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何氏内斗(1 / 1)

东汉近百年来,一直有外戚势力与皇帝宠信的宦官集团,相互倾轧的传统。

太久远的历史不必多言,只说汉末的最后两代实权帝王,桓灵二帝之时,为何会有宦官专权,权倾朝野之事?

就是因为站在汉桓帝和汉灵帝的角度,宦官确实是最值得皇家信任并立有了泼天大功之人。

汉桓帝和汉灵帝,先后两代皇帝都非是前任皇帝的嫡亲血脉。都是年少之时,分别被梁冀和窦武这两位当政的外戚大将军从宫外置回来,拥立为帝的。

梁冀和窦武之所以要接连拥立少年天子,其用心也是路人皆知,就是想要欺天子年少,需要太后秉政,便于自己专权。因此二人所选择的天子人选,都是远离洛阳朝堂,无根无基的没落皇族血脉。

这梁冀可是因为被八岁的汉质帝称为跋扈将军,就毒杀了汉质帝的狠人。

汉桓帝登基后在朝堂上毫无根基人脉,可以信任之人,被梁冀欺压了多年,只能挺而走险,依靠纠集宦官发动宫变,才诛杀了梁冀一族,得以亲政,真正拿回皇帝权柄。

而汉灵帝更是尚未成年时,就因窦武想要诛宦,却被被宦官反杀,才获得宦官集团的投诚和拥护,摆脱了窦氏外戚的掣肘,得以早早顺利亲政。

如果没有这种真正的护驾功劳,当初的汉灵帝再昏庸无道,亲信宦官,也不用说出“张让是我父,赵忠是我母”这样夸张的话来。

后世有戏言,东汉王朝的皇帝位是受到了诅咒的。

东汉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十八岁登基,就是东汉最后一位成年后登基的皇帝,此后的东汉皇帝,全部都是少年甚至幼年登基,登基年龄最大的汉桓帝和汉少帝,都只有十四岁。此所谓东汉幼儿园是也。

更夸张的是,自汉章帝之后,十馀位皇帝,就没有一个长寿的,其中最长寿的皇帝,是汉桓帝,也仅仅享年三十五岁,还没有留下血脉子嗣。

频繁出现的皇位更迭,加之天子年幼,只能由太后秉政,使得外戚权力不断做大,甚至开始侵夺皇权。而天子一旦成年之后,想要斗倒已经专权的外戚,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皇权,所能依靠的,就是身边那些能够信任的宦官了。

从这个角度而言,东汉一朝,宦官与外戚大将军之间,就是天然的潜在敌对关系。何进之前的两任外戚大将军,都死于宦官之手,可谓前车之鉴不远。

这才是何进一定要对十常侍赶尽杀绝的真正原因。

“太后,非是臣定要杀那十常侍。

只是如今朝中大臣群情汹涌,皆以诛宦为念,实已难以压制。况且,要求诛宦者,已不止洛阳的中枢之臣,就连那些外臣,亦纷纷上书,要求诛杀十常侍。

时至今日,桥瑁已到成皋,丁原扎孟津,董卓驻夕阳亭,如再行尤豫不决,这些外臣一旦带兵入洛,则天下乱矣。”

何太后看着何进,心中又想起母亲舞阳君、另一个兄长车骑将军何苗的劝说,心中更加的怀疑起来。“这些外臣敢带兵来洛阳,还不是你招来的?”

“大将军,我们何氏原本只是南阳的屠户之家,我能够入得宫中服侍先帝,皆是得了郭胜等常侍周旋相助,如今我们何氏一门显贵,不说对这些常侍如何酬功,也不必除之而后快吧?

何况,我一妇人骤然秉政,正需要这些常侍为爪牙,如今要是将他们尽数诛杀,你让我直接面对那些外廷的士人官员吗?”

宦官这种畸形的群体,本身从来没有多少力量,正如何进在谋划诛宦之时,郑泰、曹操、蒯越所言,诛除宦官之事,只需一狱吏足以,甚至不需要调动太多兵马武力。

只不过,宦官之所以难以诛除,就是因为一直受着皇权的庇护。

宦官就是皇家所养的护院之犬,没有皇权许可,这些恶犬还真没法杀得,否则就是直接挑战皇权。

汉桓帝和汉灵帝在位时,放纵宦官的事情就不用再多说了。

但即使汉桓帝驾崩,灵帝年幼之时,大将军窦武想要诛宦,也受到秉政的太后窦妙的阻挠和反对,使得诛宦之事久拖不绝,才给了这些宦官挺而走险,发动兵变,冒死反击的机会,诛杀了窦武,而窦妙也同样悲惨收场。

如今到了灵帝驾崩,何太后秉政,大将军何进要再次诛宦,同样的戏码再次上演,也受到了何太后的阻拦。

何进贵为大将军,名义上执掌天下兵马,却要大动干戈,召集多路外臣带兵来洛阳,也从来不是为了这些宦官,而是要威胁何太后,迫使何太后下旨诛宦,才能名正言顺。

到此时为止,何进招外兵入京的计谋,确实是起到极大的效果的。

正是丁原火烧孟津,董卓虎视于洛阳城外,吓得何太后不轻,才不得不下旨将十常侍全部撵出了宫外。

只可惜即使到了现在这种刀兵环伺的地步,何太后仍然不愿全面退让,按何进所求,下旨彻底诛宦。

对于何太后的阻拦,何进也是早有准备,耐下心来继续劝说。

“桓帝以来,宦官干政,贪赃枉法,倒行逆施,欺上瞒下,蛊惑天子,早已天怒人怨。及至两次党锢之祸,更是变本加厉,残害诸多名士,与天下士人已经势同水火,再难两立。

如今天子年幼,太后秉政,正当拨乱反正,诛十常侍以收天下士人官员之心,切不可顾及当年情分,致失天下之望。

至于以宦官为爪牙,更是不可。

宦官本当只是宫中近侍,服侍太后与天子日常起居即可,用宦官插手政事,恰是祸乱之源,太后且不可重蹈复辙。”

何进这番话,看似大义凛然,但却难以让何太后信服。

何太后冷笑一声,“大将军,你说这宦官倒行逆施,天怒人怨?但那些与宦官势同水火的士人又好到哪里去了?

你我身在南阳,尚未发迹之时,看到的那些世家大族横行霸道,欺压弱小之事,难道还少吗?就是我们何家,当初不也是受到了不少世家豪门的欺凌吗?

如果我们何家不是当初结好了这些宦官,恐怕现在还在南阳,受着这些世家、豪门的欺凌吧?”

何进本就不是舌辩之士,被何太后反问的不由一滞,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继续辩白。

汉末的世家、权贵早就织起了一张密密麻麻的关系网,拢断了天下州郡的利益,这个过程中,所做的各种恶事,真算起来,绝不比宦官少。

只不过,宦官仗着皇权庇护,行事高调狂妄跋扈,赤裸裸完全不做遮掩。而世家、权贵却知道用虚伪的仁义道德包装自己,将各种恶事隐在暗处罢了。

更何况,何家自己也不是什么清白之家,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也只能是说来好听罢了,如今算是被何太后直接将所有的遮羞布都无情的掀开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灵异中篇小说选 仙道轮回劫 快穿:这个男人怎么越来越疯? 宝可梦:犯贱后全世界都吻了上来 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 被卖给瘸腿猎户,饥荒年天天吃肉 世子要躺平,夜夜被女帝疯狂打卡 荒年猎户:一个馒头换两老婆 那年那时那朦胧 高铭远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