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7日下午四点。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这只是又一个平凡的周五下午,临近周末,心思早已飞到了休闲娱乐上。
对于中国电影圈,尤其是那些紧盯着国际电影节动态的记者、影评人和业内人士来说,这是一个值得摒息期待的时刻——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即将在官网公布主竞赛单元入围名单。
新浪娱乐频道的编辑小张,刷新了无数次页面后,终于看到了那份姗姗来迟的名单,他熟练地快速浏览。
“开幕式电影,《野人传奇》……嗯,正常。
“《孔雀》,顾常卫导演,不错不错,华语片旗帜!”
“《天边一朵云》……《卡雅利沙的卡门》……《被控者》……《精神病院》……”
他的鼠标滚轮匀速下滑,目光扫过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片名,心里大致勾勒着今年柏林竞赛的格局。
直到……他的手指猛地停住,瞳孔瞬间放大,几乎把脸贴到了屏幕上。
名单的最后一行,清淅地显示着:
《囚棺》
导演:宁浩(ng hao)
国家:中国(cha)
“《囚棺》?王亮?”小张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盯屏幕太久出现了幻觉,“宁浩我知道,《香火》那个嘛,有点名气。这王亮是谁?编剧兼主演?这么牛逼?!怎么圈内从来没听说过这号人物?”
他立刻在内部数据库和搜寻引擎里疯狂查找王亮和《囚棺》的信息,结果几乎是一片空白!
没有开机消息,没有宣传通稿,没有演员定妆照,仿佛这部电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见鬼了!这么大个事儿,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小张又震惊又兴奋,作为娱乐编辑的直觉告诉他,这绝对是个大新闻!
“不管了!先和顾导的《孔雀》一起挂头条!标题就写……‘柏林电影节公布入围名单,顾常卫《孔雀》与神秘黑马《囚棺》惊艳亮相!’”
不到半个小时,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头条,都被这条消息占据。
“神秘黑马”、“横空出世”、“王亮是谁?”成了最抓人眼球的标签。
与此同时,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教室里,王亮正坐在后排,认真地听着课,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镜头语言的分析。
他把手机调成了静音,完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教室门被轻轻敲响,主讲老师过去开门,随即,班主任崔新琴老师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她的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目光直接锁定了后排的王亮。
“王亮,出来一下。”崔老师的声音都有些发颤。
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中,王亮有些疑惑地走出教室。
刚带上门,崔老师就忍不住用力拍了他的骼膊好几下,象是要确认这不是做梦。
“王亮!好小子!你真行啊!”崔老师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拔高,“柏林!主竞赛!《囚棺》入围了!刚才田老师打电话来的,官网公布的名单!”
王亮愣住了,大脑仿佛宕机了几秒钟。
尽管早有期待,当这个消息真的以如此直接的方式砸过来时,那种冲击力还是超乎想象。
心脏象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然后猛地松开,狂喜的血液瞬间涌向四肢百骸。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只化作一个带着傻气的笑容:“真……真的啊,崔老师?”
“千真万确!名单上写着呢!《囚棺》,宁浩导演,王亮编剧兼主演!”
崔老师看着自己这个创造了奇迹的学生,眼框都有些湿润了,“好!太好了!王亮,老师就知道你行的!你这两年的沉淀,值了!给咱们北电,给咱们中国电影长脸了!”
她又鼓励了王亮几句,让他稳住心态,准备迎接接下来的媒体风暴,这才带着满心的欣慰和激动离开了。
王亮站在原地,深呼吸了几次,才勉强平复下擂鼓般的心跳。
他掏出静音的手机,解锁一看,屏幕上赫然显示着5个未接来电,全部来自宁浩。
他几乎能想象到电话那头,宁浩是如何抓着他那乱蓬蓬的头发,激动得上蹿下跳的模样。
王亮没有立刻回电,快步走回宿舍。
大三的宿舍楼显得有些冷清,01级的同学们大多早已离校,在各个剧组奔波,查找着机会。
回到熟悉的六人间,关上门,隔绝了外界。
他这才深吸一口气,拨通了宁浩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的。
“我操!亮子!!!你他妈死哪儿去了?!!”
