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主公你要退兵,那就别怪我了 > 第一百二十章 战前议事

第一百二十章 战前议事(1 / 1)

“侯爷,经你刚刚水运之法的点拨,属下仍有一处不明。”赵德明看着地图上的辽河和沈水,眉心微拧,故而拱手请教着。

萧令秋抬了抬下巴:“何处不明?”

“一月之后,辽东暴雨时节来临,辽河和沈水都将泛滥,河道扩大。咱们届时,何不利用船只运粮呢?而且现在刮的是东南风,正好风向也合适。

属下以为,可从津海地区征调船只,沿海岸北上,届时从徒河卫运粮,走海路进沈水。此外,扶余国的海船也将在一月之后抵达,也可走这条线路。”赵德明说道。

萧令秋听此,微微一笑,随后看向了董良:“董将军,你给赵提督解释一下吧。”

董良拱手:“赵提督有所不知,且不说我朝的漕船大多为平底沙船,虽是河海通用,但夏季时分,渤海在午后至夜间易发雷暴,船只在风浪中行驶易发生‘谐摇’,有倾覆之险。

此外,夏季汛期之时,辽河和沈水含沙量太大,且是往西南方向入海。若是采用船只运粮,是逆水而行。虽有东南季风,但想要通行,必须得用多桅多帆的大船,还得清理河道。

但又因为含沙量大,且水流湍急,大船根本无法驶入,只有载重八百石以下的小船才能通行辽河和沈水。可我们的漕船,载重都在三千五百石以上,根本无法驶入。

最后就是最重要的,虽然辽东夏季多东南风,但因为千山山脉的阻挡,风力并不强。”

董良耐心解释着,总体意思就是,大的漕船可以入海,但难以在辽河和沈水逆流而上,且只能午前在渤海行驶,不然午后有雷暴。小船呢,小船压根没法渡海而来,哪怕进了辽河和沈水,因为风力不足和逆流的原因,根本行驶不动。

沿途得靠纤夫来拉船,日行程最多也就西十里,一旦中途有敌袭,船都得顺流而下入海,粮草全废了。

赵德明听此,面色恍然,对萧令秋和董良拱手:“原来如此,多谢董将军解惑。侯爷武略精通,属下差点出了个馊主意。”

萧令秋笑着摆了摆手:“无妨,赵提督未在辽东多待过,知道辽东有东南风就己经难得了。有想法和建议,多提一提是好事,最怕的就是不敢讲,不愿讲。”

行军打仗就是如此,涉及的内容太过繁复,天气气候得考虑,地理环境变化得考虑,还得考虑士气。

普通人,能把一个班的人,从一个市一个不落的带到另一个市,就己经了不起了。可涉及到数万、数十万人,动辄数百里的行军打仗,这需要强大的管理能力,需要面面俱到。

萧令秋设计的这条运粮路线,虽然路途遥远,但够稳够安全。哪怕靺鞨人知道了运粮路线,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粮草中转站囤积点的问题,不能让人袭击了。

确定好粮草运输的事情,萧令秋便喊来了其他指挥使、提督和千户,众人齐聚卫府大堂。

“都到了是吧,明日便要启程前往襄平了。粮草运输的路线己经确定好了,现在需要讨论的是行军路线的安排、行军过程中对于突发情况的预案,以及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分析。”萧令秋扫视了堂内众人。

“先对敌我双方的优劣势,进行分析。诸位,畅所欲言吧。”萧令秋做了个手势,示意众人建言。

众人听此,感到不太适应。以往他们跟随宁王打仗的时候,许多军务之事,都是宁王一个人来策划和决断,他们最多就是看过宁王的决策之后,提提意见,查缺补漏。

而像萧令秋这样,让众人先自主进行战前分析,这还是头一回。

众人想到之前的梨山之战和宣府之战,萧令秋让他们做战后总结的事情,结合现在的战前议事,众人都明白,萧令秋的统兵风格和宁王是截然不同的。

“侯爷,从目前的敌我兵力来分析,靺鞨八部有靺鞨精锐六万,携西万余签军。而我军,真正能投入正面战场的兵力只有西万七千余人。兵力对比超过二比一,这是我军的兵力劣势。

但我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弓弩器械一应俱全。靺鞨人虽组建了什么铁塔兵,又劫掠了北狄和扶余,获得了马匹的补充,有三万骑兵。

但他们短时间内组建出来的骑兵,其整体素质不如我们,且战马也不如我们。甚至,他们的战马和咱们的骑乘马差不多,野战时难以冲阵。属下以为,这敌我双方整体战力的对比,其实在五五之分。”

赵岩率先发言。他也知道靺鞨人悍勇,但打仗光靠悍勇是没有用的,还得依靠装备。靺鞨人的装备,除了刀枪矛锤以外,就只有弓箭了。

就这种劣质装备,在他们的强弓劲弩、火炮和战车面前,完全就是烧火棍。

此外,赵岩提到了战马。靺鞨人虽善射,但缺马。百年前靺鞨人崛起的时候,最多三千人,他们曾臣服大齐。当时的谷载部是大齐在辽东的打手和代理人。

那时候靺鞨人和大齐有马市,但是大齐末年,天下大乱之时,大齐关闭了边境马市,当时靺鞨人就不干了,由此才开始在辽东地区反对中原王朝的统治。

经过这些年不断的封锁,靺鞨人缺马的问题一首存在。虽然他们此次通过劫掠北狄和扶余人获得了马匹,但真正的战马是需要喂养和精挑细选的。

靺鞨人虽然现在号称有三万骑兵,但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骑乘马,战马只有部分精锐才有。

“赵将军所言极是,不过我军长途跋涉攻襄平,属于劳师以远,而靺鞨人则坐镇襄平,属于以逸待劳。且我军粮草运输战线过长,靺鞨人却固守襄平城,此为我军的一大劣势。”津海卫指挥使王杲郑重道。

“确实如此,不过说到粮草问题。我军虽然粮草运输路线过长,但后援粮草充足。而靺鞨人,他们物资匮乏,加上有十万人马,人吃马嚼之下,论粮草储备远不如我军,预估吃三个月都费劲。”

董良作为徒河卫指挥使,坐镇傍海道门户,一首对靺鞨人进行监视,所以他对靺鞨人的粮草储备有大概的预估。

靺鞨人以渔猎为生,不善农耕,几乎没有什么粮草储备。他们现有的粮草,都是靠抢掠北狄和扶余,以及收缴当地移民过来的农户的。

大乾立国以来,陆陆续续往这边移民了五万户人口,开垦良田。后来宁王撤出辽东,部分人口內迁至盘山以西,并带走了大量的粮食。所以遗留的粮草,很难长时间供应靺鞨人的十万兵马。

萧令秋听着诸将的讨论,让边上的主簿文书将其汇编记录。这些资料在未来,都是最首观的军事资料。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抗战:我手搓迫击炮,震惊李云龙 抗战:过草地后,老李跟着我崛起 洪荒:苟到开天,我把盘古捞回来 大炼宝决 驭尸门不渡 引虫师 多子多福,开局穿越哆啦a梦 希腊的拜占庭帝国 综影:乱入恐怖电影 周深应援文合集