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袁本初去获取那诛杀阉宦、救援天子的不世之功吧。
何氏兄弟身亡,董卓马上就会带着麾下的虎狼之师进入洛阳,刀兵威压百官,悍然废少帝刘辩,另立献帝刘协,将大汉四百年的皇室威严彻底打碎。
这个时候,为汉室立下什么样的功劳,都只是飘渺虚幻,镜花水月,根本得不到一丝好处,反不如抓紧董卓入京之前这几日的空虚混乱之机,多捞取一些实利。
至于阻止董卓入洛阳之事,袁术虽然也想到了应对的办法,但却并不准备真正实行。
想要阻拦董卓专权,并不需要马上与董卓刀兵相向。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着兵马在洛阳北门附近埋伏,直接将挟持天子的宦官们拦住,在董卓到洛阳之前,就将洛阳的混乱平定,然后坚守洛阳,不让董卓入城。
洛阳虽然混乱空虚,但各路人马整顿起来,至少一两万人,又有坚固城防在手,挡住董卓的机会却是颇大。
别看董卓手下的兵马战力凶悍,但此时在洛阳城外的数量却最多不过四五千人。加之师出无名,董卓就是再肆无忌惮,也不敢挥师攻打洛阳,只能望城兴叹。
只不过,挡住董卓之后,也不过是为已经彻底腐朽的大汉王朝强行续上一口气罢了。
他袁术如果不象董卓一样悍然废帝,也最多将袁氏送上权臣专权的高峰,反而又会回到汉室多年来权臣与天子不断斗法争权的混乱循环局面。
所谓“汉室凌迟”,作为坐稳了天下,真正实现了大一统的第一个长寿王朝,其正统性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
没有董卓废帝,李傕郭汜混乱朝纲,将皇室尊严扔在地上不断踩踏,天下人哪那么容易就彻底放弃对刘汉皇权的依赖惯性?还是借董卓之手,请大汉赴死吧。
袁术与袁绍商定分工之后,就收拢了何苗所剩馀的残兵,离开北宫,向何苗的车骑将军府而去。
“杨弘先生,还要请你速速去卢植尚书府上,拜见太后,奉上长乐宫中所得印玺,并请太后拟一道诏书,授予我镇压洛阳城中乱兵之权。”袁术离开北宫之后,马上吩咐杨弘道。
袁术当前的官职是虎贲中郎将,并无弹压监管其他官署兵马的权力。
别看何太后现在已经是孤家寡人,在卢植府上躲避,但只要能够哄得何太后写下诏旨,袁术去收拢何苗所遗留的兵马,才算名正言顺。
“恩?嗯?嗯?”杨弘还在回味刚刚袁术处理乱局的手段,突然听到了袁术的吩咐,心中一愣。“这还是之前那个只知道吃喝玩乐,让他与阎象经常私下感叹遇人不淑的主公吗?何时主公的心思变得比自己还细密了?临机决断都不需要自己献计了?如此下去,我莫非要失业了?”
不过此时可不是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还是先把诏书讨来,才是正经。
“唯!”
杨弘此时也不便多言,应诺一声,带着几个侍卫,打马而去。
不一刻,袁术来到了何苗的车骑将军官寺,也不需要再等人通报,直接领着亲兵,昂然直入。
此时,何苗身死的消息,也刚刚传了过来,这车骑将军的官寺里,正乱作一团。
“此地何人可以主事?”袁术来到大堂之前,高声喝问。
“参见中郎将,在下是车骑将军长史乐隐。”一位中年文官硬着头皮上前答话。
“原来是乐隐先生,久闻大名,今日方得见面,幸甚幸甚。”这乐隐也算是冀州的名士,被车骑将军何苗新近征辟到洛阳来,做了车骑将军长史。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乐隐就是在这次洛阳之变中遇害,因此并未留下太多的事迹和记载。
不过他有一个学生牵招,却是名流青史:为曹魏镇守了北疆多年,使得草原游牧民族,无法借三国争霸的混乱,入寇中原。
乐隐刚刚听到何苗的死讯,就看到袁术领着兵马来到,原本还有些慌张,现在看袁术态度还算和气,心中安稳了许多。
“中郎将,刚刚有人来报,车骑将军身死在了北宫门外,可是确有其事?”
“乐隐先生,车骑将军不久之前,确实已身死在北宫门外。昨日大将军为阉宦所害,今日大将军的部将却疾言指控,车骑将军与阉宦勾连害死了大将军,并与奉车都尉董旻一起攻杀了车骑将军。”
“怎会如此啊?”乐隐哀叹了一声,心中却并不如何悲伤。
与何进受到了士人的拥戴不同,何苗虽然同是外戚,却与十常侍沆瀣一气,并不被天下士人所认可。
与何进能够征辟诸多南阳、颍川世家的名士相反,何苗也想要征辟这些名士,却均被拒绝,才只能从冀州强征来了乐隐充门面。
汉末所谓的名士,都是都是士人互相标榜出来的,冀州是光武帝刘秀龙兴之地,世家豪门众多,所谓名士更是多如过江之鲫。
乐隐虽然也有名士之称,其实在被征辟之前,只能以授课为业,根本就没有拒绝何苗强征的底气,才不得已来了洛阳出任了何苗的长史,并不是何苗真正的心腹。
乐隐也是刚刚来到洛阳不久,只知道何苗与十常侍确实过从甚密,但是何苗否真的与宦官合谋害死了大将军何进,他却是完全不清楚了,只能不痛不痒的哀叹了一声。
其实乐隐也并不在乎何苗死得是否冤枉,更想知道的是袁术此来的目的。
“中郎将此来,可是要查核车骑将军与阉宦之事?”
“非也,此时南宫的阉宦已经被诛杀殆尽,宫外的阉宦馀党也已大举清除,只馀北宫中的阉宦馀孽,也已是瓮中之鳖。车骑将军是否与阉宦确有勾结,此事可以等朝廷日后派人查证。
只是,大将军与车骑将军既然已经双双身故,我却不能坐看你们双方再起冲突。
如今大将军的的馀部,已被我看押在虎贲军官寺,我此来就是要接掌车骑将军的人马,以防有人借机再次生乱,乐隐先生可愿助我?”
“正当如此。中郎将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在下愿尽绵薄之力。”乐隐听到袁术只是要接管兵马,长出了一口气,马上就表示愿意全力配合,甚至都不再询问袁术是否有接管何苗馀部的正当权力和手续。
乐隐这个车骑将军长史,只是何苗用来充门面的,又是刚刚上任不久,根本没有约束何苗兵马的真正能力,如今袁术到来,正好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交卸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