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良听着自己儿子说的头头是道,不由得两眼放光。
“对对对侯爷也是这么说的,说巡抚,既要巡也要抚。”董良一脸喜色的说着,
“来来来你坐过来,帮我写这个折子。”
董永望看着自家父亲让他帮忙写折子,他一脸为难:“父亲,我写不合适吧。到时候折子交上去,侯爷问你折子上的内容,这一问三不知,到时候你可就难看了。”
董良闻言,脸色一黑:“你废什么话,你不会一边写一边讲给我听啊。”
董永望嘿嘿一笑,然后接过纸笔写了起来。
“这第一呢,因为辽东这一年多来民生废弛,加上吸收了这么多靺鞨人、北狄人和扶余人,所以急需恢复生产。那需要做的就是度田、统计人口、登记户籍。
第二呢,就是要按照三六九等来实行不同的田政。针对宁王时期移民过来的人口,就是将所属田地物归原主,然后重新制定田契。对于卫所的军官士卒,就按照侯爷之前制定的策略进行分田。
对于俘虏,首先进行军屯,并给予他们期限,比如五六年后,给他们进行分田,下发田契。对于归降的人呢,就进行民屯。
第三,就是对于这些人的管理,归降和俘虏的靺鞨人,最好将他们內迁至傍海道。侯爷说诸夷皆夏,在教化上,要将这个概念深入一下,比如鼓励这些人说官话,最好再让他们取个中原名字,兴办学堂
第西,在货殖上,鼓励辽东之民农闲之时进山打猎挖参。同时别忘了兴修水利,辽东的水患太反复了。
第五,军事上采用宁王之法,往东北方结营修寨,同时时不时的出兵吸收和剿灭那些藏起来的靺鞨人。当然,针对那些躲藏在险峻之地的靺鞨人,不要强攻,可以利诱,就比如货殖之法、盐铁控制。
第六,这是最重要的,就是你得开口向侯爷要人,要大量的官吏,不然这些政策无法推行。而且,你开口要人,能让侯爷看到你的决心”
董良听着自己儿子洋洋洒洒写了写了这么多东西,他看自己儿子董永望的眼神都变了,心想着:“我儿有宰相之姿?”
父子二人在营帐内挑灯写着条陈折子,忙活了到了大半夜。
“父亲,我说的,你都记住了嘛?”董永望有些疲惫的抻了抻腰,有些疲惫的对董良问道。
董良一个大老粗,哪里记得住这么多,他皱着一张老脸:“一半一半吧,今天一早,你跟我一起去襄平。路上,你再跟我说几遍。”
“好。”董永望点了点头。
次日一早,这父子俩就领着一队亲兵前往襄平城。
七月二十九日中午,董良父子赶到了襄平城,正好赶上了午饭。
董良趁着吃饭的时间,将折子递了上去。
“你这个折子,比他们几个的都要厚啊。”
萧令秋接过董良的折子,调侃着。赵岩等人的折子,萧令秋都看过了,无甚新意,几乎都是一样的,大多都是在讨论如何清缴靺鞨残部,最多涉及到一些屯田之法。
“属下写这个折子,写了一晚上了。”董良咧嘴一笑。
萧令秋打开折子看了起来,其中的条陈涉及到方方面面,很是精细。他越看越惊讶,同时时不时的看董良一眼。
董良被萧令秋看得心里发毛。
“这折子写得很好啊,还知道实行教化,兴办学堂,让靺鞨人、北狄人在原名的基础上,自己取个中原名字。”萧令秋很是满意的说道。
“属下也是经常听侯爷说诸夷皆夏,这才心有体会。既然诸夷皆夏嘛,那就得培养他们对咱们中原风华有归属感和认同感。”董良脸不红心不跳的说道。
“嗯,很好。盐铁控制,货殖通商,这个招抚靺鞨残部的方法,你又是怎么想到的?”萧令秋问道。
“这个嘛,属下是从侯爷贿赂拔里海等人的做法中,受到启发的。属下觉得辽东之地,现阶段民生休养为主,不宜妄动刀兵。
靺鞨残部己经不成气候了,利用经济之法进行控制,是最简单的,而且是双赢的局面。”董良按照自己儿子教的说辞,开口解释着。
萧令秋微微颔首:“很好,你这个折子的内容,很有建设性。”
“来,你们几个也看看”萧令秋将折子拿给众人传阅。
赵岩几人看着董良的折子,都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们知道,这个巡抚之位,跟他们无关了。
“董大人,这折子应该不是你自己写的吧。”萧令秋吃着羊肉,笑眯眯的看着董良说道。
董良闻言一怔,心里没来由的一慌,随之又定了定心神,脸上强挤出一抹笑容,言道:“侯爷何出此言啊,这个折子是属下写了一晚上,才写出来的。”
萧令秋翻了个白眼:“在我面前,你还扯谎。你什么水平,我能不知道?这字迹都不一样。”
董良听着这话,顿时一脸尴尬,他脸色僵硬的笑了笑,心里懊恼不己,心想着怎么忘了这茬了。
“我就说嘛,董大人平时大老粗一个,何时有这么一手好字啊,感情是请人代笔是吧。”赵岩调侃道。
“就是,董大人,老实交代吧,这请谁写的?”其余几人也调笑道。
董良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禀侯爷,这折子是犬子写的。”
萧令秋闻言,面色讶然,心想着军户之家居然能出这种人才。
“去,把你儿子喊来吧。”萧令秋说道。
“喏!”
董良起身去了堂外,不多时便将董永望带了过来。
“小人见过侯爷,见过诸位大人。”董永望进了大堂,对众人拱手行礼。
“不必多礼,你就坐你父亲身旁吧。”萧令秋点了点头,“这个折子是你写的?”
进堂之前,董良己经把事情跟董永望说过了,董永望面对着萧令秋的询问,也没有遮掩,当即拱手道:“是小人所写。”
萧令秋微微颔首,夸赞道:“折子写的不错,特别是里面提到了的经济控制之法,以及教化之法。”
董永望听着萧令秋的赞赏,面色欣喜,连忙谦虚的说道:“小人也只不过是受到了侯爷的诸夷皆夏政策的启发。辽东太大了,靺鞨人,剿是剿不完的,当刚柔并济,将其融合才是上策。
靺鞨人和北狄人不同,北狄人逐水草而居,迁徙变动。而靺鞨人,他们本质上有固定的居所,可以快速的将他们同化。
另外靺鞨人以部族结构为主,小人以为可以控制他们的贵族精英阶层,让沐浴中原风化,由此便可首接掌控整个靺鞨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