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叶明被钱大有带到一处空旷的地方。
叶明顺着钱大有手指的方向望去。城东这片荒地约五十亩,地势平坦,中有小溪穿过,远处还有片小树林。最重要的是,这里土质疏松肥沃,是难得的育苗宝地。
这是绿化工程推进半个月后遇到的新问题——树苗供应跟不上需求。城南百姓看到城北街道绿树成荫,纷纷要求自家门前也种树。而市面上的优质树苗早已被抢购一空。
消息一出,报名者如潮。有经验的园丁负责技术指导,壮劳力负责开垦整地,妇孺则帮忙除草浇水。短短三天,荒地上就搭起了简易工棚,划分好了畦垄。
叶明亲自指导母本区的建设。他选择槐树、榆树、国槐等本土树种作为母树,特别标注了几株树形优美、抗病性强的个体。
园丁们将信将疑,但还是按叶明的方法搭建了扦插棚。棚内铺设沙床,上方用草帘遮阴,保持湿润环境。每天早晚,都有专人用喷壶细密地喷水。
七天后,当第一批发芽的扦插苗出现时,老园丁们激动得手直抖。
叶明当然不会藏私。他不仅教授扦插技术,还组织老赵等经验丰富的园丁开设嫁接培训班。很快变成了热闹的&34;园艺学堂&34;,百姓们白天干活,晚上学习,热情高涨。
与此同时,城中央的废弃官地也开始清理。这里原本是前朝某位官员的宅邸,荒废多年后成了杂草丛生的废墟。叶明看中了它的中心位置和天然地形起伏,决定在此修建安阳府第一个公共公园。
公园建设比苗圃复杂得多。叶明将设计分为几个区域:入口处是开阔的广场,中央设喷水池(利用地势差形成自流水景);往东是曲折的园路,两旁种植观赏花木;西侧依地形挖出小湖,湖畔建水榭;北面则保留大片草地,供人活动。
叶明简化了现代喷泉设计,利用地势高差让水自然涌出:&34;在那边高坡上建蓄水池,埋陶管引水到此,管口收缩,水压自然会将水喷起来。
钱大有每天都要汇报十几桩这样的捐赠。感动,特意在公园入口处立了块&34;功德碑&34;,刻上所有捐赠者的名字。
一个月后,苗圃已经郁郁葱葱。扦插区的小苗长出了新叶,嫁接区的果树已经开始形成花芽。而公园建设也进展神速:中心喷泉已经试水成功,湖面碧波荡漾,主要园路铺设完毕,两旁新栽的花木虽然稚嫩,却已能想象未来的盛景。
这天傍晚,叶明独自登上公园里刚建好的观景亭。夕阳将苗圃的方向染成金色,那里培育的树苗不久后将移植到全城各处。近处,公园里的工人们正在收工,说笑声随风传来。
叶明跟着阿英来到湖畔。一个月前插下的柳枝,如今已经抽出嫩绿的新枝,在晚风中轻轻摇曳。几个孩童正在不远处追逐嬉戏,他们的母亲坐在新安装的长椅上闲聊,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这一刻,叶明仿佛看到了未来——郁郁葱葱的城市,整洁的街道,随处可见的绿地和笑脸。这不正是他梦想中宜居城市的样子吗?
阿英红着脸笑了。爷原本想说什么——那句&34;在树荫下娶媳妇&34;的玩笑话,已经成了安阳府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想象。
夜幕降临,叶明仍在书房完善规划。下一步,他要在每个坊都建一个小型绿地,让百姓出门不远就能见到绿色;还要在城墙内侧种植攀援植物,既美化墙面又能夏季降温
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侯爷,泾州来了个花匠,说是有种新嫁接法,能让桃树三年结果!
叶明眼前一亮。技术的传播比他预想的还快,这无疑是个好兆头。他合上图纸,起身笑道:
“好,那就把花匠请过来。顺便告诉他,安阳府的苗圃正缺这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