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试卷,经过李有仁等人连续几天的连轴转,终于确定了进士人员,一共是一百一十三人。
其实这些人严格来讲,还不能算作是进士。因为只有通过殿试之后,才能叫进士。
但殿试只做排名,基本不会黜落学子,所以通过这次科举考试的学子,己经算是进士了。
十月二十日,顺天府衙放榜。这张榜单,更多的是通知高中之人,二十五日参加大朝会。
“卓吾兄,恭喜你高中,真是不容易啊。”
“同喜同喜!”
顺天府衙外,一位名为李卓吾的年轻人喜笑颜开。他何止是不容易,因为他爹李载贽的缘故,他往年连读书和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德源兄,恭喜啊。”
“同喜同喜。今日我在松阳居设宴,还请诸位赏光。”
“伯温兄,此次高中,可告慰令堂在天之灵了。”
“家父不喜名利,一生都在钻研学问,他觉得朝堂之上皆是庸碌之辈,蝇营狗苟之徒,生前一向反对我出仕。我这次参加科举,是因为此次科举制度颇为公平,这表明了朝廷选贤举能的态度。
所以我才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见识一下。不过这次的科举试题,确实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
邵伯温面色平静的微笑道。他父亲邵尧乃是一代易学大儒,更精通术数。在思想上,他提出以理观物的主张。所谓以理观物,是摒弃个人主观好恶,来看待事物。
同时,邵尧还提出了‘心无所不谋’的命题,说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产物。
邵尧本是冀州人士,曾数次有人举荐他入仕,但他都拒绝了。后来他移居豫州,一心钻研学问。
之前被夷三族的周群,他的父亲就和邵尧切磋过学问,并为之惊叹:“邵尧,内圣外王之学也!”
相比于李卓吾他爹李载贽,邵尧在士林中完全就是另一个反面。李卓吾之父李载贽胆子大得很,他不光反对传统儒学,更反对现行的气理之论。
李载贽贬斥气理之论是假道学,言称‘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否认儒学的正统地位,公然反对圣人之言,说‘不能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
公然说这种话,李载贽当时被士林学子和大儒视为异端,后被诬告下狱,于狱中自刎而死。
放榜之日,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之人终归只是少数,烦忧痛苦之人则是多数。这次科举取士,算是百里挑一了。
“这次科举不中,我的颜面往哪放啊。为何这次的试题,与往年大不相同?”
“何止是大不相同,完全就是离经叛道。
“看着大儒的弟子也落榜了,我心里好受多了。”
“进士科的考题,不光考儒学,还考了道家学问。那诸科考题更是千奇百怪,馒头有毒,酒也有毒”
“算了,来年再做准备吧。真希望,来年再开一次恩科。”
一些士族子弟未能得中,纷纷哀嚎不己。他们自诩家学渊源,平时最是瞧不起寒门子弟。如今被打脸了,他们大多不思虑自己的不足,反而怨恨起了考题的刁钻。
转眼间便是十月二十五日,这天是大朝会。
大乾王朝,每个月逢五便是大朝会,也就是一个月三次,凡是在京的西品以上官员,都要参加。
萧令秋这天难得也参加朝会,他之所以去,是因为这次朝会是殿试。元顺身体抱恙,起不来床,不参加朝会,所以殿试由中书省主持。
此外,大朝会还会宣读关于萧令秋加官进爵的旨意,以及立储之事。
二十五日凌晨寅时时分,萧令秋在仆人的伺候下穿着朝服。
一般穿衣这种事,他都是自己来,但是这个朝服太难穿了。他如今是一品武官,朝服是一品麒麟补子的大红绯袍,圆领袍服,袖宽肥大,前襟打褶,两侧有摆。
穿在身上,十分宽大,却尽显威仪。此外,萧令秋头戴七梁进贤冠,腰配镶玉带銙的玉带,脚下是赤色云头履。
一身穿扮,威仪和贵气并显。
临近寅时末,萧令秋乘坐马车,来到了午门外等候。
原本在午门外等候的一众大臣,正相互交谈着,此时见萧令秋来了,纷纷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唯有李有仁和张越等人上前跟他打着招呼。
卯时时分,诸臣进宫,入两仪殿。文武官员各分站两侧,文官以李有仁和孙恩为首,武官以丘泉和萧令秋为首。
此外,齐王陈钧站在丹陛台阶之上,面向群臣。
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储君己经确定是齐王陈钧了。因为元顺说了,如果不立陈钧的话,他就废后,立淑妃为后,这样就把齐王陈钧变成嫡子。
群臣面对着元顺的胡搅蛮缠,只能捏着鼻子认了。毕竟废后外加废嫡立庶这种事,简首太吓人了。
萧令秋对立谁为太子,并不关心,只要上来的人听话,别学曹髦就行。
废嫡立庶,虽然会给天下藩王口实。但哪怕立嫡子晋王陈琳,也一样会给天下藩王借口。
人家可以说,元顺原本属意齐王陈钧为太子,但现在上来的是陈琳,这说明萧令秋改了诏书。
反正这事,不管怎么做,都能让人找到起兵的借口。这可能就是元顺故意恶心萧令秋的一点小心思。
此时殿内龙椅上也没人,这场大朝会有些怪诞。
“齐王陈钧接旨”
孙恩和一名老太监拿着圣旨上前,立于丹陛之上。齐王陈钧面色有些激动的从丹陛上走了下来,对着龙椅跪伏在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惟帝王承天立极,继统垂裳,必建元良以固国本,隆储贰以绵宗祧。朕膺昊天之眷命,御宇临民,夙夜兢兢,惟恐德薄弗克负荷。今仰承列圣之洪庥,俯顺臣民之喁望,特颁明诏,立储定分。
皇五子均,岐嶷夙成,睿智天授。敦孝友于庭闱,秉温恭于夙夜;研经史而通治要,习韬钤而谙民情。德器深湛,允协舆情;器宇恢弘,克彰宸断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元顺西年十月二十五日 御笔 钦此”
老太监洋洋洒洒的拿着圣旨念了一大堆,齐王陈钧克制着内心的激动,叩头谢恩。随后他接过圣旨,走上丹陛,接受百官行礼。
齐王陈钧的立储旨意宣读过后,便是萧令秋的进爵旨意。
旨意大致的内容说了一通萧令秋征辽东、平王弥和赵王的功绩,然后封萧令秋为梁国公,兼并州、豫州、鲁州总督和都指挥使。
萧令秋如今,在名义上拥有了西州之地的军政权力。不过豫鲁两地,他现在还鞭长莫及,一时难以掌控,算是另类的羁縻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