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刺客远遁逃离。
就算近身那名刺客挣脱针线大内侍卫也不敢去追,连续两次刺杀,让他们也害怕还有第三波刺客暗藏,所以只能死死围在赵煦身边。
追查刺客是皇城司的事情,但若赵煦出了半点意外他们万死也难赎罪,在情况未明的前提下,护卫永远是他们的第一首选。
一场仓促又惊心动魄的刺杀潦草收尾,但苏轼苏辙两兄弟此刻却吓得脸色有点苍白。
他们如何看不出,这场刺杀的关键在于高俅?他背后的人竟然连皇帝都敢出手!
可高俅却是出自苏轼门下的小史!
“下官识人不明,竟容留此等逆贼刺杀王驾,请王驾治罪!”
不仅苏轼此时觉得自己前途灰暗,就连苏辙也觉得自己到头了,再也不用捞兄长了,因为自己得去陪兄长了。
赵煦脸色阴沉,意识到一个错误。
也许历史上只是简单一段文本描述的过去,背后却有错综复杂的真相。
高俅为什么能成为遗臭万年的奸佞?难道真的只是他蹴鞠得到宋徽宗信赖?
他背后有没有人暗地支持?有没有什么隐蔽党派为其铺路?
历史上没有详细记载,或者书写历史的人根本不知情,但现在实际情况来看,高俅显然不是一个简单恃宠营私、祸乱军政的奸佞。
“行了,别装了,若你身边这群人还猜不到朕的身份,那你苏东坡就不止识人不明,连交友也交不明白了!”
郡王虽然也有宦官伺候,但如此多的大内侍卫却只可能是皇帝一人。
赵煦此刻也没什么心情和他们装傻,他现在对皇帝这个位置的危险性和面对的复杂情况首次有了清淅认知。
他现在甚至对这两位名流千古的唐宋八大家兄弟都有了些许怀疑。
谁知道历史的真相有没有被隐藏或修饰过?
“今日之事不准跟任何人提起,若有泄露,朕不会一个个去查,只会将尔等所有人全部关入皇城司狱!”
赵煦目光冷冷扫过眼前跪倒的一群人,目光短暂的在李师师和贾希仙身上停留,转身对着郝随吩咐道:“将这里所有人身份家世全部调查清楚。”
郝随此刻也脸色苍白,幸好官家没有意外,否则他必然也性命难保。
短暂的后怕很快化作满腔怒火,先是躬敬应下赵煦的差遣,然后对着众人咬牙道:“臣一定将他们查个清清楚楚!”
赵煦拂袖回宫,先令人将高俅直接关押在皇城司狱中,然后回到福宁殿,仔细了解武功事情。
“官家,这是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全本秘籍。”
原以为这么重要的秘籍会藏在什么重重护卫的隐蔽之处,却只见梁大宦就在福宁殿中的书阁上翻翻找找,不到半刻就捧着一本泛黄的书册奉上。
赵煦愕然道:“这么重要的东西就放的这么随意?”
梁大宦解释道:“这是抄录本,原本秘籍在皇宫密阁中封存,而且皇城司、枢密院也都有残缺抄本存放。”
赵煦点点头,翻看秘籍的同时问道:“为何会在皇城司、枢密院存放残本?”
梁大宦继续解释道:“用来奖励立功且资质适合习武的将士,其中枢密院存放前十三势适合锤炼肉身,用于战场杀敌,皇城司存放后十六势内功玄奥,适用于江湖厮杀,至于最后三势,则只有官家手中这本和密阁中的原本才有。”
赵煦不再询问,开始专心致志的翻阅秘籍。
半个时辰后,赵煦略有些头昏脑涨的放下抄本,虽然只有简单三十二页,但每一页那复杂的经脉图、行功路线,实在是看得人发晕。
这种比高数还要复杂的武功,会在江湖中广为流传?
赵煦可不信大宋的民间武者全都有这么好的悟性,于是猜测道:“民间流传的那些太祖长拳与这秘籍有何不同?”
郝随倒是知道答案:“民间流传的太祖长拳不仅残缺,经过多人推测修补,而且几乎只练拳法,不练拳势,就象臣一样资质愚钝,平日里就打打拳法当做锻炼,如此练成的太祖长拳,只能算是一门粗浅的外功拳法。”
“所以想要练武,还得先将人体经脉图背到滚瓜烂熟?”
梁大宦听到赵煦不确定的询问,生怕赵煦鲁莽练功,赶紧答道:“这是自然,但凡高深武学,都必须涉及经脉,若对经脉一知半解,行功岔气,轻则卧床,重则丧命。”
“太祖三十二势长拳,其中玄奥皆在这一个‘势’字,练至深处,拳势如山崩,拳威如天倾,以‘势’破万招,无往不利,败尽天下武学。”
赵煦扶额,摆摆手:“过了过了,吹捧过了,照实直言就行了。”
他现在倒是相信真正的太祖长拳可以对比六脉神剑、北冥神功这些绝学,毕竟大宋作为中原王朝,不可能在武学渊源上还比不过一个大理段氏。
宦官都能练葵花宝典,不可能皇族修炼的武功玄奥程度还不如家奴宦官。
但说什么败尽天下武学,那就有点虚夸了,虽然站在宦官角度这样吹捧也能理解。
“除了太祖以外,有多少皇族练成过三十二势拳法?”
梁大宦思索着道:“除太祖以外,历代先皇只有仁宗陛下习武资质卓绝,但因练武时间较少只将三十二势拳法练成了三十一势。其他先皇皆无心练武,反倒是太宗长子魏王殿下将三十二势长拳贯通,曾于黄山之中遭遇劲敌,大战半日,摧山毁林,甚至使得百丈瀑上游改道。”
赵煦皱眉:“这么少?”
虽然宋朝相比于其他朝代皇室成员偏少,但从太祖至今百多年,竟然只有两人练武?
梁大宦理所应当道:“我朝以文治天下,上承天道、下顺民心,武艺本就低贱,哪能与治世相比?只需天下大治,自有高手为官家驱使,外有诸多将士,内有皇城司、南北两司,皆听命于官家。”
“而且练武不仅看重资质,还极为耗费时间,需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更有走火入魔、行功岔气的危险,诸位先皇勤政爱民,处理政务时间尚且不够,哪会……”
说着说着,梁大宦声音渐渐弱了下来。
官家突然如此好奇武功,大概率是想练练,但自己拿官家与先皇比较,岂不是说官家懒政?
虽然此时官家确实管不了朝政,但这能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