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各方关切(1 / 1)

从赵立春办公室出来,王江涛又拜访了省政法委的高育良。

高育良的办公室书香气依旧,他正在练书法,见王江涛来了,便放下毛笔。

“江涛,来得正好,看看我这幅字怎么样?”高育良指着刚写的不忘初心四个大字。

“笔力遒劲,意境高远。”王江涛赞赏道。

高育良微微一笑:“不忘初心,说来容易,做来难。你这次调动,是好事,也是考验。官越做越大,诱惑越来越多,能不能守住初心,就看自己的定力了。”

他示意王江涛坐下:“宁川情况复杂,各种利益交织。一泓同志能力强,但也有书生意气,有些事情可能考虑不够周全。你既要配合好他的工作,也要把握好度,特别是在敏感问题上,要坚持原则。”

“高老师的话,我牢记在心。”王江涛郑重地说。

“同伟在省检察院工作很努力。”高育良忽然提到祁同伟,“你们毕竟是同学,以后工作上可能会有交集,该关照的还是要关照。”

王江涛点点头:“只要符合政策,我会的。”

从高育良处离开,王江涛心情复杂。

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叮嘱,既有真诚的期许,也隐含着各种微妙的关系和期望。他深知,新的岗位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

五月十日,省委组织部的正式调令下达:免去王江涛同志金山县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

消息传出,金山县上下震动。

尽管早有传闻,但当真正确认时,干部群众还是感到难以接受。

在王江涛主持的最后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台下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

王江涛深情地说:“同志们,在金山工作的这些年,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我永远不会忘记,为了修路,乡亲们肩挑背扛的身影;不会忘记,为了发展产业,大家彻夜研讨的专注;不会忘记,为了教育医疗,同志们四处奔波的辛劳金山的一点一滴变化,都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

他顿了顿,控制住情绪:“今天,我虽然要离开金山了,但我的心永远留在这里。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关注金山的发展,为金山的每一个进步感到自豪。相信在周海同志的带领下,金山一定会越来越好!”

话音刚落,台下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许多干部忍不住流下眼泪。

会后,王江涛与班子成员一一话别。

周海紧紧握住他的手:“江涛书记,您放心,我们一定守好您打下的江山,把金山建设得更好!”

“老周,金山就交给你了。”王江涛用力拍拍他的肩膀,“记住,发展经济很重要,但民生更重要。一定要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我记住了!”周海重重点头。

离任当天,如同一年前从d校回来时一样,成千上万的群众自发前来送行。这一次,人群更加庞大,送行的队伍从县委大院一直排到县城出口。

“王书记,一路顺风!”

“王市长,常回来看看!”

“王青天,我们舍不得您啊!”

呼喊声此起彼伏,许多人手中举着自制的标语,上面写着“金山人民永远记得王书记”、“祝王市长前程似锦”等字样。

王江涛一次次落车,与乡亲们握手话别,接受他们塞过来的土特产。他的眼框多次湿润,强忍着才没让泪水流下。

车子缓缓驶离金山县城,王江涛回头望去,送行的人群依然站在那里,久久不愿散去

1999年6月,王江涛正式赴任汉江省宁川市。

宁川是汉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交通枢钮,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仅次于省会江州市。与金山县相比,这里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挑战完全不同。

王江涛到任第一天,裴一泓亲自在市委办公楼前迎接。

“江涛,欢迎欢迎!”裴一泓热情地握住王江涛的手,“终于把你盼来了!”

“裴书记,感谢您的信任,我一定全力配合您的工作。”王江涛诚恳地说。

裴一泓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咱们d校的老同学,就别这么客套了。走,我带你去见见班子同志。”

在市委会议室,裴一泓主持召开了市级领导干部见面会。

“同志们,这位就是王江涛同志,咱们宁川市的新任市长。”裴一泓向与会人员介绍。

“江涛同志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在汉东省金山县工作期间,带领一个贫困县闯入了全国百强,获得了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是位很有思路、很有闯劲的同志。”

王江涛起身向众人鞠躬:“非常感谢组织的信任,让我来到宁川工作。我初来乍到,对宁川情况还不熟悉,恳请各位同志多多指点。我一定虚心学习,尽快进入角色,在裴书记的领导下,与大家一道,为宁川的发展贡献力量。”

他的谦逊态度赢得了在场干部的好感。

会后,裴一泓与王江涛进行了单独谈话。

“江涛,宁川的情况,我简单给你介绍一下。”裴一泓神色认真起来。

“宁川是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比重高,改革任务重。目前全市有七家大型国企面临改制,涉及职工五万多人。这是当前最紧迫、也最棘手的问题。”

王江涛点点头:“我在金山时也处理过国企改革,但规模小得多。宁川的情况确实复杂。”

“是啊。”裴一泓叹了口气。

“这些企业曾经是宁川的骄傲,但现在设备老化、负担沉重、机制僵化,在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不改制,只有死路一条。改制,又面临职工安置、债务处理等难题。”

他看向王江涛:“政府这边,主要靠你来推动。我的想法是,既要大胆推进,又要稳妥细致,确保社会稳定。你有什么初步思路?”

王江涛略作思考:“我认为关键是要分类指导,一企一策。对有市场、有技术的企业,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员工持股等方式进行重组;对确实无法挽救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但必须妥善安置职工。内核是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

裴一泓赞赏地点头:“不愧是d校的优秀学员,思路很清淅。好,这件事就交给你牵头,尽快摸清情况,拿出具体方案。”

王江涛在市政府宿舍区安顿下来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他用半个月时间,走访了宁川市所有的区县和重点企业,与干部、企业家、一线工人广泛交流,深入了解宁川的市情民情。

白天调研,晚上研读资料,每天工作到深夜。

他的勤奋和务实,很快在宁川干部中传为佳话。

七月初,王江涛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国企改革问题。

会上,他提出了“壮大一批、重组一批、退出一批”的总体思路,并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国企改革势在必行,但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改了之。”王江涛语气坚定。

“必须把职工安置放在首位,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再就业问题,确保职工基本生活有保障。这是底线,也是红线!”

他的明确态度,给与会人员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裴一泓的支持下,王江涛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

他亲自与潜在投资者谈判,协调银行处理不良债务,研究职工安置方案,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工作虽然繁忙,王江涛始终与家人保持密切联系。

每周至少通三次电话,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关心儿子的学习,与妻子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

周绘敏在电话中总是鼓励他:“江涛,你在那边安心工作,家里有我。爸妈身体还好,金山也很懂事,学习进步很大。”

“绘敏,辛苦你了。”王江涛心中充满感激。

“等放假了,我接你们过来住一段时间。”

“好,你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给了王江涛莫大的精神力量。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名柯】我就是要吃三明治,怎? 掌心的刺 长得这么好看,你还想退婚? 放弃万亿家产,入伍后女神急哭了 晚风知我意,骄阳入你怀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快穿乱世,我收齐所有古代美人 硅谷晨昏线 修仙:从长生开始,登临至高! 死神:这里是尸魂界,不是迦勒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