高兴。”
“当即刻下旨,派人敦促二皇子誓死守卫永平府。”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犹豫一下,还是咬牙继续开口:“臣甚至认为,该让二皇子立下军令状。若不能守住永平府,就当以身殉国!”
“只有让二皇子殿下没有任何退路,与永平府共存亡,上下将士才能齐心协力、背水一战!”
王纯提出的这条毒计,直接将陈渊逼到了绝路之上。
眼下谁都知道,永平府的防线关系重大,一旦沦陷,太康朝少说也要丢掉数十郡县、小半疆土。
让陈渊这位二皇子誓死守城,本身并无问题。只有这样身份重要之人与城池共存亡,才能激发军心士气。
不得不说,王纯的计策高妙而毒辣,正中很多人心怀。
就连太康帝听完,也不由沉默半晌:“立下军令状,守不住就以身殉国”
“身为太康皇子,这本是应有之意!”
在太康帝心里,他的亲儿子有很多,牺牲一位皇子若是能换取永平府的安全,他当然愿意;更别说,让陈渊立下军令状是为了激发他的斗志,并非直接让他去死。
所以,虽然略有心虚,但太康帝还是咬牙答应下来。
看到下方群臣炯炯的目光,他强撑着脸面继续说道:“若非朕必须坐镇朝中、不能亲身前往,也当效法历朝贤君,以天子之身誓守国门!”
“那就让二皇子代替朕,为这天下做一个表率吧。”
别看太康帝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真要让他亲自去守国门,他自然是一万个不肯的。
群臣早就了解他的性格,却没有揭穿,反而继续大肆追捧:“陛下圣明!”
“有以天子之身守国门之心,陛下无愧千古明君!”
“我太康有陛下如此贤明之主,定会江山万年!”
这一番肉麻的马屁,连太康帝自己都有些听不下去了。
他摆了摆手让群臣住口,终于开始讨论具体事务:“如今永平府兵凶战危,必须激励士气。”
“让二皇子立军令状是其一,朝廷当同时重赏守城士兵,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另外二皇子陈渊屡立战功、为国分忧,朕有意恢复其魏王之爵,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陈渊一连立下这么多功劳,再不封赏就完全说不过去了。
他本身是皇子,又节制多地郡县的军事,官职早已升无可升,唯有恢复魏王爵位这一个选择。
群臣互相对视,尽皆默然,想不出什么反对意见。
“陛下,还请三思!”这时王纯再次跳出来,又要给陈渊添堵,“眼下战争还未结束,就已封二皇子为王爵,若等其大胜还朝,陛下又该如何自处?”
“难道要把皇位也拱手让人,陛下去深宫当太上皇吗?”
这个王纯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为了对付陈渊,他也算豁出去了,竟然直接一针见血地刺痛了太康帝的软肋。
是啊,现在都封他王爵了,等他打了胜仗回来,还能怎么封赏?
陈渊本就是皇子,又有如此高的威望,手中还有经过战火锻炼的军队,就算太康帝不想退位,恐怕也会有许多骄兵悍将逼着他退位让贤。
“这”太康帝脸色瞬间变得无比精彩,犹犹豫豫不知如何开口,“难道陈渊立下如此功劳,朕连半点赏赐都不给吗?”
“这不合适吧?”
群臣也都有些傻眼。虽然他们私底下一个比一个无耻,但表面上还是要讲一点规矩和面子的。
要是立下如此大功都不得封赏,以后谁还会为朝廷卖命?
唯有王纯,在提出意见时早就有所预料:“陛下,臣可没说不封赏二皇子殿下,只是说不加封他为王爵而已,咱们可以换其他方式啊。”
“比如二殿下不是早已与大学士孙百泉之女孙青芝订婚?陛下不如给二皇子殿下赐婚,封赏孙大学士和孙青芝。”
“甚至还可以直接恩荫到二皇子殿下尚未出生的孩子身上,如此岂不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