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蓬勃发展,对魏国的助力不言而喻。
蒸汽机的制造依赖钢铁,火枪火炮的打造离不开钢铁,就连当今的船舶建造,同样与钢铁紧密相连。
“陛下,此乃魏国的第一艘铁甲舰,排水量达一千吨。它摒弃了传统船帆,已完全成为蒸汽驱动的船只。”哈恩显然做足了功课,躬身向徐炜介绍道:
“该舰满载人员两百零八人,配备1座水平往复式蒸气机、五座燃煤锅炉,采用单轴单桨推进方式,最大航速14节,载煤量为300吨——”
“其配备的火炮更是精良,拥有六十八磅线膛后装炮两门,四十磅线膛后装炮八门,三十磅线膛后装炮八门,总计十八门火炮——”
“这铁甲的厚度是多少?”徐炜一边上下打量着铁甲舰,一边忍不住问道。
哈恩虽被打断思路,但立刻转过身,躬敬回答:“约一百毫米。铁甲复盖了整个船中部以及吃水线以上局域,尤其是着重防护了船舱火药库。“
徐炜听闻,未作言语,径直登上甲板仔细察看。所谓铁甲舰,即在木质船表面铺设一层铁皮,与后世的钢铁巨舰相比,差距显著。
这艘铁甲舰虽为魏国所造,实则是参照了英国的“勇士号”铁甲舰。
“勇士号”作为英国的实验性铁甲舰,排水量高达六千吨,满载时更是可达九千吨。
魏国以此为模板,进行了规模缩减。不过,两者仍存在诸多差异。
“勇士号”依旧保留船帆,采用混动模式,而魏国的这艘铁甲舰,则是完全依靠蒸汽动力的铁甲舰。
徐炜伸手轻抚略带冰凉的铁皮,心中感触颇深。
“虽难以预知未来究竟如何,但大势所趋必然是淘汰木制帆船,进而发展纯钢铁船。”徐炜暗自思量:
“从无畏舰、超无畏舰,再到航空母舰,海军的发展轨迹大致如此。而若要将木质船舰替换为钢铁材质,就必须拥有效率更高的蒸汽机,方能驱动其起航。
待到蒸汽机发展至极限,内燃机必将取而代之。”
自觉把握到海军发展方向的徐炜,不禁心生几分兴奋。
他不自觉地跺了跺脚,感受着甲板上铺设得并不均匀的铁甲,微微露出笑容:“果然,还是存在不少明显的缺点啊!”
话虽如此,魏国的船只建造基础原本极为薄弱,起初不过是一座修船厂,能发展到如今这般程度,已然是巨大的跨越。
“只要再增添几艘铁甲舰,南洋便尽在咱们掌控之中!”哈恩兴奋地说道,“陛下,臣以为,即便耗费巨资,也应当大力建造铁甲舰,这必将淘汰那些风帆木质舰。
“不可操之过急。”徐炜显得较为冷静。英国那艘6000吨的“勇士号”,虽尚未大展身手,却已彰显出强大实力。
魏国这千吨级的铁甲舰,在英国人眼中着实不值一提。
戒骄戒躁,才是发展的正道。
“传朕旨意,告知造船厂,务必加大在蒸汽机方面的研发力度,全力提高其效率。”徐炜神色严肃,沉声道:
“14节的航速太慢,在茫茫大海上,如此速度只能沦为敌人的活靶子!海军与陆军虽有所不同,但有一点至关重要,那便是必须具备快速机动能力,即便不敌,也得确保能够全身而退。
铁甲舰的建造可稳步推进,但对于蒸汽机的研发绝不能懈迨。不惜重金,从英国引进相关人才!”
“是!”哈恩收起笑容,躬敬回应,“还请陛下为这艘船只赐名!”
徐炜抬头望去,只见一众工匠们满脸期待,他也不愿扫兴,微笑着说道:“就取名为夸父号’吧!夸父追日,而这太阳,便是当今的日不落帝国英国。朕要紧紧追赶英国的脚步。”
“传令下去,参与建造夸号’的众匠,皆赏薪!”
码头的工人们听闻,顿时欢呼雀跃起来。
徐炜以“夸父追日”为船命名,并非指望短期内超越英国,而是期望在未来一二十年内,在亚洲地区超越英军的印度舰队,彻底消除因海军吨位不足而产生的畏惧。
视察完铁甲舰,徐炜心中对魏国海军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而海军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支撑,怀着这样的思考,他离开码头,乘坐马车前往古晋工业园。
古晋工业园,作为魏国的工业内核局域,汇聚了数百家企业,大量轻工业与重工业工厂在此落地生根,雇佣了上万名工人在此辛勤劳作。
得益于大清旺盛的市场须求,园区内迸发着满满活力,招工人数与日俱增。
身为一国之主,徐炜对私企并无偏见,反而大力鼓励其发展,三年半税的政策也在认真执行。
作为穿越者,尽管他在工业领域并非专业出身,但至少知晓电力和内燃机才是未来工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于是,他不惜斥重金从欧洲聘请内燃机、发电机等领域的工程师,助力魏国工业发展。
如今到了出巡时,他自然免不了探访相关工业发展情况。
在1847年就设计了指针式电报机的维尔纳·冯·西门子,也受邀请来到魏国,其主要任务便是专注于发电机的研究。
“早在1831年,法拉第就发了磁生电原理,然后在1832年,法国人皮克西发明首台手摇永磁发电机,输出直流电,但功率极低。”
西门子沉声介绍着自己的发电机,语气中颇有几分眩耀:
“我的发电机,不依赖永久磁铁,而是通过发电机自身输出的电流,经励磁绕组产生磁场(电磁铁),形成“自激励磁”闭环。”
,“这是里程碑式的发展!”
徐炜听得迷糊,但却不眈误他明白这是电力发展的进步,不由得鼓掌道:“很好。”
“那么,它的传输距离是多少?”
这下,西门子沉默了,他尤豫道:“我试验了一番,大概在一公里左右。”
“无法远距离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