宁浩的咆哮声瞬间穿透听筒,震得王亮耳膜发麻,背景音还夹杂着明显的汽车鸣笛和风声,估计他正激动得在外面乱窜。
“看到了吗?!看到了吗?!柏林!主竞赛!咱们他妈的进去了!!进去了!!!”
王亮把手机拿远了一点,脸上却控制不住地咧开一个大大的笑容:“刚知道,崔老师告诉我的。浩哥,淡定,淡定,注意形象,你现在可是国际知名导演了。”
“淡定个屁!老子淡定不了!”
宁浩的声音依旧高八度,“你知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咱们那口破棺材,要运到欧洲去了!要放在全世界最牛逼的电影节上展览了!老子……老子他妈想现在就去戈壁滩上跑圈!”
王亮都能脑补出宁浩唾沫横飞、手舞足蹈的样子,忍不住笑了出来:“跑圈就算了,浩哥,晚上喝酒?庆祝一下?”
“必须喝!不醉不归!地方我定!叫上娜娜,还有几个受过苦难的兄弟姐妹!今晚谁他妈不趴下谁就是孙子!”宁浩兴奋地定下了战斗计划。
两人又在电话里语无伦次地激动了半个多小时,反复确认着这个如梦似幻的消息,才意犹未尽地挂了电话。
就在王亮和宁浩通话的这段时间里,网络上的“扒皮”行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百度“电影”贴吧,一个名为“深扒柏林黑马《囚棺》及其神秘主演王亮”的帖子被迅速顶成热帖。
“楼主:如题,柏林名单惊现《囚棺》,导演宁浩还算脸熟,这王亮是何方神圣?求万能的吧友科普!”
“1l:同问!搜遍了数据库,查无此人!”
“2l:会不会是新人?或者用的化名?”
“15l:卧槽!我好象知道是谁了!我是北电03级的,听说过一个师兄,叫王亮,表演系的,据说专业课巨牛逼,但是个怪人!”
“16l:楼上细说!怎么个怪法?”
“17l(15l回复):就是……特别独来独往,从来不接戏,gg、v都不接,据说连陈开哥、张一某、张大胡子的戏都拒了!当时好多人说他傻,或者眼高于顶。”
“18l:拒了陈开哥、张一某、张大胡子???真的假的?这什么操作?”
“25l:我是01级表演系的,王亮是我同班。楼上说的基本属实。他确实非常怪,但专业课是真的强,我们私下都叫他戏妖。他好象把所有时间都用在琢磨表演和蹭课上了,导演系、摄影系的课他都去听。没想到他不声不响搞了这么大一出!”
天涯论坛的影视版块同样热闹。
“标题:理性讨论,柏林入围影片《囚棺》为何如此神秘?”
“内容:一点宣传没有,直接空降柏林主竞赛,这操作太骚了!主演王亮据说是北电学生,还拒演过张纪中的戏,这是什么新型炒作套路吗?”
“回复1:炒作?拿柏林主竞赛炒作?这成本也太高了吧!”
“回复2:说不定人家是真大佬,低调。”
“回复3:据北电内部人士透露,这片子成本极低,好象才几十万,剧组只有九个人,在甘肃拍的。”
“回复4:几十万?九个人?入围柏林?小说都不敢这么写!”
各大校园bbs,尤其是北电的校内论坛,更是彻底炸锅。
“卧槽!王亮师兄牛逼!(破音)”
“《囚棺》竟然是王亮师兄自编自演的?还给不给活路了?”
“我记得他!那个天天泡在排练室,拒绝了一切机会的怪人!原来是在憋大招!”
“所以说,以前拒绝张大胡子,不是傻,是真看不上?”
“北电第一怪人实至名归!这下要变成北电第一神人了!”
王亮坐在宿舍里,随手刷着网页,看着这些迅速冒出来的讨论帖,心情颇为复杂。
有自豪,有好笑,也有点无奈。
他这怪人的名头,看来是彻底坐实了,而且即将伴随着柏林的光环,传播得更广。
他甚至看到已经有记者摸到了北电,试图采访和他相熟的同学老师。
幸好大家口径比较一致,多是夸他专业认真、有想法,对于他之前的怪癖自然是守口如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