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校的学习生活,节奏快,要求高,但内容极其充实。
除了课堂学习和小组讨论,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高水平的专题讲座和形势报告,邀请的都是国家层面的智囊和决策参与者,分析国内外大势,解读最新政策动向。
王江涛如同海绵吸水,拼命汲取着这些高层次的信息和思想。
他尤其关注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等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领域。
在一次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专题研讨中,王江涛结合金山县的山地果蔬计划、农品牌打造和以工代赈修路等实践,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发言。
他不仅讲了成功经验,更坦诚地剖析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走过的弯路,比如初期农户的疑虑、技术推广的瓶颈、市场开拓的艰辛,以及如何通过分级分类、风险共担等方式化解矛盾。
他的发言,没有回避问题,充满了实践的辩证法和一名基层决策者的深入思考。
这次发言,引起了主讲老师——一位长期研究农村问题的资深专家的高度兴趣,在交互环节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交流。
坐在台下的裴一泓,听得尤为专注。
课后,裴一泓特意约王江涛在校园里散步。
春末夏初的d校校园,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两人沿着林荫道缓缓而行。
“江涛啊,今天你的发言,我又仔细想了一遍。”裴一泓开口,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激赏。
“说实话,很受触动。你现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比刚入学时,又有了明显的提升。”
“裴市长,您别总这么夸我,我都不好意思了。”王江涛笑道。
“主要还是老师讲得好,引发了的一些联想。”
“不,是你的实践和思考,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深度。”裴一泓摆摆手,正色道。
“你能从金山的具体实践,上升到对贫困地区发展路径、对政府与市场关系、对基层治理现代化的一般性思考,这非常可贵。这说明你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务主义者,而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总结、有思想力的干部。”
他停下脚步,目光深邃地看着王江涛:“我们很多干部,不缺干劲,也不缺能力,但往往陷于具体事务,缺乏这种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和能力。你具备了这种潜质。”
王江涛感受到裴一泓话语中的分量,诚恳地说:“谢谢裴市长的鼓励。我确实觉得,在基层干得越久,越感到理论武装的重要性。没有理论的指引,实践就容易迷失方向,事倍功半。”
“说得太对了!”裴一泓重重地点了点头。
“这就是我们来d校学习的目的。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把握规律,才能在未来更复杂的局面中,保持战略定力,做出正确决择。”
他顿了顿,象是随口提起,又象是经过深思熟虑:“江涛,学习结束后,有什么初步的打算?是想回汉东,还是考虑到其他平台锻炼一下?”
王江涛没有丝毫尤豫:“裴市长,我个人希望,还是回金山县。那里的事业刚打开局面,很多任务作才刚刚起步,老百姓也还在盼着。我觉得,我的任务还没有完成。”
裴一泓眼中闪过一丝果然如此的神色,他拍了拍王江涛的肩膀,语气充满了赞许和期许:“好!不忘本,有担当!我支持你的选择。基层是最锻炼人的地方,也能最直接地为百姓做事。以你现在打下的基础和展现的能力,回去把金山的工作再推上一个新台阶,完全有可能。”
他略一沉吟,又道:“不过,眼光可以放得更远一些。金山县的发展,最终要融入局域经济的大格局。你在抓好金山本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开始思考,如何利用s206省道贯通的契机,推动金山与吕州、乃至与邻省相关地区的协同发展。这可能需要你站在更高的层面来谋划。”
裴一泓的这番话,高瞻远瞩,为王江涛打开了新的思路。
他意识到,自己过去更多聚焦于金山一县之内,对于局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考量,确实有所欠缺。
“谢谢裴市长指点!您这一说,真是茅塞顿开!”王江涛由衷感谢。
“互相学习。”裴一泓微微一笑。
“我相信,以你的悟性和能力,未来一定能肩负起更重的担子。”
这次谈话,标志着裴一泓对王江涛的赏识,从能力层面上升到了战略潜力和政治品格的高度。
在随后的学习生活中,裴一泓更加不遗馀力地指导和帮助王江涛,甚至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向来看重他的更高层领导,有意无意地提起过王江涛的名字和他在金山的政绩。
王江涛也并未因得到赏识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克苦努力。
他与沙瑞金、裴一泓等志同道合的同学组成了课馀学习小组,经常就一些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乃至激烈的辩论。
在这种思想碰撞中,他的理论素养、思辨能力和宏观视野,得到了飞速的提升。
暑假期间,大部分学员回家休假。
王江涛也抽空回了一趟汉东,一方面是看望家人,另一方面也是向省委领导汇报学习情况。
他先拜见了刘正东。
刘正东仔细听取了他的学习体会和思想收获,非常满意:“恩,不错!看来这一年d校没白上,思想更成熟,看问题也更透彻了。”
“裴一泓同志我是知道的,能力很强,背景也深,他能如此赏识你,是你的机缘,也是我们汉东的幸运。”
接着,他又按照程序,分别向省委组织部和分管的副书记做了汇报。
最后,他主动去拜访了常务副省长赵立春。
赵立春在办公室里接待了他,态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和蔼。
“江涛同志,在d校学习得怎么样?”赵立春亲自给他倒了杯茶。
“报告赵省长,收获很大,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知识,也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学。”王江涛躬敬回答。
“恩,听说你和裴一泓、沙瑞金他们处得不错?”赵立春看似随意地问道。
王江涛心中一动,知道赵立春消息灵通,便坦然道:“是,裴市长和沙专员水平很高,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好啊,多结交些有水平的朋友,是好事。”赵立春点点头,转而说道。
“你在金山干得不错,证明了省委当初支持你们是对的。学习结束后,有什么想法?省里有些厅局,也需要象你这样有基层经验、有思想的年轻干部。”
这几乎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了。
王江涛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感谢省长关心。我个人还是希望能回金山,把未尽的事业做完。我觉得,金山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
赵立春盯着他看了几秒钟,忽然笑了笑:“好,不忘本!既然你决心已定,省委尊重你的意见。回去好好干,金山是块朴玉,需要你这样的工匠继续雕琢。”
“谢谢省长支持!”
离开赵立春办公室,王江涛心情有些复杂。
他感觉得到,赵立春对自己的态度有所转变,似乎更重视了。
暑假结束,王江涛返回d校,投入到最后阶段的学习和毕业论文准备中。
他的毕业论文选题,经过与导师和裴一泓的反复商讨,最终定为《中西部贫困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探索——基于汉东省金山县的实践分析》。
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梳理和总结了金山县发展的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了贫困地区如何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把握宏观政策机遇、有效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作用、在发展中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论文观点新颖,论据扎实,对策建议富有建设性,在答辩时获得了评审老师的一致好评,被评选为优秀毕业论文。
裴一泓看完他的论文初稿后,感叹道:“江涛,你这篇论文,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局域经济发展案例的专着出版了。价值很大!”
一九九八年的秋天,似乎来得特别早。
d校院子里的银杏树开始泛黄的时候,为期一年的学习也接近了尾声。
毕业典礼上,王江涛作为优秀学员代表之一,上台领取了毕业证书和优秀论文证书。
台下,裴一泓、沙瑞金等好友向他投来祝贺的目光。
沙瑞金用力拍着他的肩膀:“江涛,回去大干一场!有机会来我们西部看看,咱们交流交流经验!”
裴一泓则与他紧紧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江涛,保持联系。我相信,我们很快会在更大的平台上见面。”
带着满满的收获、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王江涛结束了在d校的一年深造。
他知道,返回金山,等待他的,将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