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汉江,春意渐浓,柳絮纷飞。
然而,省委大院里的气氛,却比这天气更加微妙难测。
一些关于高层人事变动的传闻,开始像柳絮一样,在各个角落悄悄传播。
这天是周末,裴一泓副省长难得有空,约王江涛到一家僻静的茶室小坐。
茶室位于城郊,环境清幽,竹影婆娑。
两人在雅间坐下,裴一泓亲自烫杯、沏茶,动作娴熟而从容。
“江涛,调研回来,感触很深吧?”裴一泓将一杯碧绿的茶汤推到王江涛面前,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
王江涛接过茶杯,轻轻嗅了嗅茶香,叹道:“是啊,裴省长。一方面是紧迫感更强了,北阳那些老国企,再不壮士断腕,真可能被市场淘汰。”
“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希望,南湖的活力证明,只要我们路子对头,政策对路,汉江完全有能力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裴一泓点点头:“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你这段时间抓的这两件事,抓住了牛鼻子。”
他话锋一转,声音压低了些:“安邦书记,可能很快要动了。”
王江涛端茶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向裴一泓。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确切消息,心中还是一震。
“定了?”王江涛问。
“基本定了。”裴一泓抿了口茶。
“上面找他谈过话了,应该是要上调京城,负责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权部门。”
“这对安邦书记个人是好事,对我们汉江省,也是这些年来工作得到肯定的体现。”
王江涛默默点头。
赵安邦在汉江主政多年,虽然早期有些项目存在争议,但整体上推动了汉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后期大力支持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为汉江积蓄了不小的后劲。
他能获得重用,也在情理之中。
“那省里……”王江涛试探着问。
裴一泓放下茶杯,目光深邃地看着王江涛:“安邦书记离任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稳定班子,确保汉江发展的良好势头不能断。他应该会向上面推荐人选。”
他没有明说,但王江涛已经明白。
按照惯例,省长接任书记的可能性最大,而空出来的省长职位,以及随之而来的省委班子调整,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安邦书记的意思。”裴一泓继续道,语气更加郑重。
“是希望我能进一步挑起重担,任常务副省长,在主抓经济工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同时,他认为你是副省长的合适人选,希望你能够进入省政府班子,继续发挥你在宏观管理和国资监管方面的优势,共同把汉江的经济工作推向新高度。”
尽管外面传闻已久,但此刻从裴一泓口中得到证实,王江涛还是感到心跳加速了几分。
副省长,这意味着他将从部门负责人,真正成为省领导,参与到全省最高层面的决策中,平台、责任、视野都将完全不同。
“裴省长,我……”王江涛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
裴一泓摆摆手,理解地笑了笑:“我知道,这个消息有些突然。但江涛,以你的能力、政绩和口碑,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安邦书记和我,都对你寄予厚望。”
他神色转为严肃:“不过,我要提醒你,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沉住气。人事问题敏感复杂,在正式文档下来之前,什么都可能发生。”
“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守好各自的岗位,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不能出任何纰漏。这才是对组织、对汉江百姓最好的交代。”
“我明白,裴省长。”王江涛郑重点头,“请您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绝不会因为任何传闻影响工作。”
“好!”裴一泓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等安邦书记正式找我们谈话时,拿出成熟的想法和方案来。”
就在汉江省高层人事暗流涌动之际,王江涛接到了几个来自汉东省的电话。
“江涛啊,最近工作还顺利吧?”高育良照例是先寒喧。
“谢谢高老师关心,一切还好,正在抓紧推动年初确定的几项重点工作。”王江涛躬敬回答。
“恩,很好。”高育良顿了顿。
“汉江最近好象有些人事方面的动静?安邦同志要有重用了吧?”
王江涛心中微凛,高育良的消息果然灵通。
他谨慎地回答:“省委层面的情况,我不是很清楚。我们主要是按照既定部署开展工作。”
高育良笑了笑,似乎不在意他的回避:“安邦同志是个干实事的人,他能得到重用,说明上面看重实干。这对你来说也是个机遇。”
“不过,江涛啊,官位越高,越是众矢之的。你现在掌管发改委和国资委,权力不小,盯着你的人也多。”
“越是这种关键时期,越要如履薄冰,谨言慎行,尤其是在重大项目决策和干部使用上,要格外慎重,不要授人以柄。”
“谢谢高老师教悔,学生一定时刻谨记,严守纪律规矩。”王江涛知道,这是高育良的真心提醒。
“同伟前几天来看过我。”高育良忽然又提到了祁同伟。
“他在公安厅干得不太满意,嫌弃晋升太快,我批评了他。”
王江涛没有接话。
他知道祁同伟在汉东公安系统根基渐深,但其太想进步的心思也引来不少非议。
最让王江涛感到意外的,是赵立春也亲自打来了电话。
“江涛主任,没打扰你工作吧?”赵立春的声音带着惯有的、不怒自威的沉稳。
“赵书记,您好!不打扰,您请指示。”王江涛立刻打起精神。
赵立春作为汉东省的一把手,虽然与他没有直接隶属关系,但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指示谈不上。”赵立春语气显得很随和。
“就是听说汉江最近发展势头很好,安邦同志可能要动一动,这都是好事啊!你和一泓同志搭档,把汉江的经济搞得有声有色,我们都看在眼里。”
“谢谢赵省长肯定,我们做得还不够。”王江涛谦逊道。
“年轻人,谦虚是好事。”赵立春话锋微转。
“瑞龙现在也收敛了不少,知道要规规矩矩做生意了。以后可能还有些合作的机会,还望江涛主任继续秉公支持啊。”
王江涛心中明了,赵立春这是借赵瑞龙之事,再次暗示维系关系。
他谨慎回应:“赵省长放心,只要是合法合规、符合市场规则的投资和合作,我们都欢迎,并会提供公平的环境。”
“好,好。”赵立春又闲聊了几句,便挂了电话。
赵立春为了他的儿子真是不遗馀力。
这一连串的电话,让王江涛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处在一个多么敏感而复杂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