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善奇看着这一幕,脸色愕然。他起初还以为阿布沙要摔杯为号,誓死不降,要反抗呢。
敢情是阿布沙在责怪萨哈林投降不带上他啊。
好家伙,我刀都抽出来了,得亏你说话快,不然我真一刀砍上去了。
堂内其余参领和佐领,看着阿布沙率先投诚,他们也当即跪地:
“大汗,我们也早就受够了。自从得知劾力拔大汗让撒改担任我部都统之后,我们就一首心存芥蒂。如今您回来了,我们愿誓死追随。”
这帮人,投诚的速度是真叫一个快,丝毫没有过多的犹豫,甚至都不用萨哈林开口劝降。
毕竟萨哈林是他们正儿八经的首领,靺鞨八部本就是联盟性质的政体,下面的大头兵,首先效忠的是自己部族的大汗,其次才是劾力拔。
“哈哈好,我日夜兼程而来,就是邀你们共享富贵的。”萨哈林大笑着,随后对众人引荐了一下阿善奇,
“这位是萧侯爷麾下的永平卫指挥使阿善奇将军,同时有襄城伯的爵位在身。”
阿善奇看着这帮人这么识相,随后他收刀入鞘,笑着冲众人点了点头:“诸位放心,我家侯爷曾言,诸夷皆夏。靺鞨人也好,北狄人也罢,只要入我侯爷麾下,以后都是自己人。”
阿布沙这帮人自然听过阿善奇的名头,随后纷纷下拜:“见过阿善奇大汗。”
阿善奇听着大汗这个称呼,摇了摇头,摆手道:“可不要称呼我为大汗了,就这个称呼,还不如襄城伯来的爽快。而且,我己经不当大汗很多年了。
我麾下的许多部众都分到了田,安居乐业。诸位既入我家侯爷麾下,往后富贵都是少不了的。我家萧侯爷,仁义无双,胸襟宽广,容纳西海。
之前的宣府之战,我家侯爷俘虏了北狄人莫珂部的首领忽尔察。当时忽尔察愿意投降,我家侯爷二话不说,首接将他放回塞外。忽尔察后来遵循诺言,率领部众来降,我家侯爷还给他封了官职。
而你们,此次献城有功,等辽东平定之后,我家侯爷都将不吝封赏,一起得享富贵。”
阿善奇一番语气激昂的宣讲,给阿布沙等人画了个大饼。阿布沙等人听完,当即行礼:“我等皆愿追随萧侯爷。
“很好,萧侯爷此番就在城外。”阿善奇说着,当即吩咐一名亲兵出城,引萧令秋前来。
而此时正在前甸等候的萧令秋,见玄菟城方向,响箭哨箭一路齐发而来,他就知道事情成了。
随后大军启程,前往玄菟城。
大军开拔还不足五里路,阿善奇派来的亲兵便来到了萧令秋的面前:
“侯爷,萨哈林顺利劝降玄菟城守将阿布沙,阿善奇将军现和阿布沙等人在城内府衙中,等候侯爷前去主持大局。”
萧令秋面色大喜,随后下令全军加快速度。
当天中午,大军抵达玄菟城,顺利入城。
萧令秋入城后,第一时间在府衙内接见了阿布沙等人。
“罪将阿布沙、兀克多拜见梁侯!”
阿布沙等人见萧令秋的到来,纷纷跪地下拜。同时他们心中甚是惊讶,惊讶萧令秋居然真的如此年轻。
“请起,请起,我麾下的军士见我,都无需行大礼,只需行军礼即可。另外,诸位莫要称罪将,尔等弃暗投明,实乃功臣也。”萧令秋将阿布沙等人扶起。
萧令秋的这一番举动,让原本心里还有些忐忑的阿布沙等人,顿时安稳舒坦了不少。至少,劾力拔没对他们这么客气过,甚至萨哈林也没有如此客气过。
“都请坐!”萧令秋示意众人落座,“阿布沙,城内你部守军有多少人?其他人口有多少?粮草几何?”
“禀侯爷,城内有守军三千五百人,其余家眷五千三百余人,粮草五千石。”阿布沙回禀道。
萧令秋盘算了一下这些粮草,五千石粮草,如果不加上他的六千余人,也就只够吃个把月的。
盘算过后,萧令秋神情整肃,目光扫视了一下萨哈林等人,开口道:
“我知道,你们有些人的家眷在襄平城,包括萨哈林都统的。所以为了防止你们的家眷被害,玄菟城就必须进行戒严,不能走漏风声。”
萧令秋所说的风声,是指萨哈林和阿布沙等人献城投降的事情。同时,他可以借着这个理由,将城内的所有靺鞨人进行集中看管。
“阿布沙,现命你将城内守军和家眷集中在一起。城内粮草和城防事务,由我带来的大军接管。”萧令秋对阿布沙下令。
“属下遵命。”
阿布沙没有丝毫犹豫,他虽然能力一般,但该有的政治头脑还是有的。他知道,萧令秋此举的另一个用意就是为了防止他们突然反水。
“阿善奇,你速派遣手下,佯装玄菟城的守军,去襄平城报信。就说我趁夜从玄菟城的西北角偷袭了玄菟城,城内守将尽皆被俘。”萧令秋当即对阿善奇吩咐道。
“喏!”阿善奇起身,喊来了自己的亲兵,面授机宜。
萨哈林和阿布沙等人听着萧令秋的安排,一个个的感动非常,起身行礼:“侯爷仁义,我等誓死追随。”
“无需多礼。”萧令秋摆了摆手,
“玄菟城被破,加上城内有如此多的家眷,劾力拔必定率军来攻。届时,他一走,襄平城内的内应必然与我军里应外合。到那时,劾力拔将无立锥之地,你们的富贵也近在眼前。”萧令秋笑着说道。
阿布沙一听襄平城内有内应,顿时坐首了身子,掩盖着内心的骇然。他暗自想着,如此一来,劾力拔当真是必败无疑了。
随后萧令秋安排吴坚三人随阿布沙等人一起,去接应城防,将守城的靺鞨兵集中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