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涛作为市长,更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他成了空中飞人,频繁带队奔赴经济发达地区招商引资。
他成了谈判专家,亲自与重要客商磋商,解决项目落地难题。
他成了施工队长,深入经济走廊建设一线,督进度、解难题。
四月份,一个投资高达二十亿元的大型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在谈判关键时刻陷入僵局,投资方对土地价格和配套政策提出更高要求
分管副市长几次洽谈未果,眼看项目就要黄掉。
王江涛得知后,立即中断其他日程,亲自与投资方董事长会面。
他没有急于谈条件,而是首先带着宁川的规划图、产业分析报告和诚意,与对方进行了长达四小时的深入交流,从全球产业转移趋势谈到宁川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决心,从企业的长远战略谈到双方合作的共赢前景。
他的专业、真诚和魄力最终打动了对方。
投资方董事长感慨地说:“王市长,我见过很多地方官员,象您这样既懂经济又务实肯干的,不多见。就冲您这个人,这个项目,我们干了!”
最终,项目以对宁川更为有利的条件成功签约。
消息传回宁川,干部群众备受鼓舞。
裴一泓高兴地对王江涛说:“江涛,你又立了一功!这个电子信息产业园,是我们经济走廊的标杆项目,它的落地,意义重大!”
与此同时,与汉东省的合作也结出硕果。
在京州市李达康的强力推动下,又有一批汉东企业北上宁川投资兴业,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
李达康甚至在一次两省高层会谈中,半开玩笑地对汉江省的领导说:“我看王江涛都快成我们京州派驻宁川的‘招商大使’了!你们可要好好用这个人才!”
宁川的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然而,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问题。
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资纠纷等事件时有发生。
王江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在每次相关工作会议上都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绝不能以牺牲群众利益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速度!”
他亲自处理了几起较为突出的信访事件,倾听群众诉求,责成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赢得了群众的谅解和支持。
2000年6月,盛夏时节。
为了真实了解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情况,王江涛决定进行一次轻车简从的暗访。
他只带了秘书和司机,随机选择了经济走廊范围内的一个乡镇。
然而,暗访看到的情况却让他心情沉重。
在一条规划中的园区配套道路施工现场,他发现工程进度严重滞后,且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
更令他震怒的是,当他以过路司机的身份与工地工人闲聊时,工人抱怨说包工头层层转包,克扣工钱,他们已经两个月没拿到足额工资了。
王江涛强压怒火,没有当场亮明身份。
他接着又走访了附近的几家已入驻企业,听到了一些关于个别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下、“中梗阻”问题的反映。
返回市政府的路上,王江涛脸色铁青。
他深知,上面的政策再好,如果基层执行不到位,甚至歪嘴和尚念错经,最终也会损害发展环境,凉了企业和群众的心。
第二天,王江涛直接召开了一次特别的市政府常务会议。
他没有听取常规汇报,而是直接通报了暗访发现的问题,语气异常严厉。
“同志们,我们天天在喊优化环境,天天在讲加快发展!可结果呢?就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就在我们重点打造的经济走廊,竟然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工程转包、拖欠工钱、质量低下、效率梗阻!这是什么行为?这是砸我们宁川的招牌!是给我们如火如荼的发展局面泼冷水!”
与会人员从未见过王江涛发如此大的火,会场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我在这里强调一点,”王江涛目光扫过全场。
“谁破坏了宁川的发展环境,谁就是宁川的罪人!对于这次暗访发现的问题,纪委、监委要立即介入调查,无论涉及到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允许害群之马影响我们发展的大局!”
会后,由市纪委牵头组成的调查组迅速进驻相关问题单位和工地。
很快,一名分管工程的副镇长、一名交通局科室负责人和那名包工头被立案调查。
王江涛顶住各方说情风,坚持要求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最终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应有的党纪政纪处分和法律制裁。
同时,王江涛推动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强化督查、优化服务的硬措施,创建了市长直通车和企业投诉快速反应机制,有效震慑了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
这件事的处理,在宁川官场引起了巨大震动。
干部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位年轻市长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也看到了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决心。
此后,宁川的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裴一泓对王江涛的处理方式表示完全支持:“江涛,你做得对!对这些问题,就是要零容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我们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
时间飞逝,转眼到了2000年岁末。
经过全市上下一年的奋力拼搏,宁川市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初步核算,全年gdp增长率达到惊人的百分之二十五,总量实现翻番,不仅远超年初预定目标,增速也在汉江省名列前茅,与省会江州的差距显著缩小。
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大幅增长。
宁川经济走廊初具规模,引进落地超亿元项目四十七个,实际利用外资和内资均创历史新高。
虽然距离汉江第一强市的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但这一年打下的坚实基础和展现出的强劲势头,让裴一泓和王江涛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年终总结大会上,裴一泓豪情满怀地宣布:“同志们,过去的一年,是宁川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开创了局面,赢得了主动!这充分证明,我们宁川的干部是想干事、能干事、也能干成事的!”
王江涛在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则显得冷静而务实。
他在全面总结成绩的同时,更多地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同志们,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王江涛的声音沉稳有力。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经济总量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差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推动宁川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大会结束后,王江涛回到办公室,站在窗前,眺望着冬日下依旧繁忙的宁川江和两岸蓬勃发展的城市。
电话响了起来,是妻子周绘敏。
“江涛,忙完了吗?爸妈让我问你,今年能回家过年吗?”周绘敏的声音带着期盼。
王江涛看着桌上厚厚的一摞待批文档和新年工作计划,心中泛起一丝愧疚:“绘敏,年底事情太多,春节恐怕还得值班。要不……你和金山来宁川过年吧?我把爸妈也接来。”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随即传来周绘敏理解的声音:“好,我和金山过去陪你。爸妈那边……他们可能更习惯在老家过年,我问问他们意思。你别太累了,注意身体。”
挂了电话,王江涛深吸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