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末叹了口气,这西凉军怎么就这么多呢。
转头看向正在计算军械数量的李儒,然后开口道。
“文优,如今长安初定,拟文发往雍州各西凉军,入长安为相国贺。”
李儒有些疑惑的看了一眼刘末,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脸上露出了一丝恍然大悟的表情,赶忙便为刘末拟定文书。
刘末拿过文书之后,看了一眼之后便开口道。
“重新拟定。”
“为何?”
“西凉军诸部如何看得懂你这些东西?再简单一些吧。”
李儒听罢恍然大悟,又重新拟定了一份文书,刘末看了之后这才点了点头。
随后便让众人将文书发往各地郡县。
时间拟定在五月初一,距离如今也就是十天的时间。
这是刘末经过准确预估的时间,若是早了的话,难免太过于匆忙。
若是晚了的话,时间不足以平定各地不来的西凉兵马。
刘末又转过头看向张绣,然后开口道。
“届时护卫左右,待我命令。”
张绣赶忙道了声诺。
将各项事情都安排下去了之后,时间也一天天的过去了。
三天之后各地的西凉军都接到了刘末的邀请,很多西凉军将领已经走在路上了。
这些人根本不需要担忧,他们既然能来,那一切都好说。
嘴上说不服他们那就用刀说服他们。
这些人实在是太多了,刘末根本记不清,但那些不来的刘末却是记得一清二楚。
刘末拿出贾诩给自己的布帛仔细的看了起来。
在这些西凉军残部不来的人之中,势力最大的便是李肃。
是的,就是那个参加了大汉第一届自由搏击大赛的李肃。
李肃原本是董卓麾下的人马,但是后来又因为常年不升迁,因此心中有怨投靠了朝廷,跟着吕布一起刺杀董卓。
但是后来在受禅台上追刘末,导致跟刘末一起摔下去了,然后李肃就不省人事了。
等到李肃醒来的时候,发现董卓都已经被胡轸带着跑到郿坞去了。
这一下李肃就里外不是人了。
要说他是西凉军吧,他参与刺杀了董卓。
但你要说他是朝廷的人吧,王允后来清洗西凉军可没有放过他啊。
王允得势之后清洗西凉军,李肃就被王允贬出了长安。
不要说什么李肃参与了刺杀西凉军,王允应该把他当自己人这种话,王允甚至于连吕布都看不起,更何况一个李肃呢?
到了后来西凉军攻入长安,李肃差点被吓死了。
因为他发现当初自己追杀的刘末,如今竟然成了西凉军的老大。
这李肃找谁说理去?
跑又没办法跑,投靠也没有办法投靠。
于是就占据了冯诩郡中的合阳,在当地苟延残喘。
但虽然说是在苟延残喘,但这些西凉残军的势力之中,就他的势力最大。
部下有一千多人马,李肃也知道自己可能时日无多了,于是就纵情声色,将合阳搞得民不聊生。
看着名单上的李肃,刘末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如果说谁最不可能来长安,那李肃绝对是其中一个。
但如果只是他自己不来倒也罢了,李肃不仅自己不来还拉拢附近的西凉军,一起不来长安。
李肃自己的一千人马,加之周围的那些西凉军一共约有三千人马,一同占据了冯珝北部。
刘末看着名单上的李肃,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思索了片刻之后,转头看向张绣。
“新军训练的如何了?”
张绣赶忙开口道。
“新军先前已练有两月有馀,再加之这二十天时间教其军阵之法,衣食皆足,已可用之。”
刘末看着张绣自信的模样,点了点头。
训练一支大军所需要的费用是很大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草。
刘末供给其他方面大军的粮草虽然充足,但给新军的却是给的最多的。
吃的足够,再加之练的也好,出战斗力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罢了。
只是想要一支真正的精锐,不只是要吃的膘肥体壮,更是要见血的,不见血的话就只是肥胖的猪猡罢了。
要直面战场上的残酷,承受敌军的刀锋而不愧,如此方能成军,才能从猪猡变成猛虎。
新军对刘末极其重要,因为西凉军一旦陷入劣势,就很容易会叛变,再加之马腾和韩遂也都是西凉人。
到时候一旦陷入劣势,刘末都不敢想这些货色会干什么。
但新军不同,只要将新军练出来,然后再以新军为骨干,西凉军为枝节。
就算是一些西凉军,在即将到来的大战之中叛变,也根本不妨事,只要新军能够顶住就可以了。
而如今李肃就是一个磨砺新军的机会。
李肃虽然搞得两边都不讨好,但是其自身的实力却是没有半点问题的。
再加之他麾下的士卒也都是西凉军,战斗力并不差,但人数却只有三千。
如今新军一边训练一边招募,已经有八千人马了,几乎是李肃军的三倍。
是时候该为新军试一试锋芒了。
刘末抬起头看向一旁的张绣,笑着对张绣开口道。
“新军既成,当试锋芒,可敢?”
张绣没有丝毫尤豫,朝着刘末就是一礼道。
“敢!”
“李肃久经战阵不可轻视!”
“未曾轻视!”
刘末点了点头,从桌上拿起半块虎符递给张绣道。
“既如此,便与我擒杀李肃。”
张绣赶忙朝着刘末就是一礼,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虽然说之前刘末任命他为新军之长,但这二十多天一直都在训练,并没有什么战斗任务,如今终于可以领兵作战了。
张绣虽然独领一军,但职阶却是不高,军中不少人对张绣一人领这么多粮草不服。
但只要有了战功,一切就都好说了。
军队就是以战斗力衡量一切的地方,只要你强你就有理!
张绣上前极为躬敬的上前从刘末手中接过虎符,然后便迅速告退下去了准备进军了。
看着张绣的背影刘末思索了片刻之后又看向李儒道。
“令李蒙引三千精锐,坠于张绣身后五十里,若是有失,可以为援。”
李儒却是摇了摇头。
“主公爱护之心溢于言表,可既欲磨砺,又为何过于爱惜?”
“况且张绣也并非庸者,主公无需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