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新的危机(1 / 1)

他谦逊地笑了笑:“刘省长过奖了,都是分内工作,问题暴露了总不能捂着盖着,那样只会酿成大祸。省委态度坚决,我只是执行落实。”

高育良接口道:“话是这么说,但这份担当不是谁都有的。”

“现在有些干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不出彩,也求不出错。”

“象你这样敢于碰硬的,难得!”

“要知道,现在懒政现象可是相当严重啊。”

刘省长点点头,随即说起了另一个话题:“担当是好事,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听说,最高检那边有个年轻同志,在你们汉江碰了钉子?”

王江涛立刻明白,这是指侯亮平的事。

而高育良则是尴尬地笑了笑,因为侯亮平也是他的学生。

王江涛面色平静,将当时的情况客观陈述了一遍,最后强调:“刘省长,并非我们汉江不配合办案,实在是程序正义不容破坏。”

“如果都象这样凭一腔热血蛮干,法治原则置于何地?”

“况且,打草惊蛇,差点让主犯逃脱,这个责任谁来负?”

高育良也在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突然开口道:“程序正义固然重要,但有时候,为了实体正义,是否也需要一些灵活变通?”

“侯亮平也是汉大毕业的,虽然方式欠妥,但初衷是为了办案,背后……也并非全无根基。”

王江涛态度坚决,但语气依旧躬敬:“高老师,我认为,越是涉及重大案件,越要恪守法律程序。”

“这不仅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也是保护我们办案人员自身。”

“灵活变通不能以破坏规则为代价,否则开了这个口子,后患无穷。”

“在这点上,我相信组织上会有公断。”

刘省长哈哈一笑,打破了略显凝重的气氛:“好了好了,不说这些了。要我说,江涛做得对,没规矩不成方圆。”

“我们这些人,位置越高,越要带头讲规矩守纪律。”

“那种仗着有点背景就横冲直撞的毛病,不能惯着。”

高育良也笑了笑,不再纠缠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安邦书记到京城后,对汉江还是很关心吧?”

“老领导一直很关心汉江的发展,时常打电话询问情况,也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支持。”王江涛谨慎地回答。

“恩。”高育良若有所思。

“安邦同志能力强,魄力足,在汉江根基也深。”

“有他帮你们在上面说话,汉江的工作应该能顺利不少。”

他顿了顿,象是随口提起:“立春书记前几天还说起,汉东和汉江作为兄弟省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很大。”

“特别是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加强对接。”

“你们汉江北部地区不是缺电吗?我们汉东的电网或许可以支持一下。”

王江涛心领神会,这既是示好,也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暗示。

他立刻回应:“感谢立春书记和高老师的关心。”

“推动局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关于能源合作,我们发改委和能源局正在做规划,很希望能与汉东方面深入洽谈。”

“那就好。”高育良满意地点点头。

“具体事宜,让下面的人去对接,我们把握大局方向就好。”

接下来的谈话,气氛轻松了许多。

三人回忆起在汉东工作的时光,谈论国内外经济形势,交流地方治理的经验和困惑。

刘省长说起他在汉东推动改革的艰难与成效,高育良则分享了汉东省在政法领域方面的某些创新举措,王江涛也介绍了汉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展。

直到夕阳西下,三人才结束这次小聚。

临别时,刘省长握着王江涛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江涛,官场如棋,落子无悔。”

“你有能力,有原则,这是好事。”

“但也要懂得审时度势,团结大多数。”

“有时候,退一步,或许是为了进两步。”

高育良则用力拍着他的肩膀:“江涛,要时刻心里装着老百姓,守住底线啊。”

“我干政法的,见过太多在糖衣炮弹中沦陷的干部了。”

返程的路上,王江涛闭目养神,脑海中回响着刘省长和高育良的话。

这次聚会,与其说是叙旧,不如说是一次信息交换。

也许是两人听到了什么风声。

八月的第一个周末,王江涛难得没有安排公务活动。

儿子王金山高一的学业很紧张,他答应陪儿子去书店买些辅导资料,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和陪伴。

省城最大的兴华书店里,空调冷气十足,与外面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

王金山穿梭在书架间,熟练地查找着自己需要的教辅书。

王江涛跟在后面,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心中既欣慰又有些歉咎。

这些年,他陪孩子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爸,这本《五年高考三年仿真》物理版,虽然才高一,但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王金山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走过来。

“你觉得有用就买。”王江涛接过书翻了翻。

“学习资料在精不在多,关键是要吃透。”

“我知道你一向勤奋,已经将高中的内容都学完了。”

“但也不用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我知道。”王金山点点头,又尤豫了一下,小声说。

“爸,我们班主任说,以我现在的成绩,一定要有一颗冲清北的心。”

王江涛看着儿子,认真地说:“金山,选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最终要看你自己的兴趣和志向。”

“不要有太大压力,清北固然好,但其他大学也一样能成才。”

“爸爸不给你设置目标,只要你尽力了,问心无愧就好。”

王金山松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谢谢爸!其实我对经济学和管理学挺感兴趣的,想象你一样,以后能为社会发展做点事。”

王江涛欣慰地摸摸儿子的头:“有理想是好事。但你要记住,学经济管理,不是为了当官掌权,而是要掌握经世济民的本领,真正懂得如何推动发展、造福百姓。”

“这条路,需要扎扎实实的学问,更需要一颗为百姓服务的心。”

“恩!我记住了!”王金山用力点头。

父子俩在书店待了一下午,不仅买了学习资料,还挑了几本历史和政治类的课外书。

结帐时,王江涛坚持自己掏钱,没有让秘书代劳。

回到家,周绘敏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看着父子俩拎着大包小包回来,她笑着埋怨:“买这么多书,看得完吗?金山眼睛都快近视了。”

“妈,这都是精神食粮!”王金山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

晚饭后,一家人坐在客厅看电视新闻。

新闻里正在报道汉江省上半年经济数据,gdp增速继续保持在全国前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明显。

“爸,这里面有你的功劳!”王金山自豪地说。

王江涛摇摇头:“是全省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爸爸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工作。”

他指着新闻里一个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数据。

“你看,创新驱动才是未来竞争的内核。汉江在这方面,还要加倍努力。”

温馨的家庭时光总是短暂,很快,汉江省又开始风起云涌。

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南方周刊登载了一篇长篇报道。

标题颇为耸动:《汉江副省长的霹雳手段:改革闯将的前进之路》。

报道看似客观,实则用春秋笔法,暗示王江涛作风霸道,行事激进,不善于团结同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同时穿越:都死档了怎么办? 青眼王 废材被封帝后,咋王朝出现盛世了? 重生替嫁:千亿妈咪携四宝炸全球 满朝都笑我愚忠,最后女帝只信我 穿越古代流放返京 抗战步坦协同猎杀百万鬼子 谍战:每天锄奸,奖励拿到手软 穴宇飞升 永恒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